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上,她是一名正頑強康復的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網絡那端,她又是為病友點亮希望、傳遞溫暖的志願者。在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21歲的大學生李同學以自身經歷完成了一場從受助者到助人者的動人蛻變。她正如一束被點亮的光,溫柔而堅定地照亮更多同路人的抗癆歷程。
命運突逢風雨 愛與救助撐起希望
今年4月,一紙“耐多藥結核病”診斷書,驟然打亂了李同學的求學和就業軌跡。作為來自鄂西山區的低保家庭子女,她的病讓本就拮據的家庭雪上加霜:父親常年在外務工,年收入僅5萬元,要承擔全家五口生計與李同學每年近4萬元學費;爺爺年過七旬因意外致殘,奶奶患冠心病、腦血栓需長期服藥治療。
“剛確診時,感覺天都塌了。”李同學回憶時仍忍不住眼眶濕潤。耐多藥結核病意味著更長的治療時間、更複雜的藥物方案和更沉重的經濟壓力。
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科普宣傳。(資料圖片,來源: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
住院初期,她每天咳血、高燒,母親日夜守在床邊,強忍淚水寬慰女兒,自己卻常在深夜壓抑地哭泣。李同學一度陷入深深的自責,恨自己成了這個家庭的拖累。
面對困境,李同學嘗試向相關部門提交救助申請。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患者服務中心得知情況後,第一時間聯合市疾控中心啟動了家庭經濟狀況核查工作。依據核查結果與村委會出具的證明,工作人員很快為她向上級申報了專項救助。
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也成了她的“避風港”。截至目前,6萬餘元治療費用個人僅承擔8000 余元,後續治療還能享受全額救助。
肺四科主任姜君介紹:“李同學不僅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她所患的耐多藥結核病程複雜、治療費用高,極容易因經濟原因中斷治療,可能引發更為嚴峻的公共衛生安全問題。因此,她成為我們重點幫扶對象。”
在醫護團隊的專業診療與人文關懷下,李同學逐漸走出陰霾,從消極抗拒治療轉為主動配合,“醫院的幫助不只解了經濟難題,更給了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
秉光而行傳溫暖 病友身份成 “治愈密碼”
治療漸有起色時,一個念頭在李同學心中生根:“我曾得到這麼多幫助,能不能也為其他病友做點什麼?”她主動加入醫院肺病科3個醫患交流群,以“病友+志願者”的雙重身份,開啟了每日“線上陪伴”。
每天上午9點到10點,是她雷打不動的“分享時間”:整理科學的結核病科普知識,避免病友被謠言誤導;結合自身經歷分享“緩解藥物副作用”“康復期飲食調理”等實用建議;還用自己的治療歷程為絕望病友打氣。
為確保信息準確,她專門開設“抗核加油站|每天加點油”專欄,每條內容發佈前都先發給醫院患者服務中心楊倩蓉主任審核:“病友的信任來之不易,我必須對每一個字負責。”
醫護人員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科普宣傳。(資料圖片,來源: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
抗擊結核,從心出發。這份“同路人”的共情,成了最有效的“治愈密碼”。有病友留言:“她懂我們咳血時的恐懼、吃藥時的煎熬,説的話特別實在,聽她分享,心裏就踏實多了。”
李同學也在這份付出中收穫了力量:“剛開始只是想幫點忙,沒想到病友的感謝、醫生的認可,讓這件事變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也讓我自己越來越有自信,對未來充滿希望。”
星火匯聚成暖流 同伴力量照亮抗癆路
7月8日,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患者服務中心正式聘任李同學為首批“同伴諮詢員”,讓這份自發的愛心走上了更專業的平臺。
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資料圖片,來源: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
“醫護人員能解決醫療問題,但患者內心的掙扎、治療中的迷茫,只有‘同路人’才能真正共情。”醫院肺四科護士長曾巧巧坦言,“‘同伴諮詢’正好補上了這個缺口,能幫病友緩解焦慮,大幅提升治療依從性。”
這一模式,正是醫院“以患者為中心”關懷體系的創新實踐——除專業醫療團隊外,醫院還構建了“心靈驛站+雲端支持”服務體系,24小時醫患溝通群隨時答疑,線下“心靈驛站”提供心理疏導。
如今,居家康復的李同學仍每天準時上線,以自身方式陪伴正經歷治療煎熬的病友。“我們就像一群彼此照耀的微光,互相照亮前行的路”她説,“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我也變得愈發堅強。”
醫院創新“以患者為中心”關懷體系。(資料圖片,來源: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
“李同學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同伴力量’的溫暖。” 楊倩蓉表示,目前醫院正積極推進結核病、肝病、艾滋病三大專病的同伴支持隊伍建設,“我們呼籲更多有愛心、有康復經驗的患者加入‘同伴諮詢’團隊,讓這份‘以愛助醫’的溫度,傳得更遠、照得更亮。”(記者聞玉強 通訊員龔梓)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