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9月20日,武漢植物園舉辦了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科普開放日活動。活動通過專家講堂、資源圃探秘、品鑒體驗等形式,向公眾展示我國獼猴桃種質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的重大成果,助力推進國家種業振興行動。
據了解,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是我國首批通過農業農村部評估的72個國家庫圃之一,經過40餘年的建設發展,現已成為全球遺傳多樣性最豐富、基因型最完整的獼猴桃科研基地。目前圃內保存獼猴桃屬植物種質資源1500余份,涵蓋全球85%以上的獼猴桃種類,包括200余個栽培品種和3萬餘株創新種質群體。
“獼猴桃原産中國,中國是獼猴桃野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大多數獼猴桃物種為我國特有種。”當天,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執行主任、國家現代柑橘(獼猴桃)産業技術體系猴桃資源崗位專家、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獼猴桃創新利用團隊負責人鐘彩虹研究員在武漢植物園《楚杉科普講堂》開講,她以“揭秘超級水果獼猴桃的科學與美味”為題,系統介紹了獼猴桃從野生資源到餐桌美味的科學歷程,以及武漢植物園在獼猴桃品種培育和種質創新方面的前沿成果。
在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外,一場更直觀的獼猴桃果實科普展示吸引了不少公眾的目光。60種獼猴桃果實在桌子上依次整齊排列,維生素C含量很高的闊葉獼猴桃,長著尖尖“嘴巴”的對萼獼猴桃,身披白毛的毛花獼猴桃,味道麻辣的大籽獼猴桃,個頭似小棗的軟棗獼猴桃,耐貯性極佳的黃肉品種“金艷”,酸、甜、苦、辣、麻風味應有盡有,綠色、黃色、橘色顏色各異。
活動現場的品鑒區成為最具人氣的“甜蜜”打卡點。武漢植物園精選了國家猴桃種質資源圃保存的“東紅”“米良1號”“金美”等20余個獼猴桃栽培品種供公眾品嘗。曾獲德國柏林國際果蔬展金獎的“東紅”獼猴桃以其濃甜風味征服了不少品嘗者。而特早熟黃肉品種“金美”則以高糖度和獨特風味同樣贏得青睞。韓飛介紹,“‘東紅’抗果實軟腐病能力強,肉質緊實,風味濃甜可口,耐貯藏,是最優良的紅心獼猴桃品種之一;‘金美’作為特早熟高糖獼猴桃新品種,填補了市場空檔期。”(記者 劉寧 張項青 通訊員 陳長麗)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