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平臺助力工業互聯網建設

2017-08-22 14:48:09|來源:經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杜娜

  近年來,隨著雲計算技術的發展,相關市場的規模也成幾何級數增長。業內專家認為,對企業而言雲計算和雲服務市場未來仍將高速增長,聚合式服務平臺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在8月19日舉行的“2017中國企業互聯網大會”上,工信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表示,要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推動企業加速向互聯網化轉型。實施工業互聯網重大專項工程,建設10家左右國家級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和一批行業互聯網平臺。

  在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介紹説,企業從工業“1.0”機械化、“2.0”電動化階段已經步入了“3.0”自動化、“4.0”智慧化階段。智慧機器加先進的分析工具和人機交互發展了産業互聯網。德國的“工業4.0”是製造業掌握互聯網,美國的“産業互聯網”是互聯網掌握産業,中國的“互聯網+”範圍更寬一些,包括了消費互聯網、産業互聯網和政務互聯網。總體來説,工業互聯網的目標是生産智慧化産品、提供智慧服務、建設智慧企業,這是支撐“工業4.0”的一種方式。

  “企業互聯網化很便捷的一個實現路徑就是企業上‘雲’。”用友網絡董事長兼CEO王文京認為,企業計算正突破企業邊界走向社會級,未來的企業只有兩種,一種是新生代企業,就是按照數字化、雲化的模型建立和運行的企業;第二種是通過數字化轉型實現重生的企業。

  鄔賀銓也認為,企業互聯網涉及很多層次,可以分步實施,但前提是要有開放標準和全局觀念的頂層銜接,而“雲”是一個很好的基礎和平臺。

  據謝少鋒透露,工信部將鼓勵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制定支持企業上雲的政策措施和操作指南,加快信息系統向雲平臺遷移。

  雲計算應用正逐步從互聯網行業向製造、金融、交通、醫療健康、廣電等傳統行業滲透和融合,促進了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雲計算市場呈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市場調研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雲服務市場規模達到516.6億元,預計2017年中國雲計算市場份額將達到690億元以上。

  王文京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雲計算市場發展呈現出四個趨勢,一是重點從原來的消費領域迅速轉向企業雲服務;二是企業雲服務市場規模在未來三至五年仍將高速增長;三是企業雲服務正從原來的單項性服務走向聚合式雲服務,産生一些少數的、大的生態化平臺;四是金融服務將越來越深入,並對接到雲服務平台中。

  此前各種各樣的單項雲計算服務互相不能打通,從而産生了新的信息孤島。正因為如此,雲計算服務才開始從單項轉向聚合式服務平臺。在“2017中國企業互聯網大會”上,用友推出了精智用友工業互聯網平臺,定位為面向工業企業的社會化雲平臺。同時,山東信發集團、鞍鋼集團、中信集團、海亮集團以及南方水泥五家千億級企業集體入駐用友採購雲産品友雲採。

  據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謝志華介紹,用友雲有兩個定位,一個是面向企業客戶,是社會化商業應用的基礎設施服務;另一個是針對産業,是企業服務産業的共享平臺。目前,用友雲已經有超過200家的生態夥伴,可以提供超過400款的企業服務産品。(本報記者 黃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