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雲夢:秦簡“開口”述古今 文旅“破圈”興新篇
2025-11-14 17:21:26來源:咸寧新聞網編輯:趙瀅溪責編:

  暮秋的雲夢,風裹著草木清潤的氣息拂過睡虎地。在睡虎地秦簡出土50週年的特殊時刻,一座全新落成的秦簡考古遺址正式向公眾揭開面紗。1975年年底,這裡曾上演“竹簡滿棺”的考古奇跡;如今,這座遺址讓沉睡兩千年的簡牘“走”出博物館,借助復原場景與數字互動,與八方遊客展開一場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

  null

(圖為雲夢縣睡虎地秦簡考古遺址)

  重現千年槨簡,細覽大秦風華

  這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從觸摸真實的歷史場景開始。穿過刻有秦隸“睡虎地”的青石牌坊,遺址核心區內1:1復原的11號墓坑瞬間映入眼簾。玻璃展櫃中,竹簡複製品嚴格依照原位置堆疊,赭色竹片層層疊疊,秦隸小字在燈光下依稀可辨。不少遊客舉起手機,定格這份跨越半個世紀的考古記憶。一旁的展板上,“秦簡出土狀況照”靜靜陳列,黑白照片中的竹簡原貌與眼前的復原場景遙相呼應,在古今對照中更顯歷史的厚重。

  null

  (圖為睡虎地秦墓出土時的場景)

  數字技術賦能,簡牘重獲新生

  如果説復原場景讓歷史可觸,那麼數字體驗區則讓千年簡牘真正“活”了起來。這裡是遺址中最熱鬧的角落,科技為冰冷的文物注入了鮮活生命力。秦漢生活館內,3D  復原技術讓秦吏 “喜”(墓主人)從歷史中 “走” 出來,眉眼生動如昔;圍繞“越人日記”簡牘,融合  VR、AR、全息投影等多元技術,再現西漢基層小吏 14  年的真實生活。這份與秦簡一脈相承的文獻,以栩栩如生的形象拉近了古今距離。《簡牘探秘》等七款頂尖XR內容打造出沉浸式體驗,遊客可通過VR設備親歷秦簡修復全過程,還能參與簡牘書寫、田畝計算、法律判案等互動項目,讓文物“開口説話”不再是一句口號。

null

(圖為“喜”的3D復原像)

  古律今法相承,智慧源遠流長

  歷史的價值不僅在於回望,更在於映照當下。律法館中的古今對話,正是秦簡智慧的當代延續。展板前常有遊客駐足沉思,探尋秦簡與現代生活的奇妙聯結。在顯眼位置,《秦律十八種・田律》的簡文清晰可見,“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條文旁,標注著“中國最早的環保法”,下方配有當今公園護林員巡邏的實景照片,引來遊客輕聲感嘆:“原來古人早就懂得‘綠水青山’。”旁邊的《法律答問》展區,“有賊殺傷人衝術,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當貲二甲”的記載,與《民法典》中  “見義勇為” 的條款並列排版,古今法治精神的共鳴在字裏行間悄然流淌。

  null

  (圖為《秦律十八種·田律》的簡文)

  文創産品傳情,志願服務暖心

  在遺址的文創展示區,印有秦簡文字的書籤、刻著《為吏之道》“精潔正直”的鎮紙,成為遊客爭相選購的“雲夢記憶”。工作人員介紹:“這些文創産品非常受歡迎,很多人都想把秦簡智慧‘帶回家’。”人群中,雲夢縣煙草專賣局的志願者們身著醒目的紅馬甲,為遊客講解秦簡知識,為迷路老人指引方向,幫帶孩子的家長看管物品。那一抹紅色與古銅色的遺址、暖黃色的秋陽相互映襯,為這場文化之旅增添了幾分人間溫情。

  

  (圖為志願服務者為遊客講解知識)

  暮色漸濃,遺址的燈光逐一點亮,溫柔地照亮展櫃裏的簡牘小字。遊客們攥著拓片、捧著普及本,腳步裏帶著對歷史的眷戀慢慢離去。從1975年的一鍬泥土喚醒沉睡的簡牘,到如今用數字科技搭建古今對話的橋梁;從專家案頭的研究文獻,到百姓手中可觸可感的文化信物,睡虎地秦簡的50年,是中華文明慢慢甦醒的50年,更是文脈在尋常煙火中向下紮根、向上生長的50年。當最後一縷燈光掠過“喜”的復原像,竹簡上的文字仿佛有了溫度——這不是塵封的過往,而是流淌在生活裏的文明,是千年未變的人間暖意。(劉靜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