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呼蘭打造優質安全生産環境

2017-09-21 14:49:32|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杜娜

  哈爾濱呼蘭區全力打造安全優質的生産環境,深入開展安全生産專項整治、執法監督和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整改和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隱患,安全生産形勢持續平穩。今年以來,該區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産事故。

  據了解,哈爾濱呼蘭區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産責任體系,強化安全生産責任落實,突出落實政府、部門和企業三個層面的安全生産工作責任制,明確“誰主管、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在具體責任落實上,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各安全監管部門負起屬地和安全監管主體責任,解決當前安全生産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安全生産問題和重大安全隱患。上半年,全區各級安全部門深入全區所有鄉鎮、街道和重點行業(領域)開展調研和督查檢查,有力地推動了安全工作的落實。尤其深化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産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組織開展31項安全生産專項工作,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14次,排查隱患4320項,整改隱患4080項,下達隱患整改指令書112份。

  完善各項安全生産措施,讓安全生産和監督檢查有章可循。區安監局作為全區安全生産工作主要牽頭部門,積極組織、協調各行業安全監管部門建立安全生産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當前安全監管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修訂完善了《哈爾濱市呼蘭區黨政部門安全生産工作職責分工》,明晰各部門的工作職責,制定了《呼蘭區安全生産工作制度》和《安全生産工作指南臺曆》發放至各級領導和鄉鎮部門,增強安全工作的前瞻性、計劃性、針對性。

  強化培訓,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呼蘭區適時舉辦企業主體責任培訓講座,讓企業具備安全生産主體意識。今年以來已組織3期“企業安全生産主體責任落實年業務培訓班”和11期企業安全管理人員專業知識培訓講座,並開展3期網上學習和答題活動。經過培訓上崗,呼蘭區安全監督部門從5月初開始,派出四個工作組,對利民開發區企業開展了調查摸底工作。目前,此項工作已基本完成,且全部建立了企業監管檔案。區安監局還協調基層安監辦,對屬地企業進行全面自檢自查,並建立安全監管檔案,為開展企業分級分類監管和監督執法工作奠定了基礎。

  強化安全生産宣傳教育,提高廣大群眾和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呼蘭區安監局加強安全生産文化建設,在安全生産月期間,組織開展“安全生産月主題諮詢日”活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安全生産在路上”徒步活動、生産經營單位安全生産法律法規知識競賽等宣傳活動,促進安全生産的傳播和人們意識提高。通過“送服務保安全”活動,營造優質安全生産環境和氛圍。區安監局于年初重新制發了《為全區重點建設項目“送服務、保安全”活動實施方案》,對全區27個重點建設項目進行了“一對一”工作對接,每個項目明確一名幹部,主動作為,上門服務,確保全區重點産業項目順利推進實施。(記者 李寶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