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首發、首創産品加速涌現 湖北AI産業搶鏡全國賽道
2025-10-31 09:45:51來源:湖北日報編輯:魏寒冰責編:魏寒冰

  這兩天,湖北在人工智能核心戰場喜訊不斷:全球首個以世界模型為中心的虛實結合具身智慧數據工廠重磅落子,國內首款鴻蒙人形機器人“夸父”驚艷亮相……憑藉一批“首發、首創”産品加速涌現,湖北正在全國AI賽道上強勢破局,顯示度刷出新高度。

  築牢“黃金三角”

  産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在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賽道上,數據、算力、演算法這“三駕馬車”缺一不可,分別如同AI的“養料”“肌肉”與“大腦”,共同驅動産業加速前進。

  如今,湖北憑藉對這三大要素的精準佈局與深度培育,構築起堅實的“黃金三角”——

  數據洪流匯聚奔涌,湖北正積極打造全國數據要素市場中部樞紐。中部數據流通服務中心自2024年9月上線後,已入駐數商1050家,上架數據産品660個,交易金額超3.8億元。今年6月,湖北大數據集團成立,劍指“全國一流”,成為驅動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強力引擎。

  眼下,湖北正積極探索成立數據交易所,打造中部數據流通綜合服務平臺,支持有條件的市州積極創建國家級數據標注基地,壯大數據處理和數據服務産業。

  算力基礎設施全面爆發,湖北正從“九州通衢”邁向“九州通數”。隨著武漢超算中心二期、中國移動武漢智算中心、中國電信中部智算中心等重點項目建成投用,湖北算力總規模突破15000P,居中部第一,今年有望超過17000P。

  9月20日,湖北省算力互聯互通平臺門戶正式上線,實現“上接國家、下聯市州”,讓企業、高校、科研機構能像“用電一樣方便”地使用算力資源。

  演算法突破捷報頻傳。紫東太初4.0版本完成了從“純文本思考”“簡單操作帶圖思考”到“細粒度多模態語義思考”的躍遷,邁向通用多模態推理新階段,在多個方面超越GPT-5;精測電子工業質檢大模型準確率達99.95%,堪稱工業界的“火眼金睛”。傳神語聯的“任度”大模型在全球首創“數推分離”演算法,訓練成本只有DeepSeek的十分之一。

  隨著數據、算力、演算法這個“黃金三角”的不斷夯實,湖北人工智能産業正迸發出蓬勃活力。數據顯示,湖北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已突破1200家,産業規模今年預計突破1500億元。

  突出應用為導向

  把AI“卷”進千行百業

  在全球人工智能的競技場上,湖北突出以場景應用為導向,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

  這條路徑,來自湖北深厚的産業根基。作為全國少有的“工業全能選手”,湖北41個工業大類一應俱全:從造汽車到制晶片,從與老百姓最關切的生物醫藥到代表國家實力的航天科技,這裡為AI提供了最豐富、最真實、最複雜的産業應用場景。

  在工業一線,紫東太初4.0不僅能輔助華工科技提升鐳射焊接效率50%,還賦能人形機器人訓練場,為“荊楚”機器人打造“最強大腦”。武漢企業格創東智和TCL工研院、TCL華星聯合推出了全球首個半導體顯示領域專用大模型“星智”,不僅是工廠的“大管家”,能24小時實時監測實現每月5%的良率提升,還是“經驗寶庫”能讓新手工程師快速掌握專家經驗。

  鄂産人形機器人已在特定場景中加速“入職”。“神農”“天問”人形機器人已聯合同濟、協和醫院開發導診、術前問診等應用,“勞動者”人形機器人導覽、講解等場景應用落地花湖國際機場。

  在醫療領域,全球首個有知識産權的“蘭丁”宮頸癌AI雲診斷平臺可實現10秒掃描上傳、2秒診斷,將醫生的檢測效率提升100倍、檢驗品質提高50%、檢驗成本降低至原來的1%。這個“湖北智造”已走向全球10多個國家,成為守護女性健康的“世界醫生”。

  在最具未來感的自動駕駛領域,智慧網聯汽車是湖北在全球AI競賽中最具顯示度的領域之一。

  打一輛“無人車”出行,已成為不少武漢市民的日常,更成了遊客爭相體驗的城市新名片。目前,武漢已建成國內領先的智慧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區,自動駕駛應用領跑全國。去年,武漢還立法為自動駕駛保駕護航,持續推動智慧網聯汽車從“示範”走向市場。

  眼下,湖北還在智慧網聯汽車、智慧醫療、智慧製造等多個優勢領域,推進建設200個垂直大模型和200個全國領先應用場景,培育推廣人工智能應用的“湖北模式”“武漢樣板”。這意味著,將有更多經過實踐檢驗的“湖北方案”走向世界,為全球AI産業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範本。

  創新體制機制

  打造熱帶雨林式AI“生態圈”

  湖北人工智能産業能如火如荼地發展,背後有一雙強有力的“手”在精準護航——政府通過一系列體制機制創新,為産業成長提供全方位保障。

  從年初“新春第一會”的10款鄂産人形機器人首秀,到邀請人工智能行業專家給全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培訓,再到省委、省政府領導密集調研人工智能企業,這一系列高規格、高密度的舉措,清晰地意味著湖北正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在全省範圍內凝聚共識、整合資源,全力搶佔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今年10月,湖北出臺《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産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構建覆蓋技術創新、場景應用、要素支撐的全鏈條政策支持體系,進一步為産業發展明晰了路徑。值得關注的是,政策視野並未局限于技術突破,而是前瞻性地關注安全監管等前沿議題,為産業長遠健康發展鋪設制度軌道。

  在推動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方面,湖北探索出了一套自己的解法:採用“企業出題、政府立題、聯合答題、市場判題”模式,精準篩選兼具技術含量與市場前景的項目,打通從實驗室到生産線的“最後一公里”。

  人才集聚方面,湖北深入實施戰略人才力量“十百千萬”行動,目前匯聚了21位人工智能相關領域院士,每年培養人工智能專業人才超5000人。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34所在漢高校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或人工智能學院,有針對性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

  將來,湖北還會推進人工智能全學段教育和全社會通識教育。這意味著AI人才培養將從高校專業延伸至中小學啟蒙,拓展至終身學習,為AI時代儲備規模宏大、結構優化的人才隊伍。

  産業的發展離不開資金的支撐。依託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支持長江證券牽頭設立100億元人形機器人産業投資母基金;長江産業集團正在籌建20億元規模的“長江人工智能基金”,重點聚焦智慧硬體、算力基礎設施、“AI+”行業應用等核心賽道。

  在一套環環相扣的“組合拳”推動下,一個以科技創新為牽引、産業能級為基礎、數字底座為支撐、場景應用為導向、生態優化為保障的人工智能發展體系,正在湖北加速成形。(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 劉天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