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奮力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決定

2017-11-30 14:39:50|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劉徵宇

  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等重大政治論斷,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確定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宏偉目標,對新時代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作出了全面部署,進一步指明瞭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進方向,具有極其重大的政治意義、歷史意義、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動員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産黨員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十九大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中共黑龍江省委第十二屆二次全體會議對奮力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開創新時代現代化新龍江建設新局面的重大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部署,特作出如下決定。

  一、持續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大學習大宣傳,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黑龍江落地生根

  (一)充分認識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重大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同志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與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的行動指南。這一重要思想開闢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治國理政新境界、管黨治黨新境界,必將使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展現出更強大、更有説服力的真理力量。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這是黨的十九大的重大歷史性貢獻,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背景、歷史地位、指導意義,更加自覺地把著力點聚焦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上,使之成為推動黑龍江全面振興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二)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佈局、戰略佈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並且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相互貫通的思想理論體系。這一思想的核心要義,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中體現為十九大報告概括的“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八個明確”深刻揭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發展規律和建設路徑。“十四個堅持”構成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既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實踐要求。這一思想具有堅守真理、傳承文明的繼承性,與時俱進、引領未來的創新性,不忘初心、踐行宗旨的人民性,實事求是、把握規律的科學性,必將更好地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最關鍵的是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豐富內涵、理論品質,更加自覺地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龍江全面振興發展的偉大實踐。

  (三)切實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不斷引向深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全省各級黨組織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統一部署,在已經興起的學習宣傳熱潮基礎上,充分運用各級各類培訓載體和輿論平臺,持續抓好面向黨員幹部的學習培訓和面向廣大群眾的宣傳教育活動,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要在學懂上下功夫,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認真研讀黨的十九大報告、新修訂的黨章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二卷,一體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兩次重要講話,在學思踐悟中融會貫通,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融入血液、鑄入靈魂、化為行動。要在弄通上下功夫,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黨的十九大作出的各項戰略部署貫通起來,同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貫通起來,同推動我省全面振興發展的生動實踐貫通起來,確保各項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要在做實上下功夫,緊密聯繫本地本部門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實際,與黨的十九大精神對標對表,提升發展目標,修訂發展規劃,完善發展思路,創新發展舉措,強化發展責任,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到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不斷開創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新征程

  (四)牢牢把握新時代黑龍江的新特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在這一新的時代背景下,必須以全新視角,從新的歷史方位、新的時代坐標來思考把握黑龍江新的時代特徵。綜合判斷,新時代標誌著黑龍江步入了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新時期、改革開放全面推進的新時期、人民生活品質全面提升的新時期、社會全面進步的新時期、管黨治黨全面深化的新時期。同時也必須看到,在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的大背景下,我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更為突出,解決體制性、結構性、資源性“三大矛盾”及産業結構偏重、民營經濟偏弱、創新人才偏少的“三偏”問題更加迫切,解決市場化程度低和微觀主體活力不足問題更加迫切,解決幹部思想觀念和工作作風上的問題更加迫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存在許多短板和弱項,前進的道路上還面臨許多風險和挑戰。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共産黨員,既要認清黑龍江振興發展的堅實基礎、有利條件和重大機遇,更要認清歷史交匯期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的艱巨性和緊迫性,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時代、抓住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展現新作為,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鬥姿態,把黑龍江振興發展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五)科學確定新時代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龍江的宏偉目標。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我省必須緊緊圍繞黨中央的戰略安排,拓展完善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確定的宏偉藍圖,堅決落實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著力建設工業強省、農業強省、科教強省、文化強省、生態強省、旅遊強省,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好轉方式調結構、精準脫貧、重要領域改革、污染防治、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整頓作風優化發展環境的攻堅戰,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夯實基礎,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此基礎上,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為兩個階段來安排。

  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奮力走出振興發展新路子,實現黑龍江全面振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那時,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經濟更加繁榮;全省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社會更加文明進步;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黑龍江文化的精神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省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人民生活更加寬裕;現代社會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會更加和諧有序;建成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區,美麗黑龍江目標基本實現,生態環境更加優良;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準不斷提高,政治生態更加清朗。

