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共建好房子 2025國際(武漢)智慧建造産業博覽會在漢開幕
2025-11-03 09:55:12來源:新華網編輯:魏寒冰責編:魏寒冰

共建好房子 2025國際(武漢)智慧建造産業博覽會在漢開幕_fororder_fa7af5c7b309424fad246579b9468dd0

2025國際(武漢)智慧建造産業博覽開幕式現場。新華網發

  10月31日,以“發展産業互聯網 共建‘好房子’”為主題的2025國際(武漢)智慧建造産業博覽會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開幕。博覽會旨在匯集産學研用各方力量,推動建築業價值鏈條深度融合,培育智慧建造産業生態,會期將持續到11月2日。

  本屆智博會由中國建築業協會、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指導,中建三局、華為、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湖北省建築業協會、湖北省智慧建造産業協作聯盟等25家單位聯合主辦。

  本次展陳面積約2萬平方米,設置“好産品、好設計、好材料、好建造、好運維、好城區、國際化”七大展區。來自全球13個國家及地區的近200家單位,攜1300余項創新産品和解決方案參展,其中包括清華、武大、華科等7知名高校,華為、海爾、萬華化學等28家世界500強企業和知名上市企業,廣東聲博士、湖南桃花江、武漢巨成等2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和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大疆、群核科技、海康威視等15家知名科技企業,中國電科、三一重工、萬科、龍湖等龍頭企業旗下科技公司。

共建好房子 2025國際(武漢)智慧建造産業博覽會在漢開幕_fororder_20251101ace579531b9442c68d89255a65c64259_20251101036d8f3172a14513bc7da889d9765ace

10月31日,觀眾在博覽會現場參觀。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據了解,本屆智博會聚焦應用端的先進産品和解決方案展示發佈,期間還將舉行涵蓋主題論壇、合作洽談、交易簽約等豐富多彩的各類活動,包括2025國際智慧建造大會、AI與智慧建造融合發展會議、2025智慧建造國際合作發展會議、智慧建造産品發佈會、科研合作課題簽約和創新産品交易簽約。

  開幕式上,住房城鄉建設部總工程師李曉龍表示,發展智慧建造、推動建築業轉型升級,必須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向科技創新要動能、向盤活存量要動能、向開放合作要動能。要胸懷“國之大者”,加快融合創新,完善産業生態,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把“好房子”願景轉化為人民群眾可感知的“幸福實景”,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任南琪認為,智慧建造是驅動建築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途徑與關鍵支撐,要通過産業互聯網,構建未來城市“智慧神經網絡”, 讓建築能源流動得更智慧,讓城市的“代謝”更高效,通過産學研的緊密協同,為全國人民建造更多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

  中國建築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錦章表示,建築業正處在由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的轉型期,智慧建造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本屆以“發展産業互聯網 共建‘好房子’”為主題的智博會恰逢其時、意義深遠,中國建築業協會將一如既往地支持相關企業科技創新、産業創新和高品質發展。

  湖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黨組書記、廳長劉豐雷認為,湖北建築業四大名片享譽世界,近年來,聚焦技術創新與要素優化,打造了智慧建造“一軟一硬兩平臺”。下一步,將以現代工業理念,堅持“研發設計、建造工藝、建築材料和運營模式”融合創新,強化政策引領,打造高品質建築産品,提升産業能級,打造一流産業生態,加快推動建築産業綠色智慧轉型和高品質發展。

  開幕式上發佈了湖北省智慧建造産業互聯網平臺。與會領導嘉賓為本屆博覽會啟幕。

共建好房子 2025國際(武漢)智慧建造産業博覽會在漢開幕_fororder_20251101ace579531b9442c68d89255a65c64259_20251101010a644cb2e34b3b93016b8fb7dfdcb1

10月31日,觀眾在博覽會現場參觀。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同日舉行了2025國際智慧建造大會,來自政産學研各界的6位國內外嘉賓,圍繞相關主題分別發表演講。

  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作《數字化浪潮下的産業新生態構建》主題演講。他系統闡述了産業價值鏈的重構邏輯,分享了海爾在數字化浪潮下,構建多領域生態網絡的實踐經驗,並針對建築業提出“産品創新、建造創新、體驗創新”的轉型路徑,倡導以用戶為中心推動行業向一體化、場景化升級。

  中建三局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衛國作《推進“五鏈”融合 構建智慧建造産業互聯網》主題演講。他介紹了中建三局在智慧建造體系和産品研發體系上的實踐成果提出要以創新鏈為核心,融合供應鏈、人才鏈、資金鏈和服務鏈,構建智慧建造産業互聯網,才能讓智慧建造真正成為驅動行業轉型、助力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並倡議各方共建産業互聯網、共贏行業新未來。

