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海外博主走進綠色動力生産源頭 揭秘宜昌為什麼超“來電”?
2025-11-14 15:50:5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程華責編:魏寒冰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記者 高鈺姍):在湖北宜昌,綠色低碳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觀、可觸的新質生産力。11月13日上午,參加“萬里長江俠客行”國際傳播活動的外國網紅博主與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多語種主播一同走進湖北宜昌動力電池行業龍頭企業的工廠與展廳,見證一塊電池從粉末材料之小到集裝箱預製艙之大,感受綠色動力如何為高品質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步入東昱欣晟700米長的生産車間,高度自動化的生産線正有條不紊地運轉。生産設備精準地將正負極材料進行攪拌、涂布、輥壓,隨後極片經過分切、卷裝,最終成為完整的動力電池。

  “每2.3秒就有一支電池包在這裡下線”“不到兩年時間實現2000萬支電芯交付”的生産效率,讓參觀者直觀感受到中國新能源産業的速度與力量。

  來自俄羅斯的博主阿琳娜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的驚嘆:“在俄羅斯常見的嵐圖汽車,原來它們的‘心臟’——電池,就産自今天我參觀的工廠。整個製造過程高度自動化,簡直像科幻電影中的場景!”

null

俄羅斯博主阿琳娜(左一)拿起模組電池模型仔細觀察 攝影 趙磊

  作為東風汽車集團與欣旺達集團于2022年聯手打造的動力電池企業,東昱欣晟已為東風日産、東風嵐圖、納米等多個車型供應動力電池,累計為東風、吉利等頭部車企配套14萬台新車。

  在宜昌市夷陵區的楚能新能源産業園區,另一番景象同樣令人震撼。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産集裝箱電池預製艙,這些龐然大物即將遠渡重洋,為歐洲帶去清潔能源解決方案。

null

參訪團走進宜昌楚能新能源生産基地集裝箱儲能電池裝配廠區 攝影 趙磊

  就在近期,宜昌楚能新能源生産基地的204台20尺標準5MWh電池預製艙正式出口保加利亞。這批“超級充電寶”將為當地光伏電站與風電場構建24小時綠色電力供應網絡,標誌著企業正式叩開歐洲市場大門。

  目前,企業儲能電池銷量已穩居全球前五,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就在兩個月前,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産業園二期項目簽約落地,在年産能65GWh的基礎上追加約80GWh,並持續投入動力電池、儲能電池及PACK模組等核心産品的研發生産,達産後預計為本地新增超過6000個就業崗位。

null

參訪團在生産基地電池生産線聽取講解 攝影 趙磊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希臘語胖達工作室的主播吳雅雯在參觀時發現了有趣的連接:“昨天我們乘坐的‘長江三峽1號’電動遊輪,搭載的正是楚能的電池芯。在這裡,綠色低碳不再是一個抽象概念,而是像呼吸一樣自然的現實。”

null

參訪團成員稱讚電池包産品的多樣化 攝影 趙磊

  此次參觀讓國際博主們親眼見證了一條完整的新能源産業鏈——從電池原材料、電芯製造到系統集成,再到終端應用——它們恰恰印證了宜昌已在新能源領域構建起從生産到應用的完整生態體系。

  通過看到的中國綠色發展的生動畫面,海外博主們向世界傳遞中國新能源産業的創新實力。隨著越來越多的“宜昌製造”新能源産品走向世界,這座長江之濱的城市正成為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