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金九銀十”今年最慘淡?

2017-09-15 11:14:30|來源:中國新聞網|編輯:呂岩|責編:杜娜

  8月份中國經濟表現如何?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怎樣?“金九銀十”今年最慘淡?CPI漲幅擴大會否帶來通脹?國家統計局等部門14日公佈了8月份中國經濟數據,並回應了一系列經濟熱點問題。

  8月份中國經濟表現如何?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8月份國民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發展態勢。記者注意到,就業、物價等指標表現較好,但也有部分指標有所放緩。

  具體來看,8月份31個大城市的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5%以下,比上個月略有回落;8月份CPI同比上漲1.8%,溫和上漲;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1%,增速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7.8%,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

  對於8月份個別數據出現一些放緩,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回應稱,觀察經濟要從多角度、多維度進行觀察,短期的波動經常會受到一些非經濟的因素,比如氣候、基數等方面的影響,它不一定能夠代表整體的趨勢。

  劉愛華認為,8月份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沒有發生大的變化,生産需求比較穩定,經濟結構調整繼續推進,品質效益繼續提高,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是沒有發生變化的。在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下半年有希望延續目前的發展勢頭。

  【財經房産】樓市“金九銀十”今年最慘淡?

  資料圖:人民幣和美元。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人民幣匯率未來走勢如何?

  近期,人民幣匯率出現比較大的升值,人民幣對美元連續多個交易日出現升值,一度突破6.5關口。

  對此,劉愛華指出,人民幣匯率最近出現了一波升值行情,從根本上來講是反映了中國經濟的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面,反映了國內國外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認可和信心的增強。

  對於人民幣匯率未來的走勢,劉愛華認為,中國經濟仍然有望保持目前這種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基本面是繼續向好的,支撐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準的積極因素是在不斷積累增多的,人民幣匯率也會在這種基本面的支撐下繼續保持在一個合理適度的水準。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14日在例行發佈會上提到,在全球經濟復蘇緩慢、貨幣政策環境日趨複雜的背景下,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總體穩定將有利於促進外經貿的發展。商務部正積極會同相關部門,不斷擴大跨境貿易和投資領域人民幣結算,不斷增強企業應對匯率風險的能力。

  【財經房産】樓市“金九銀十”今年最慘淡?

  資料圖:民眾在2017年北京春季房展會上的某樓盤展臺諮詢。中新網記者 程春雨 攝

  今年“金九銀十”會是最慘淡一年?

  各機構數據顯示,8月份,一線城市樓市的房價、成交量均維持近幾個月來的降溫態勢。於是有人認為,今年“金九銀十”會是最慘淡的一年。

  對此,劉愛華回應稱,房地産市場經過去年以來的調控,效果不斷顯現,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熱點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得到了抑制。二是去庫存進度加快。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12%,降幅比上月末又擴大了1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目前房地産銷售還是保持了比較快的增長。1-8月份,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12.7%。同時,1-8月份房地産開發投資同比增長7.9%,增速比較平穩。

  “從供給方來看,近期一些部門出的政策,包括租賃住房試點等,又會擴大商品房的供應,分流一部分需求。”劉愛華説,總體來看,在各地區、各部門的探索努力下,房地産市場有望保持一個平穩健康發展態勢。

  【財經房産】樓市“金九銀十”今年最慘淡?

  民眾在超市購物。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CPI漲幅擴大會不會帶來通脹?

  數據顯示,8月份CPI同比上漲1.8%,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創下7個月新高。

  對於外界擔心的“CPI下一步走勢會不會帶來通脹”的問題,統計局給出了否定的答案。劉愛華表示,從目前來看,1-8月份CPI累計的漲幅只有1.5%。而且,食品供應目前比較充足,今年夏糧和早稻合計起來比去年有所增産,秋糧目前生長形勢比較良好,總體來看農産品供應是比較充足的,食品的漲幅不會發生大的躍升。

  劉愛華稱,1-8月份,工業消費品累計上漲0.6%,屬於比較低位的上漲。服務價格水準漲幅大一些,為2.9%;但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下,服務提供的品質和水準都是在提升的,服務類價格應該也不會出現非常大的上漲。所以總體來看,全年完成控制物價通脹的目標是沒有問題的。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中新網記者表示,當前總需求平穩,雖然受天氣和季節性因素影響,一些農産品價格可能有所波動,但總體來看,物價缺乏大幅上漲的基礎。(記者 李金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