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昊:今夏黑龍江旅遊産品推出四類十大主題

2017-03-31 12:30:42|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董健雄|責編:董健雄

  陸昊在黑龍江省夏季旅遊産品供給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

  27日上午,黑龍江省夏季旅遊産品供給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出席會議並講話,進一步總結推動黑龍江省旅遊業發展工作情況,分析全國旅遊業發展新趨勢和激烈競爭,對黑龍江省夏季旅遊産品供給工作進行部署。

  副省長孫東生主持會議,省旅遊發展委、省民政廳負責同志分別介紹了全省旅遊工作和健康養老産業發展情況。會上還播放了兄弟省市旅遊行銷推介片,供與會人員學習借鑒。

  陸昊強調,近年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去年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大戰略部署,在研究和把握消費對國內經濟增長貢獻率大幅提升,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後健康性、時尚性、娛樂性消費支出大幅增加等國內經濟新變化和經濟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在既有國內總需求增長空間、又有龍江鮮明供給優勢的領域持續發力,依託夏季整體生態優勢和冬季冰雪資源特色,大力推動旅遊養老健康體育文化産業融合發展,2014年以來從加強整體性、系統化行銷入手,取得明顯成效,省外手機漫入我省用戶數、省外銀行卡在我省交易額連續大幅增長,哈爾濱機場旅客吞吐量已躍居東北地區之首。但我們要看到全國旅遊市場在資源、産品、行銷、便利性、市場秩序等方面的激烈競爭,看到我們在高品質旅遊産品供給、新媒體行銷、市場秩序規範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清醒認識到保持旅遊業良好發展勢頭不必然,不能有絲毫的懈怠和自滿,必須採取務實有效措施,強化行銷特別是新媒體行銷,加強市場監管,持續促進全省旅遊養老健康體育文化産業融合發展。

  陸昊強調,做好今年夏季旅遊産品供給工作,一要打造四類代表龍江旅遊整體水準、在全國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旅遊産品。第一類是充分展示龍江森林、濕地等自然景觀的觀光類産品,如鏡泊湖、五大連池、漠河、伊春國家森林公園以及哈爾濱松江濕地、扎龍濕地、千鳥湖濕地、雁窩島濕地等。第二類是依託自然景觀和生態條件的體驗參與式産品,如黑龍江馬拉松系列賽、松花江賽艇、摩托艇、森林穿越、山地自行車以及伊春桃山狩獵場、鶴崗射擊場、漂流、溫泉等。第三類是基於森林生態形成的避暑養生功能性産品,如漠河北極村張仲景養生院以及全省若干“南病北治”康養基地。第四類是休閒類産品,作為全域旅遊的重要要素,如果戈裏書店、老會堂音樂書吧、哈爾濱記憶餐廳等。

  我省目前觀光類旅遊産品富有特點和競爭力,供給充分,當前要大力補充體驗參與、避暑養生、休閒類旅遊産品,並將各類産品有機組合,特別要注重在觀光類産品中疊加體驗參與、避暑養生、休閒等功能,使多重産品組合更有競爭力。二要刻畫鮮明主題。今年夏季要推出10類主題旅遊産品:一是森林主題,集成觀光、休閒、避暑養生功能。二是濕地主題。在加強濕地保護同時,依託即將投入運行的五大連池機場、建三江濕地機場打造濕地旅遊精品。三是避暑養生主題。民政、衛生部門要推出將龍江良好生態條件轉化為候鳥式避暑養生養老的旅遊産品示範項目。四是自駕遊主題,通過全省4300多公里高標準高速公路網拓展各景區自駕遊。五是出境遊主題,在繼續做好黑河市與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撫遠市與哈巴羅夫斯克市、綏芬河市與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過境遊的同時,拓展薩哈林、貝加爾湖等俄遠東和中部地區的出境遊。六是觀光農業主題,既可以看到我們農業大省富有視覺震撼力的現代農業景色,還要與高品質農産品的點對點行銷、定制行銷、全生産過程展示性行銷等新行銷模式相結合,讓通過超市、互聯網購買食用過我省綠色生態農産品的遊客更有親切感。七是體育類主題。借助涼爽氣候既要集中推出一批高水準體育賽事活動,還要開發適合遊客參與的專業與非專業相結合的體育類旅遊産品。八是在龍江多年良好生態保護背景下,推出以東北虎、黑熊、丹頂鶴、濕地觀鳥等為特色的動物主題旅遊。九是音樂主題,結合哈爾濱“音樂之城”建設,依託新建成的哈爾濱大劇院、音樂廳、哈爾濱音樂學院以及老會堂音樂廳組織系列化、常態化、高水準演出活動。十是建築主題,圍繞哈爾濱400多棟巴洛克風格、折衷主義風格、新藝術運動風格的歷史保護建築吸引建築愛好者。三要強化行銷,在做好傳統主流媒體行銷的同時,更加重視微信、互聯網等新媒體行銷。重點景區景點要製作有視覺衝擊力、畫面配樂有藝術美感、賣點突出的短視頻,借助互聯網特別是微信公眾號、朋友圈傳播,擴大影響力。四要加強旅遊市場監管。加強綜合治理,發現問題旗幟鮮明,依法依規嚴肅查處,共同維護龍江旅遊的品牌和形象。

  中省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在哈旅行社、旅遊景區負責人,健康養老企業代表,旅遊院校學生和導遊代表在哈爾濱主會場;各市地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分管旅遊工作負責人,有關單位代表;省森工、農墾系統有關負責人在各地分會場參加會議。(記者 蔣國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