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6日,全國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行(秋季)推介活動將在襄陽市谷城縣五山鎮堰河村舉辦。活動由農業農村部鄉村産業發展司與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共同主辦,聚焦“鄉約秋韻 和美同遊”主題,推介全國各地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促進農業生態涵養功能加快轉化、休閒體驗功能高端拓展、文化傳承功能有形延伸,為鄉村全面振興添彩賦能。
如今,湖北“兩山”轉化示範地在中部百強縣谷城堰河生根。谷城縣正深入踐行“兩山”理念,紮實開展鄉村振興“四項行動”,聚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做好“休閒旅遊+”大文章,喜迎八方來客。
國家4A級旅遊景區谷城縣五山鎮堰河村 攝影 阮班明
拓展功能 融合發展 鄉村旅遊五彩繽紛
近年來,谷城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立足資源稟賦,深挖特色優勢,以發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為引領,通過統籌規劃、産業融合、政策創新、品牌打造等舉措,探索出一條以農促旅、以旅興農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圍繞茶葉、食用菌、優質糧、油茶、畜牧水産養殖、中藥材等6條農業産業鏈,谷城發展特色基地70多萬畝,被評為省級農作物新品種展示示範評價基地。
谷城培育農産品加工企業335家,其中石花酒業入選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玉皇劍茶業等11家企業被評為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
五山鎮憑藉茶産業、茨河鎮依託禽蛋産業入選國家農業産業強鎮,花園村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堰河村成為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莊。
當前,谷城縣正積極拓展延伸農業多種功能,推進産城旅、農文旅、康養旅、研學旅等深度融合發展,逐步形成了資源優勢明顯、設施條件良好、産業發展領先、組織保障有力的休閒農業發展局面。
五山茶旅小鎮、茨河蜜旅小鎮、盛康稻蝦小鎮、廟灘鱘遊小鎮、趙灣雲旅小鎮、石花酒鄉名鎮等特色鮮明;郭峪村、紅軍村、蘇區村、石井衝村等紅色及“三線”文化遺址“走”出深山;薤山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鄂北手紡織訓練所等資源不斷開發;湖北越調、五山八大碗、雲霧山鑼鼓等非遺技藝通過景區嵌入、節慶賦能等方式,實現文化與經濟雙贏。2024年,谷城縣接待遊客719.2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4.5億元,同比增長29.7%。
搶抓機遇 示範引領 鄉村旅遊聞名遐邇
谷城縣結合實際,積極搶抓政策機遇,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樣板。
2021年,湖北省財政廳啟動美麗鄉村示範片建設試點工作,五山鎮被確定為首批試點單位。該鎮以茶為紐帶,整合資源,規劃實施84個項目,總投資4.69億元,覆蓋堰河、田家河、下七坪、熊家崗、黃山埡、楊家老灣、四棵樹等7個村,總面積73.2平方公里,涉及3721戶11978人,集中連片打造休閒旅遊區,使茶産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産業。
如今,整個示範片成勢見效,茶産業總産值達4億元,旅遊收入突破1億元,新增就業崗位2000余個,轄區群眾人均年收入3.5萬元,生活品質穩步提升。
湖北省美麗鄉村示範片成勢見效 攝影 阮班明
2022年,谷城縣著力建設南河流域鄉村振興示範區。盛康鎮借勢發力,打造了香茶文化館、紅色展覽館、張棚油菜花海、磚窯廠舊址、回龍觀鄉村公園等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點位,成為人氣旺盛的網紅打卡地。
為助力農民增收,盛康鎮建成2300畝高標準香茶基地、2000畝稻蝦共作基地、1000畝油菜制種基地,發展了200畝農光互補産業、200畝油茶産業和60畝石菖蒲等中藥材産業,帶動40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人均增收1200元。
為解決農産品“怎麼銷、往哪兒銷”難題,盛康鎮獨闢蹊徑,建設佔地24畝、總投資1600萬元的鄉村振興産業園,打造區域性寄遞物流配送中心和電商網銷大平臺,引進、培育300多名鄉村網紅,並成立直播團隊,開展線上促銷。豆瓣醬、稻香蝦、醬爆肉、蝦香米、有機茶等統一使用“尋味盛康”公共品牌,提身價、出遠門、增效益。
打造精品 串珠成線 鄉村旅遊魅力無限
谷城縣始終把爭創國家、省、市精品旅遊線路作為推動農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的“制勝法寶”,升騰煙火氣,掀起消費熱潮。
茶香之旅入選“鄉村四時好風光——春生夏長 萬物並秀”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打年貨 遊堰河”年俗之旅入選“鄉村四時好風光——瑞雪紅梅 歡喜過年”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玉皇劍茶園遊入選全國鄉村旅遊300條精品線路“清新茶韻之旅”;浪漫櫻花谷入選湖北鄉村旅遊精品線路之“春秋絕色 印象老家”精品旅遊線路;何灣農村線路入選全省“十大最美農村路”……
谷城縣老君山櫻花谷遊人如織 攝影 阮班明
南河小三峽景區、獅子岩生態旅遊區、薤山旅遊度假區等聯合省內外景區組建旅遊聯盟,推出個性化旅遊線路和旅遊專列,備受遊客青睞。
大薤山雲海日出景觀 攝影 阮班明
作為谷城縣首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堰河鄉村旅遊區將茶山生態與農耕文明有機結合起來,精心打造的“生態堰河 醉美鄉村”休閒旅遊示範點位被評為全省首批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樣板帶。
在堰河村的輻射帶動下,熊家崗村推出辣椒採摘和網紅直播體驗遊,吸引遊客打卡。該村黨支部書記安坤通過直播幫助農戶銷售土特産,讓流量變能量。2024年,熊家崗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20萬元。
玉皇劍茶園、漢家劉氏茶園把茶葉種植升級為“可飲可遊”的沉浸式體驗旅遊項目,將傳統農業景觀轉化為文化消費場景,形成“茶旅共生”的獨特IP。
班河大峽谷景區創新求變,推出龍船夜遊、山歌對唱、篝火晚會、智勇闖關、旋轉鞦韆等特色旅遊項目,開啟縣域“夜遊”模式,成功入選省級夜間消費集聚區。
如今,江漢春色生態示範帶、河谷畫廊康養示範帶等精品旅遊節點建設紮實推進;鄉村馬拉松、萬人健步走、山地自行車挑戰賽等文旅活動有序開展。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谷城縣依託美麗鄉村建設和休閒旅遊發展,全力構建人、産業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命運共同體,融入支點建設,積極擔當作為,向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發起衝刺。(文 杜元 阮班明 童光輝 陳淵)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