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湖濕地風景如畫,候鳥蹁躚。(受訪單位供圖)
11月5日從湖北省第二屆濕地保護宣傳周獲悉,截至目前湖北國家重要濕地數量達13處,居全國第一,佔全國總數近六分之一,國際重要濕地數量達6處,居全國第二。
今年10月,黃梅縣龍感湖、長江新螺段白鱀豚自然保護區新增為國家重要濕地。湖北濕地資源豐富,生態系統完整,全省濕地面積達2620.35萬畝,約佔國土面積9.4%,擁有全國最大的江河湖庫複合型淡水濕地系統。其中陽新網湖濕地是國際重要濕地且為越冬候鳥關鍵棲息地,武漢沉湖濕地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關鍵節點,武漢市成為全球唯一人口超千萬的“國際濕地城市”,讓湖北濕地名片享譽世界。
為保護濕地,湖北出臺關於加強濕地保護的決定,將每年11月第一週設立為濕地保護宣傳周;實施《湖北省濕地保護規劃(2023—2030年)》,建立濕地保護聯席會議制度與生態補償機制,推動濕地保護工作從“經驗治理”邁向“科學治理”。
“十四五”以來,湖北累計修復退化濕地10.56萬畝,實施退耕還濕14.99萬畝,生態補償面積29.91萬畝。濕地生態持續改善引來萬千候鳥安家落戶,2025年湖北省越冬水鳥種群數量較2020年增長75.9%,網湖、沉湖等濕地頻繁記錄到珍稀鳥類集群停歇。
湖北在嚴格保護基礎上科學利用濕地資源,讓生態成果惠及於民。蘄春打造以赤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為核心區的李時珍文化旅遊區,2024年已通過4A景區評價驗收;天門張家湖國家濕地公園周邊的“水八仙”特色産業年産值超億元,産品遠銷海外。(記者萬雷萌、通訊員陶磊、楊光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