  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富強就是社會生産力水準大幅提高,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人均地區生産總值超過全國平均水準,城鄉居民普遍擁有較高的收入、富裕的生活;民主就是全省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人民意志更充分體現,人民權益更充分保障,人民創造活力更充分釋放,實現更廣泛、更真實、更有效的民主;文明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全社會自覺行動,公民道德水準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文化自信成為現代化新龍江建設的重要影響力和推動力;和諧就是基本公共服務健全完善,法治公平正義普遍彰顯,社會充滿活力而又規範有序,實現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美麗就是構建起綠色生態的空間佈局、産業體系、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優美環境成為常態,開創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境界。到那時,我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全省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六)堅決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轉方式調結構是我省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的任務。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三大矛盾”“三偏”問題,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翻身仗,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提出的明確要求。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措施,著力優化産業結構,著力優化所有制結構,著力培育人力資源隊伍,著力優化對外開放格局,努力跨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堅持一産抓融合、二産抓提升、三産抓拓展,主動調,加快轉,把著力點聚焦到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頭五尾”上,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邁出建設工業強省的堅實步伐,推動黑龍江經濟速度品質效益全面提升。

  (七)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是我們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必須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堅持大扶貧格局,動員全省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省負總責和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以作風攻堅促進脫貧攻堅,堅持問題導向,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幫扶力量,增強幫扶實效,主攻産業扶貧軟肋,補齊“三保障”短板,補足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弱項,提高群眾滿意度,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注重把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提高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和脫貧致富內生動力,決不讓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掉隊,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全省44.5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2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與全省一道進入小康社會。

  (八)堅決打好重要領域改革攻堅戰。改革是破解發展難題的金鑰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必須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各項改革部署,堅持系統設計、整體謀劃、協同推進,強化省直部門和市(地)“兩個主體責任”,調動幹部和群眾“兩個積極性”,形成改革攻堅強大合力。著力完善市場經濟新體制,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加快形成同市場充分對接、充滿內在活力的新體制新機制。堅持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作為重中之重,分期分類全部完成體制改革,同步推進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到位,推進企業扭虧增盈,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市場競爭力、發展引領力。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突出抓好龍煤、農墾、森工三大集團改革,提高發展品質和效益,增強發展活力,增加職工收入。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要求,深化機構和行政體制改革,統籌考慮各類機構設置,科學配置黨政部門及內設機構權力,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形成科學合理的管理體制,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在省、市、縣對職能相近的黨政機關探索合併設立或合署辦公。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強化公益屬性,推進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按照中央確定的改革方案,深化監察體制改革,組建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九)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品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衡量指標,直接關係經濟發展品質、直接關係民生福祉。必須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堅決打贏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管控修復戰役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要持續開展減霾衛藍行動,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系統整治,切實加強燃煤污染治理,強化大氣污染面源治理,嚴格控制露天焚燒秸稈,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有效應對供暖季重污染天氣。要持續開展治污凈水行動,認真落實河(湖)長制,加強流域環境監管,嚴格開展水污染防治考核,制定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嚴格保護良好水體和飲用水水源,加強地下水污染綜合防治。要持續開展保土護田行動,持續推動農業“三減”行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強化土壤管控和修復,施行最嚴格的黑土保護,提升黑土耕地品質,讓黑土地得到永續利用。動態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不斷提高美麗鄉村建設標準和水準。要完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加強環保督察,落實環保主體責任,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健全環境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生態環境保護格局和氛圍。

  (十)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全面防範政治風險、經濟風險、社會風險、生態風險、公共安全風險。嚴密防範地方政府債務及信用風險、企業財務信息失真等風險,切實加強風險隱患排查,摸清底數,全面掌握顯性問題和隱性風險。堅持標本兼治,注重以完善體制機制來防範化解風險,增強風險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能力,堅決守住風險防範底線,防止外部風險演化為內部風險,防止局部風險演化為系統性風險,防止經濟金融風險演化為政治社會風險。

  (十一)堅決打好整頓作風優化發展環境攻堅戰。良好的工作作風和發展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現代化新龍江建設的必要條件。必須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把改進幹部作風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和著力打造全面振興好環境的重要要求,堅決摒棄“三個壞把式”,持續整頓“五個壞作風”,爭當“三個好把式”,形成“五個好作風”,鞏固擴大省直機關作風整頓成果,推動作風整頓向基層延伸。要堅持把解放思想作為解決龍江一切問題的“總開關”,在深化省情認識上解放思想、在上下結合上解放思想、在制度創新上解放思想,增強機遇意識、人才意識、效率意識、拼搏意識,堅定發展信心,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轉變思想觀念,強化科學思維,學習先進經驗,敢於突破創新。進一步聚焦幹部不作為、亂作為等作風突出問題,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查處敗壞作風、破壞發展環境的人和事。健全長效機制,深入推進流程再造、“四零”創建,推動惠民惠企各項政策和服務措施落地。堅持重商親商安商,更加尊重市場經營主體,更加尊重企業家和投資者,千方百計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稅費成本、勞動力成本、融資成本、能源成本和物流成本,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建設誠信政府、誠信企業、誠信社會,完善守信激勵與失信懲戒機制,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推動作風整頓取得顯著成效,以作風大轉變促進環境大改善,以環境大改善促進經濟大發展。

