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破解金融扶貧難題

2017-11-01 10:30:08|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杜娜

  巴彥縣是黑龍江省8個省級貧困縣之一,如何發揮金融精準扶貧的帶動作用,使貧困人口儘快擺脫貧困成為人民銀行巴彥縣支行的頭等大事。

  巴彥縣支行多次到縣扶貧辦、發改局、金融機構和部分鄉鎮,對金融扶貧信貸支持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調查了解,與縣政府、縣扶貧辦、農村信用聯社等部門和單位進行座談、協商,促成縣扶貧辦和縣聯社聯合製定了《小額信貸精準扶貧工作實施細則(試行)》。

  直面難點扶貧到家

  巴彥縣因病殘致貧的人口占比較大,這些人大部分失去了勞動能力。如何發揮金融優勢,帶動這些貧困人口脫困成為金融機構迫在眉睫要解決的難題。

  《小額信貸精準扶貧工作實施細則(試行)》明確對符合貸款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貸款實行免抵押、免擔保、5萬元以下、3年以內、利率執行1.75%的優惠政策,同時還針對不符合貸款條件的貧困戶創新了帶動方式。

  時值深秋,記者來到巴彥縣龍廟鎮得利村,見到了46歲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淩紅,他正忙著收拾自己即將完工的新房。60多平方米的兩間新房外墻已經貼好了瓷磚,室內鋪好的大塊地磚整潔明凈。淩紅激動地説:“俺家就4畝多地,媳婦有病幹不了活,以前全憑俺出去打工掙錢。現在信用社給俺貸了1萬元養了一頭牛,現在新房建起來了,以後多養幾頭牛,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記者隨後來到企業帶動脫貧的典型企業哈爾濱市騰飛食品有限公司,這家1986年成立的巴彥縣“老字號”企業通過貸款分紅給帶動的貧困戶,起到了扶貧的帶動作用。總經理李金向記者介紹説,我們公司認領了富江鄉全部的71戶貧困戶,公司貸款355萬元,承諾每年每1萬元給每個貧困戶分紅1800元,把富江鄉全部的貧困戶都帶動起來,一戶不落,逐年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

  多方協力破解難題

  深入調查,了解實情。人民銀行巴彥縣支行利用一對一幫扶的時機,到天增鎮耕豐村對15個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了詳細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

  多次討論,制定方案。經過縣政府、人民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協商,確定了以人民銀行扶貧再貸款為主要資金來源,以政府財政擔保金為保障,以農村信用聯社為主要承辦單位的金融精準扶貧信貸支持工作的框架。

  政策落地 扶貧給力

  巴彥縣的《小額信貸精準扶貧工作實施細則(試行)》進一步明確了具有還款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貸款的“二免一保”的具體操作問題,對具有帶動脫貧意願的個人、農村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如何進行貸款申請、有何優惠條件、貸款如何發放等具體操作一目了然。

  這項政策突出了個人及企業的帶動脫貧作用,解決了貧困戶貸款還款能力有限的問題。有帶動脫貧意願的個人或企業通過簽訂四方、三方協議,個人為鎮、村政府、聯社及信貸主體本人四方協議,企業為縣政府扶貧辦、聯社及企業三方協議。同時與被帶動的貧困戶簽訂雙方協議,通過紅利分配方式、雇工模式、紅利分配和雇工模式相結合三種不同方式進行帶動,由銀行為其貸款。大力支持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畜禽養殖。對畜、禽分類進行了量化分類,對養殖成本進行細化,明確制定出每個品種的畜禽一個生産週期所需費用,並以此為最高限額,明確提出了在此費用內給予貧困戶貸款的措施。(張曉權 記者 潘宏宇 白雲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