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王忠林主持研究全省教育高品質發展工作 堅持立德樹人把牢正確辦學方向 切實抓好教育強省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諸葛宇傑出席
9月24日下午,湖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忠林主持召開教育高品質發展座談會,研究推進全省教育高品質發展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工作部署,按照教育強國的目標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推進湖北省教育高品質發展,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提供有力支撐。
省委副書記諸葛宇傑出席會議。
會上,湖北省教育廳彙報了全省教育高品質發展總體情況,武漢科技大學、武漢紡織大學、湖北大學、江漢大學介紹了一流學科建設情況,武漢市教育局、黃岡市教育局、華中師範大學第一附屬中學、襄陽市實驗中學、宜昌市猇亭區實驗小學圍繞“新三好學生”評價改革、實施“雙優”工程、德智體美勞“五育”融合教育等介紹了有關情況。王忠林邊聽邊記,不時就社會各界關心的教育話題與大家交流、探討解決辦法。
在聽取大家發言後,王忠林説,湖北是教育大省,近年來,在全省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湖北省教育高品質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學校黨的建設進一步加強,教育品質進一步提高,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教育服務發展的能力進一步增強。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深刻認識到辦好教育是重大政治問題、重大發展問題、重大民生問題,切實牢記“國之大者”,著力把推進教育高品質發展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持續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教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王忠林強調,要切實堅持立德樹人,著力把牢正確辦學方向。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培養人。要堅持教育強國戰略,緊扣增強“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著力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湖北更大貢獻。要堅持思想政治引領,講好大思政課,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教育引導廣大學生自覺聽黨話、跟黨走。
要堅守意識形態陣地,把握思想動態,既管好課堂內外,也管好網上網下,堅決防範和清除各種錯誤思潮的侵蝕。要加強心理素質培養,增強學生自我調節和抗壓能力,引導他們更好應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壓力,保持身心健康。
王忠林強調,要切實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著力強化教育對科技人才的支撐作用。加強“雙一流”學科建設,進一步堅定信心,錨定一流學科建設目標,聚焦學校學科特色、找準主攻方向,確保省屬高校“雙一流”建設實現突破。加強高校科研攻關,強化高校創新策源功能,努力産出更多高水準科技創新成果,更加主動服務産業發展,打通從教育強、科技強到産業強、經濟強的通道,讓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加強拔尖人才培養,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健全完善育才、用才、留才機制,培養造就一批高水準師資隊伍和學術大師。加強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努力培養更多大國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
王忠林強調,要切實提高教育公共服務品質,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要把握規律、優化供給,充分考慮人口總量和結構的變化趨勢,統籌調配各類教育資源,紮實推進“縣縣有優質高中、鎮鎮有優質初中”的“雙優”工程,滿足孩子就近入學的基本需求,堅決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要認真減負,加強作業規範管理、教師教育管理、校外培訓管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後服務品質,讓老師在課堂內“教足教好”、學生在課堂內“學足學好”,提升師生家長的幸福感。要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努力實現“天天有一課(體育課)、班班有歌聲、人人有笑臉”,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引導他們在學校做“好學生”、在家庭做“好孩子”、在社會做“好公民”。要建強師資隊伍、夯實教育基礎,加強廣大教師教育能力培養、師德師風建設,著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高、教學能力強、熱心教育事業的優秀教師隊伍,為建設教育強省提供有力保障。
王忠林指出,教育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相互促進。全省上下要切實做到齊抓共管,著力凝聚推動教育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合力。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要懷著紅心、熱心、誠心、愛心、恒心,滿腔熱忱關心和支持教育工作,加大教育投入,全力保障教育事業發展。要弘揚尊師重教的傳統美德,加強對教師的關心關愛,真正讓廣大教師安心教書、全心育人。要不斷提升校園安全水準,為高品質辦學創造更安全、更穩定、更和諧的環境。
省領導彭勇、楊雲彥、陳平、楊玉華出席會議。(記者楊念明、王馨)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