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3個江豚種群在武漢“落戶”
2025-08-19 10:00:22來源:湖北日報編輯:魏寒冰責編:魏湖北

  原標題:這裡是家,就不走了 3個江豚種群 在武漢“落戶”

3個江豚種群在武漢“落戶”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19093438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拍攝的江豚逐浪的畫面。(湖北日報資料庫)

  武漢就是家,不走了!8月13日的武漢市生態主題報告會透露,通過儀器和目測長期跟蹤證明,江豚已經在長江武漢段金口、天興洲、雙柳三個水域形成固定種群,告別了到處流浪的歷史。從“極危”到“安家”,長江江豚遷徙軌跡的變化,標誌著武漢市政府自2020年啟動“長江江豚重返武漢城區江段行動”以來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成果。

  2006年、2012年和2017年,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對武漢市軍山大橋至陽邏大橋之間的岸帶和洲灘、港口碼頭等展開調查,監測並記錄長江江豚出現的時間和水域。這三次大規模科考,均未觀察到江豚。但經過幾年來的持續努力,情況已明顯改觀。

  “快瞧,一次出現了4頭江豚!”今年8月14日,在新洲區長江江段,4頭長江江豚共同逐浪嬉戲的壯觀場面躍進無人機鏡頭。自2021年首次邂逅江豚,志願者徐建利已記錄了100余段江豚活動的珍貴影像。“江豚每天七八點都會出現在‘江豚灣’,然後沿著長江逆流而上游往陽邏大橋,下午六七點就會遊回來。”在此觀測4年,徐建利對江豚的習性瞭如指掌。最近半個月,志願者觀測到20多次江豚躍出水面。

  不遠處,新洲長江大橋已經合龍,即將通車。為了避開江豚棲息地,大橋主橋橋墩設置在兩岸,不在江水中打一根樁,南北引橋和立交接線工程也專程繞道。

  最近幾年,多位遊客驚喜地捕捉到“江豚與黃鶴樓同框”的絕美畫面。近年來,武漢“漁政天眼”利用攝像監控和水下聲吶數據賦能,快速分析、評估江豚種群數量、棲息環境,掌握江豚活動軌跡,幫助管理部門對江豚活動水域進行智慧化管理。其記錄江豚在長江武漢段的出現頻次已超過180頭次,確認的武漢長江段江豚家族固定棲息場所從上游到下游依次為金口、天興洲、雙柳,均有灣深水緩、魚類密集的特色。

  武漢市以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恒縱深推進長江大保護,統籌做好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長江武漢段連續5年水質穩定保持Ⅱ類。連續3年劣V類湖泊清零。2024年,武漢市港口新規劃為江豚讓路,減少岸線38公里。在長江雙柳段,新洲區圍繞“江豚灣生態文化IP”打造江豚主題文化公園,探索引進江豚繁育保護中心,讓市民近距離提升保護意識。(記者劉暢、實習生武維娜、夏翀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