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中國亭園 垃圾場變文化旅遊新地標

2017-07-06 17:35:18|來源:國際在線|編輯:呂岩|責編:張曦晛
原創已通過【龍江要聞】築夢中國亭園 垃圾場變文化旅遊新地標

中國亭園 呂岩 攝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呂丹丹):近日,“美麗哈爾濱·全國文明城市行”媒體團走進位於哈爾濱市香坊區的中國亭園,感受集生態、民生、旅遊、文化為一體的美麗園林景觀。

  園林的前身是一個存在了半個世紀之久的城市垃圾場,堆積量達461萬立方米。香坊區委區政府對亭園項工程高度重視,力爭把一片“凈土”歸還給廣大的市民。在香坊區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領導下,經過不斷走訪調研,層層論證,大膽創新,決定在垃圾場上建造一座公園,將城市“毒瘤”變 “綠肺”。

原創已通過【龍江要聞】築夢中國亭園 垃圾場變文化旅遊新地標
中國亭園 呂岩 攝

  2011年,“中國亭園”的夢正式啟航。經過策劃、研討、踏查、勘驗,一套科學、合理、有效的改造設計方案終於規劃成型:治理污染嚴重的信義溝,修建鐵路沿線8.5公里的防護圍欄,建成兩座長達500米的鐵路跨線橋、一座370米的下穿鐵路涵洞;借助場地低窪水勢蓄水成湖,通過深土覆蓋、重塑地形、植被栽植等手段,利用先鋒植物根系生長和高綠量植物栽植等綜合作用的提升,在逐步改良土壤及周邊環境基礎之上,復建以嶺南園林、江浙私家園林、皇家園林為代表的歷代名亭,增加人文景觀,注入古典文化元素。

  垃圾場上種植植物難度極大,為此,經過多方論證,亭園栽植了大量東北鄉土、抗逆性強的環保植物,它們不僅“隨遇而安”,還是一個“毒素凈化器”。不僅能轉移、降解土壤中的有害物質,還能吸收空氣中的硫氧化物,凈化空氣中的惡臭味。根系能夠大幅度的提高土壤的甲烷氧化降解能力,植物的根系也給土壤提供更多的孔隙,也為甲烷氧化菌提供了更多的氧氣,加快垃圾的降解速度。

  2015年4月30日,歷時五年,中國亭園開門迎接八方遊客,曾經的垃圾廢墟涅槃重生,蛻變成一處充滿詩情畫意的美麗園林。築夢亭園,是城市可持續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準的有效舉措,打造了“綠色生態文明,現代生態宜居”的理念。築夢亭園,使得城市的消極空間恢復到再利用的最大化,將景觀設計、環境保護、遊憩教育相結合,實現了生態價值、經濟價值、文化價值與社會價值並存的夢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