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市武昌區“中小學書記校長髮展素質教育校校行”活動舉行
2025-11-25 15:32:1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鈺姍責編:魏寒冰

  近日,武漢市武昌區“中小學書記校長髮展素質教育校校行”活動在中山路小學紫金分校舉行。本次活動聚焦“以‘一體化’大思政教育促進學生素養提升”主題,特邀武昌區糧道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張馨予,武昌區政協委員、糧道街道辦事處東龍社區書記郭慧敏蒞臨指導。武昌區教育局副局長羅榮、副主任督學王瓊,局相關科室及二級單位代表,全區義務段學校書記校長、分管領導、德育主任及教師代表齊聚一堂,共話思政教育創新路徑。

活動現場 攝影 張永良

  活動現場,一部精心製作的育人實踐視頻拉開序幕,鏡頭流轉間,清晰呈現了學校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系的堅實足跡與豐碩成果,讓在場嘉賓直觀感受學校思政教育的深厚積澱。

  現場展示環節,德育主任鐘羽珊帶領“紫金沐光少年”登臺,以“阿俊”行動的小故事詮釋了“校園小主人”的大擔當;以校園分餐的小場景為切入點,讓素質教育看得見、摸得著;以姐弟三人同在紫金校園共學互助的小溫情,傳遞素質教育的溫度。三個情景交融的節目生動演繹思政故事,現場掌聲此起彼伏。

中山路小學紫金分校校長孫民主題演講現場 攝影 張永良

  思政教育探路環節,中山路小學紫金分校校長孫民以《思政教育的“紫金路徑”》為題,系統闡述了學校思政教育的創新實踐。他介紹,學校始終堅持著眼大思政教育,校園文化彰顯思政特點,五育融合強化思政引領。聚焦小故事大思政探索,通過課程融合、活動浸潤、榜樣引領等多元方式,讓思政教育真正從“入耳入眼”走向“入心入行”,為學生核心素養提升築牢思想根基。

育人實踐分享環節 攝影 張永良

  育人實踐分享環節,文娟、黃睿傑、張犁、劉芳四位教師分別從“課堂練筆中的價值引領”“課間衝突的思政化解”“研學活動中的實踐育人”“家校溝通中的協同育人”四個維度,分享了各自工作中的真實案例。老師們用質樸的語言、鮮活的細節,展現了思政教育“落小、落細、落實”的生動實踐,彰顯了課程思政的強大生命力。

  嘉賓交流賦能環節,武昌區中山路小學書記沈青強調踐行“一體化”大思政教育要以思政為根基、故事為鑰匙,落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武昌區南湖二小校長王彥群指出中山路小學紫金分校“小故事·大思政”十年探索構建“理念—方法—系統”三位一體方法論體系,破解小學思政痛點,提供新範式與樣板,為培養時代新人奠基,形成新時代基礎教育高品質發展的“紫金方案”。二者從不同角度為區域大思政教育發展提供了深刻見解與實踐路徑。

武昌區教育局副局長羅榮進行總結講話 攝影 張永良

  武昌區教育局副局長羅榮在總結講話中充分肯定了紫金分校的探索成果。她強調,“小故事·大思政”的模式以學生生活體驗為切入點,在潤物無聲中讓學生浸潤在思政教育的日常裏,加速了學校成果向特色實踐的轉化,共同推動武昌素質教育再上新臺階。

  此次“校校行”既是紫金分校思政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武昌區素質教育經驗共享、思想碰撞的重要平臺。武昌教育人躬耕教壇,為素質教育的創新實踐譜寫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匯聚成“大思政”教育的時代強音。(文 張良 黃睿傑 葛重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