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加快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新高地
2025-09-17 09:57:52來源:湖北日報編輯:魏寒冰責編:魏寒冰

  原標題:王忠林在全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培訓班上強調 牢牢把握數據驅動人工智能發展重點任務 加快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新高地 李殿勳孫偉諸葛宇傑出席 劉烈宏作輔導報告

  9月16日上午,湖北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培訓班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擴大)學習舉行。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數據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搶抓數據驅動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戰略機遇,著力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産業發展新高地,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提供有力支撐。

  省委副書記、省長李殿勳,省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孫偉,省委副書記諸葛宇傑,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王艷玲出席會議。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以“紮實做好數據工作、助力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為題作輔導報告,系統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數據發展和安全的重要論述,全面闡述了高品質數據對人工智能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性,詳細介紹了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推進情況和國家層面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有關重點工作;同時,立足湖北實際,從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加強高品質數據供給、加快建設數據強省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

  王忠林指出,數據是賦能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引擎、是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關鍵要素、是塑造發展優勢的戰略資源,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要深刻認識數據資源的戰略性、基礎性作用,切實增強做好數據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把數據發展置於重要位置,順應新質生産力發展規律,更大力度、更深層次採集數據、開發數據、應用數據,充分發揮數據要素放大、疊加、倍增效應,優化數據資源配置,釋放市場發展活力,促進産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

  王忠林強調,要充分發揮湖北省數據資源豐富、産業體系完備、樞紐地位突出、應用場景廣闊、市場空間巨大的基礎優勢,搶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經濟發展機遇,按照“晶片引領、模型驅動、企業強基、場景示範”的思路,堅持技術創新、産業培育、基礎支撐、融合應用“四位一體”統籌推進,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為牽引、産業能級為基礎、數字底座為支撐、場景應用為導向、人才引育為保障”的人工智能發展體系。要牢牢把握數據驅動人工智能發展的重點任務,著力實施創新驅動引領工程,推進深度學習通用晶片、存算一體AI晶片、車規級智慧座艙晶片、三維快閃記憶體等優勢領域集聚攻堅,突破6G網絡、大模型基礎架構創新、多模態數據處理等關鍵共性技術,推動人工智能創新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躍升;著力實施基礎支撐提能工程,強化算力、演算法、數據支撐,加快推進國家(武漢)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等國家級節點項目建設,構建生態開放、應用引領的人工智能産業公共服務體系,努力打造中部數據要素流通樞紐,建設數據強省;著力實施産業集聚培育工程,充分發揮人工智能驅動産業變革的強大作用,賦能傳統産業“智改數轉”、新興産業發展壯大、未來産業前瞻佈局,推動實數融合走深走實,為發展新質生産力、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提供有力支撐;著力實施“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示範工程,推動高端光晶片、元宇宙、自動駕駛、低空飛行等製造領域高品質發展,提升政務服務、城市治理等社會領域治理效能,創新教育、醫療、養老、托育等民生領域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王忠林強調,以數據驅動人工智能發展,是一項跨領域、跨部門、跨層級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擰緊責任鏈條,加強統籌協調,強化科技創新、要素支撐、場景打造、融合應用等政策供給,凝聚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各級領導幹部要加強前沿知識學習,提高駕馭、引導、運用以數據驅動人工智能發展的本領。要及時總結宣傳湖北省人工智能發展的新進展、新成效,引導全社會主動擁抱人工智能、學習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形成全社會共同支持數字經濟和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領導同志,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等參加學習。培訓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各市(州)設分課堂。(記者楊念明、王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