  深圳大學土木與交通工程學院院長陳湘生作《土木工程研發傳統範式的飛躍——從智慧岩土工程探索到數智土木工程的思考》主題演講。他指出,土木工程已經全面邁入了信息化、數化、智慧化的嶄新門檻,各位行業同仁正以超越零散的技術應用,從系統觀與全局觀出發,構建“數智土木工程”體系,塑造智慧建造的未來。

  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副總建築師、中國建築標準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劉東衛作《打造新時代“好房子”——邁向住房産業現代化新賽道的思考》主題演講。他從行業視角出發,以“新模式、新期待、新産業”深入剖析了打造新時代“好房子”對住房産業現代化新賽道的指引作用,提出新時期“好房子”建設要更注重建設方式轉變、居住品質提升和住宅産業升級,統籌實現行業高品質發展轉型目標。

  國際WELL建築研究院(IWBI)中國區執行副總裁施璇作《WELL健康建築評價標準助力中國好房子發展》主題演講。她表示,WELL標準與其他建築標準最大區別在於其純粹的“以人為本”視角,專注于建築環境如何主動促進居住者的身心健康,而這也正是智慧建造産業各方的共同目標,與“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內涵高度一致。

  達索系統全球建築、工程與施工行業副總裁鄧為民作《達索系統3DUNIV+RSES與AI重塑未來建造》主題演講。他深入闡釋了數字孿生作為技術經驗資本化的核心路徑,展現了知識經驗在項目間無限重組與應用的前景,為建築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清晰而前瞻的實踐指引。

  當天下午,博覽會舉行了以“共創卓越産品 智造美好生活”為主題的智慧建造産品發佈會、創新産品交易簽約和科研合作課題簽約等系列活動,集中展示智慧建造領域前沿技術與創新産品,搭建高效務實的合作平臺,貫通從創新到應用的轉化鏈條,並以交易簽約驅動採供雙方的高效匹配,驅動創新價值落地生根,切實賦能産業升級。

共建好房子 2025國際(武漢)智慧建造産業博覽會在漢開幕_fororder_20251101ace579531b9442c68d89255a65c64259_20251101a1422ff853f94040b57824a1cc794bd5

10月31日,在博覽會現場,一名工作人員在展示塔機智慧集控系統。新華社記者 伍志尊 攝

  “好房子”是好標準、好設計、好材料、好建造、好運維的集成體現。在智慧建造産品發佈會上,湖南省建築設計院、中國建築西南院、中國一冶、萬華化學、廣東聲博士、青島海信日立、中建三局、中建裝飾等企業,從“好房子”的不同維度,對10項相關創新産品進行發佈推介。

  一站式AI創享平臺AidMaster圖靈,幫助使用者高效啟發創意、捕捉靈感、生成效果圖,助力設計師拿出更多好房子創意。

  國産自主建築工程BIM設計軟體CSWADI EasyBIM,基於完全自主底層技術,在建築軟體領域實現國産替代,破解“卡脖子”難題。

  內摻型水泥混凝土裂縫自修復材料,不靠事後“打補丁”,而是讓混凝土在澆築之初就能“主動癒合”,為好房子帶來更加可靠的防滲漏保護。

  高性能多功能“四合一”創新墻體,通過結構、保溫、防水、外飾面一體化集成設計,從根源上規避傳統墻體分層作業導致的品質控制難題。

  全屋隔音解決方案,通過一系列材料和部品部件,為現有房子改造和新建住房提供系統性吸音隔音手段,為“好房子”營造靜謐的空間。

  中建光子零能耗自清潔輻射製冷材料,結合被動輻射製冷技術和超疏水超疏油自清潔表面技術,無需消耗能源和製冷劑,即可實現建築大幅降溫。

  全屋全感3.0自由+空氣系統,一套系統集成多個設備,為用戶實現恒溫、恒濕、恒氧、恒潔、恒靜、恒智的舒適體驗。

  頂加節穿心塔機,變革傳統塔機結構形式及作業方式,發明頂部加節、自動頂升及一鍵升降等關鍵技術,顯著提高塔機在安拆及頂升加節工況、極端天氣的安全性。

  中建幸福家iHome數字家裝解決方案,通過數字化設計、工業化裝修、一站式服務、産品化交付,解決現有傳統家裝業務增項、延誤、品質不均的客戶痛點。

  城市生命線産品,提供從城市體檢、監測預警、運營運維到管網修復的全域一體化解決方案,為人民美好生活打造城市運行的“健康衛士”。

  産品發佈會後舉行了科研合作課題簽約和創新産品交易簽約。20家企業和高校院所共同簽署科研課題合作協議,將合作推動“好房子”材料、裝備、軟體等領域科研合作。6家智博會聯合主辦單位與海康威視、江森自控、天瑞新材、東土科技、天鐵科技等14家參展企業代表舉行智慧建造創新産品集中簽約,總簽約額超2.6億元;本屆智博會還設置了單獨簽約環節。據初步統計,總簽約額預計超過50億元。(鐘三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