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大糧倉綠色統籌基地行銷齊抓

2017-08-28 08:44:15|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杜娜

  原標題:“綠色糧倉”正變身“綠色大廚房”

  在剛剛落幕的第十八屆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黑龍江省展團再次光彩奪目:展區現場人潮涌動、洽談熱烈,參展産品銷售火爆;許多采購商帶著渴望心情奔我省展區而來,又揣著大批“訂單”滿意而去。在呼和浩特市從事農産品經銷多年的劉女士的想法頗有代表性:“這次參加綠博會,我主要就是奔黑龍江展區來的,已經成功和幾家企業達成經銷大米、黑木耳、雜糧、蜂蜜的合作意向,涉及金額500多萬元。”

  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獨特的氣候條件,成就黑龍江省“黑土、凈土、凍土”的天然優勢,提供了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産業的高天厚土。作為全國綠色食品産業的領航者,早在2010年,黑龍江省就將綠色産業列為十大重點産業之首,舉全省之力推動發展。近兩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順應綠色消費浪潮和消費結構升級的市場變化,黑龍江省從提標、擴面、增量入手,以品牌打造和市場開拓為動力,持續做大做強綠色有機食品産業,使我省呈現出由大糧倉向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華麗轉身的喜人變化。如今,我省綠色有機食品的展銷會開到哪,哪就會掀起銷售的熱潮;“龍江米”、“龍江菜”、“龍江奶”、“龍江肉”、“龍江山珍”、“龍江雜糧”已經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優質安全農産品的代名詞。

  從黑龍江省農委獲悉,目前黑龍江全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到7400萬畝,綠色食品生産企業發展到890家,其中億元企業超100家;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有機食品(中綠華夏認證)認證標識的産品達2929個,地理標誌産品達到115個,分別比2011年增長76%和79%;有15個綠色食品産品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稱號,近200個綠色食品産品獲得省著名商標;産品暢銷神州大地,遠銷歐洲、美國、日本和東南亞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黑龍江省綠色食品國家抽檢合格率多年穩定在99%以上,去年達到了99.7%,始終高居全國榜首。

  好成績來自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

  抓統籌,強化頂層設計和技術保障。黑龍江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了要“做大做強綠色食品産業”,黑龍江省政府確定了綠色有機食品發展目標,黑龍江省農委年初就制定下發了工作要點、綠色食品管理辦法、綠色食品工作手冊、互聯網+綠色食品高標準示範基地建設實施方案、新型行銷工作實施方案、十大地理標誌農産品評選方案等系列文件,把各項任務目標分解到地市、到縣區,為推動全年工作提前謀篇佈局;陸續舉辦6期“三品一標”業務宣貫班,直接培訓骨幹1000多人,有方法、有抓手地開展各項工作。

  抓基地,提升標準化建設水準。按照“嚴格管理、規範程式、穩步發展”的方針,牢牢把住“基地源頭”這一保障綠色食品品質的關鍵,對今年新建的200萬畝綠色基地全面開展環境評價,提高基地建設的整體水準。按照“省內一流、國內領先”的標準,圍繞生産標準化、田間物聯網、品質安全追溯以及市場行銷等方面,重點建設富錦水稻、賓縣設施蔬菜、林甸循環農業等6個基地,核心區2.22萬畝,輻射面積10萬畝,示範帶動全省綠色食品産業高標準發展。

  抓行銷,拓寬綠色有機食品市場渠道。落實黑龍江省政府提出的“十六條”行銷策略,在繼續開展以展會行銷為重點的推廣推介活動之外,大力打造線上平臺,積極發展互聯網+新行銷,舉辦全省農産品行銷大賽,以市場帶動産業更快發展。上半年,全省共推出綠色食品互聯網行銷項目353個,金額37億元。整合各地市力量建設黑龍江大米網地市頻道,積極推進綠色有機企業進入大米網銷售,並向大米網提交了1607張入駐企業“三品一標”證書,增強入網行銷産品的公信力。通過開展“黑龍江省農産品地理標誌十大區域品牌”評選活動,吸引公眾參與投票,有效宣傳了黑龍江省農産品地理標誌區域品牌。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還從認證和監管入手,推動産業發展,確保“綠牌”真綠。在齊、牡、佳、綏化4市試點下放綠色食品初級農産品和粗加工農産品認證審核權基礎上,今年又將大興安嶺列入認證改革試點計劃,切實調動了基層和主體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的積極性。引導推動全省735家企業、合作社進入省級綠色食品品質追溯平臺,先後共出動檢查人員1063人次,抽查生産主體和銷售市場294個,有效保證了綠色有機食品的誠信度和美譽度。(記者 張桂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