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鄂州加速打造國際一流航空貨運樞紐——讓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成為全球供應鏈上最可靠、最高效的一環

淩晨,繁忙的鄂州花湖國際機場。
天路織網
從“零點”到“全球通”的跨越
清晨,鄂州花湖國際機場,一架滿載電子産品和高端服飾的順豐全貨機呼嘯升空,直達歐洲;傍晚,來自東南亞的新鮮水果、美洲的跨境電商包裹相繼在此落地。
這裡,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航空物流網絡中一個日益繁忙的節點。
“回想開航之初,我們面對的幾乎是一張白紙。”鄂州市民航辦負責人感慨道,“如今,這張白紙上已經繪就了輻射全球的航線網絡圖。”從零的突破到觸達世界,花湖機場的“翅膀”以驚人的速度延展。
111條貨運航線如密集的血管,貫通國內56個重要機場,更飛躍洲際,直達歐洲、美洲、非洲、中東、中亞、東南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51個國際航點。累計超8萬架次的客貨運航班起落,完成200多萬噸的貨郵吞吐量,這座樞紐的繁忙與效能正在釋放。全球貨運機場排名持續躍升,鄂州不再是地圖上的普通一點,而是世界航空物流版圖上的重要坐標。
航線的織密,非一日之功。背後是市委市政府的主導下,是市民航辦與30余家客運航司、包機商,50余家貨運航司、貨代企業的反復磋商;是《鄂州花湖機場客運航線網絡規劃》的科學指引;是每一次航班換季的精心籌備。
鄂州市民航辦負責人表示:“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有沒有’,更是‘快不快’‘好不好’‘優不優’。要讓花湖國際機場成為全球供應鏈上最可靠、最高效的一環。”
作為花湖國際機場的運營主體,湖北國際物流機場有限公司積極對接國內外航司與貨代企業,將航線規劃轉化為一條條可飛行、可持續的空中通道。今年以來,花湖國際機場新開20條國際貨運航線(累計開通國際貨運航線50條),新引入比利時ASL航空、馬爾他加利斯航空、俄羅斯航星航空等5家國際貨運航司投放運力(入駐國際貨運航司19家),加密至列日、布達佩斯、芝加哥等6條國際貨運航線。截至11月11日,花湖國際機場今年國際貨郵吞吐量突破42萬噸,同比增長109.7%。
與此同時,花湖國際機場聯合順豐速運打造了花湖機場漢口北貨站,更將觸角延伸至大連、無錫、貴陽等城市,設立前置貨站,推動實現“一次通關、一次查驗、無縫中轉”,發揮“1+1>2”的聚合效應,進一步拓寬航空物流通道。在國際舞臺上,花湖國際機場亮相2025年歐洲國際航空物流博覽會,與法蘭克福機場、米蘭機場等全球知名機場和阿提哈德貨運、埃塞俄比亞航空等國際貨運航司深化交流合作,在意大利米蘭、阿聯酋阿布扎比等全球樞紐佈局海外倉,打造“海外倉+航空幹線+國內分撥”的全鏈路服務産品,顯著提升花湖機場的國際輻射力。
貨聚樞紐
政策“活水”引萬貨“奔流”
航線是通道,貨物才是靈魂。如何讓全球的貨物願意來、留得住、發得出?鄂州的答案是:以富有競爭力的政策體系和真金白銀的投入,培育沃土,匯聚商流。
省級層面給予大力支持,鄂州自身也主動作為,先後主導發佈《鄂州市航線獎勵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專項政策,構建起具有鄂州特色的航空政策體系。更令人稱道的是創新建立的“鄂黃黃”三地協同機制,有效整合區域資源,形成發展合力,實現了多方共贏,為區域航空協同和高品質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樣本。
政策的“活水”精準滴灌,迅速激發了市場活力。入駐花湖機場的貨代企業紛紛表示:“無論是國內集貨還是國際中轉,鄂州的政策支持都非常給力,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運營效率,讓我們更有信心把核心業務和增量資源投向這裡。”目前,已有60余家貨代企業在花湖機場開展集貨業務,與航司協同發力,共同推動國際航空貨量實現躍升。
地平線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分享了他們的體驗:“我們代理的跨境電商貨物,對時效要求極高。花湖機場密集的國際航線和高效的通關環境,加上有吸引力的集貨政策,使其成為我們華東、華南之外的一個重要戰略支點。”
除了具體的支持政策,鄂州在頂層設計上協同發力。鄂州市人大常委會將修訂《鄂州市現代物流業發展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為2025年立法項目,以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旨在為鄂州物流業高品質發展插上“法治之翼”,助推全市樞紐經濟加速“起飛”。
萬貨“奔流”而至的景象,正在鄂州上演。
産業賦能
從“城市的機場”到“機場的城市”
機場不僅是交通基礎設施,更是帶動區域産業升級的強大引擎。鄂州正全力推動樞紐優勢向産業勝勢轉化,實現從“城市的機場”到“機場的城市”的深刻變革。
産業培育,項目為王。近年來,鄂州臨空經濟區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90個、總投資2214億元。其中,飛機維修領域的標杆項目——新科宇航MRO已投産運營。
在項目引進過程中,鄂州市創新性地引進順豐公司管理人員在民航辦挂職副主任,強化政企協同,多次溝通協調,終使項目於今年8月建成投産,為樞紐增添了高附加值服務業態。
今年4月30日,中國(鄂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産業園快速獲批後,臨空經濟區僅用五天便投入運營。如今短短五個月,吸引超300家企業註冊,79家企業進駐,實現貿易額22.1億元。
同時,鄂州民航辦牽頭推進的湖北首家本土國際貨運航司—湖北國際貨運航空有限公司項目,也正在向國家民航部門申報資質,未來將進一步提升樞紐的自主運力與控制力。
物流企業的能級也在同步提升。全市A級物流企業從2019年的7家猛增至35家,增長5倍。2024年,更是實現了國家最高級5A級物流企業零的突破,標誌著鄂州物流産業主體品質發生了質的飛躍。
産業生態的完善,離不開開放平臺的支撐。5類海關指定監管場地、保稅航油、飛機保稅維修等開放功能齊備,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封關運營,花湖國際機場獲批全國智慧口岸試點,跨境電商綜試區、自貿聯動創新區等平臺相繼落地……鄂州對外開放的門越開越大,為臨空偏好型産業,如高端製造、跨境電商、生物醫藥、冷鏈物流等,提供了絕佳的發展土壤。
“樞紐的建設,最終要服務於經濟發展和産業升級。”鄂州民航辦負責人展望道,“我們不僅要讓貨物飛得快,更要讓圍繞樞紐的産業立起來、強起來,形成‘樞紐+通道+網絡+産業+貿易’的良性循環。”(撰文:周向東 劉洪宇 攝影:薛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