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全面推進食藥安全信息化建設

2017-08-21 16:31:35|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杜娜

  原標題:智慧監管保衛“舌尖安全”

  哈爾濱自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以來,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突出科學食安這一核心,全面推進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探索智慧監管模式,在治理和監管上築牢食藥安全防線。今年,市政府更是拿出4000余萬元支持該局提檔升級食藥監管模式,在一攬子措施的真抓實管下,哈市食藥監管悄然有了新改變。明廚亮灶,餐品製作過程清晰可見;超市內,轉基因食品亮標簽、設專櫃;《食品攤販登記辦法》即將出臺,屆時入場攤販將亮身份經營等等一系列改變,從地頭到餐桌,每一個環節,都要讓老百姓吃得更放心。

  食藥安全邁入“互聯網+”時代

  “哈爾濱市智慧食藥監雲平臺”經過前期緊張建設,目前已經上線試運行;研發出了GIS數據共享服務、功能服務和應用支撐介面服務,提供專用的可視化分析功能,搭建智慧食藥監“一張圖”綜合展示系統……自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以來,哈爾濱的食藥監管也邁入了“互聯網+”時代。

  “目前哈爾濱食藥監管對象13.6萬餘家,人均監管對象400余戶,日常巡查100余次,可見監管人員相對監管對象數量明顯不足。面對企業多、小、散、亂的問題,以往食藥監‘摸清’底數靠人工報,監管執法靠‘跑斷腿’,經常能遇到一些監管數據前後不一致、一次一個樣的問題。”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局長姜濱感慨道,哈爾濱市食藥監管信息化建設工作起步較晚,資金投入有限,技術力量不足,與先進地區相比有很大差距。為了規避信息化建設的“信息孤島”現象的存在,該局自2015年將信息化建設工作正式列入議事日程,啟動建設了“食藥監管與信息惠民工程”,目前一期工程項目已經完成。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中央大街上的一家餃子館,透過玻璃窗,廚房內的一舉一動清晰可見。頭戴白帽、身著統一工服的廚師埋頭工作,一人搟餃子皮,一人飛快地包著食客所點餃子。“建設完整的明廚亮灶系統,將食品加工烹制過程現場視頻向消費者直播,同時將餐飲單位資質、人員資質、原料溯源、政府監管等權威數據呈現在公眾面前,形成‘官方資料+直播視頻’的展示效果,讓公眾無門檻無障礙監督。‘明廚亮灶’僅為該局信息化建設的一個縮影。”據姜濱介紹,在未來重點項目建設上,該局將重點建設“一個中心、三大平臺、三級應用、五類覆蓋、十八系統”工程,服務於行政監管人員、行政相對人、第三方社會機構和社會公眾四個群體;建設覆蓋食品、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粧品監管業務的監管類、執法類、監督類、公開類、分析類等業務平臺。其中,行政執法系統、日常監管信息系統、抽樣檢驗檢測系統、食藥事故預警應急處置系統、食品藥品溯源系統、明廚亮灶系統、藥品經營品質管理規範(GSP)認證系統與百姓生活關係最為密切。

  守住食藥安全最後一道關

  “因為食品銷售環節及業態比較複雜,為此我們監管的宗旨是盡最大能力守好食品安全最後一道關卡。”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監督指導處處長張欣説,哈達和潤恒作為哈市兩個食用農産品批發市場,存在購進票證不全情況,按規定這樣的農産品需批批檢測,為了加強兩個市場檢驗能力,哈爾濱市將出資100萬元以獎補形式支持兩個市場檢驗室建設。

  “針對早夜市銷售的食品溯源難的問題,近期,我們將出臺《哈爾濱市食品攤販登記管理辦法》,對進場攤販建檔,併發放登記卡。登記卡上標有攤販姓名、身份證、經營種類等信息,消費者可以根據登記卡信息進行溯源,進而確保消費者權益,同時落實了攤販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張欣説,這等於為消費者加了一道保險。同時,準備制定出臺的還有《食品小經營的核準辦法》,目前正處於研討階段。

  據悉,今年上半年,該局印發了《大型商超》、《食用農産品集中交易市場》、《食品添加劑經營者》三本行業標準。圍繞三個標準,哈市各區縣共300多家各業態商戶進行了示範點申報。“利用2~3年樹立起各業態標杆,進而激發、引導各業態經營者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準。各業態中,大型商超要示範先行,年底前哈市所有大型商超將達到創城示範標準。”張欣説,為了讓各業態更好了解創城目的及創城標準等,日前,該局開展了4場集中培訓,並對培訓內容進行了考試。

  據了解,哈爾濱市在創城的同時,也開展了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創建工作,目前已有9家向國家申報了示範超市,按照創建方案要求,今年10月黑龍江省裏將對9家進行驗收、公示最終命名。

  多方參與監管構建共治格局

  如果發現你的鄰居在製作假冒食品或藥品,你會打電話舉報嗎?這是採訪時,姜濱向記者拋出的問題,也是向冰城百姓拋出的問題。發問的目的,就是喚醒大眾自我保護的意識,能夠和政府一道,形成共治堡壘。

  去年,哈爾濱市曾曝光一起假羊肉事件,制假作坊所在村子的人都知道制假窩點,但沒有一人舉報,甚至一些人還成了制假的一分子。制假分子忍著惡臭每天加工著消費者桌上的“美味”。食品隱患就在自家門口,村民默然,豈不知,這種沉默最終會害人害己。

  食品安全,人人有責。姜濱説,消費者應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勇於制止違法的食品生産、製造、銷售、處理等行為。正如今年2月14日,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食品安全規劃》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鼓勵和調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加快形成企業自律、政府監管、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多方共治的主體,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義務主體。只有食品的源頭生産、加工製造、流通、消費、處理等各個環節的主體,共同節約資源、愛護環境、敬畏自然、崇尚健康,嚴格遵守食品安全的品質標準,或者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的監督工作,食品安全局面才能最終形成。(記者 薛婧 李愛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