  三、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建設富強新龍江

  (十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打造現代産業新體系。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産率,著力構建“老字號”傳統優勢産業向中高端邁進、“原字號”資源精深加工業向産業鏈延伸、“新字號”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向新增長領域拓展,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産業體系。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把建設工業強省、製造強省作為現代産業新體系的戰略重點,推動食品和農副産品精深加工業成長為第一支柱産業,集成現代生産方式、經營方式、行銷方式,打造我省新的工業和産業標誌。支持裝備製造、能源、石化等傳統産業優化升級和集群發展,打造國家級石化産業基地、現代煤電煤化工基地、裝備製造業基地。提升我省工業和産業傳統優勢,培育壯大“大智移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新興産業,在高端領域形成我省工業和産業的專特優勢。加快發展金融、物流、科技、信息服務、旅遊、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加快培育共享經濟、樓宇經濟等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促進我省現代産業新體系結構更優、融合度更高、內在活力更強、品質和效益更好。

  (十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爭當新時代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堅持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現代化新龍江建設的戰略機遇、戰略途徑和戰略舉措,全面貫徹落實“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穩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加快建設農業強省。把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長期戰略,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結構調整機制,鞏固糧食生産大省地位,建成現代畜牧産業強省,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質農産品品牌和基地,建成全國最大、高標準高品質的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始終把深化改革作為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鼓勵和支持先行先試。深入推進“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保持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大力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培育新型農民,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創新農村金融服務,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突出村級“兩委”建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十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現代化新龍江建設提供強大動能。把建設科教強省、人才強省作為戰略任務,發揮科技教育優勢,提升黑龍江創新能力,完善創新平臺和産學研用協同創新體系,加大對科研的投入,強化知識産權創造、保護、運用,形成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機制。充分發揮軍工科研和生産優勢,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強化創新鏈和産業鏈、服務鏈、資金鏈對接,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産業化,培育壯大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和創新型領軍企業,不斷生成和釋放黑龍江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哈爾濱新區、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中國製造2025”哈大齊國家級示範區建設,推進佳木斯、牡丹江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等升級發展,打造區域創新示範引領高地。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構建多層次人才體系和良好人才環境,留住、吸引、用好各類人才,深入實施“龍江企業家發展計劃”“龍江科技英才特殊支持計劃”等專項行動,在多個領域培養造就具有國際水準的高素質企業管理人才、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使黑龍江真正成為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的熱土。

  (十五)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戰略方向,以完善産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實現産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加強市場體系建設,在農産品、能源、對俄商品和服務貿易等領域,建立區域性、全國性和跨國交易平臺、信息平臺。完善各類國有資産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推動機關、事業單位的經營性資産市場化運營。支持駐省央企改革,深化地方國企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支持企業上市融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制止不正當競爭,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完善市場監管體制。落實國家發展規劃以及産業、區域等經濟政策,主動適應宏觀調控,把握髮展機遇。落實國家促進消費政策,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及時跟進落實財政、稅收、金融等重大改革政策和舉措。

  (十六)擴大全方位對外開放,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系。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加快形成以對俄合作為重點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著力打造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建設黑龍江(中俄)自由貿易區、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示範區、面向歐亞物流樞紐區。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集疏運體系,暢通東出西聯的國際經貿大通道。加快“三橋一島”及配套建設。加強鐵路、公路、航空和江海聯運及跨區域的統籌協調,不斷提高哈歐、哈俄班列和陸海聯運效率與效益,繼續做好與俄羅斯“濱海1號”國際運輸走廊對接,提升陸海聯運跨境運輸水準,進一步完善“陸海天網”四位一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俄油俄氣管線和儲備基地建設。完善我省與俄遠東州區合作機制,積極向俄羅斯腹地延伸合作,充分發揮中俄友好、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地方合作理事會機製作用,促進經貿、科技、人文等多領域合作交流。打造跨境産業鏈和産業聚集帶,進一步完善電子口岸功能,提高通關便利化水準。積極探索經北冰洋抵達歐洲和北美的冰上絲綢之路,不斷擴大和深化我省與世界各地的交流合作。承接國內外産業轉移,推動優勢産業利用外資,擴大利用外資規模。加強國內區域合作,重點推進我省與廣東、哈爾濱與深圳對口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借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升對港澳合作水準。

  (十七)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經濟發展佈局。抓好省會城市建設,推動哈爾濱市建設東北亞地區具有重要影響的現代化城市和哈長城市群核心城市,更好發揮對全省發展的輻射功能、外溢效應和帶動作用。科學規劃其他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鎮發展定位,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按照經濟和産業關聯,打造特色經濟區帶,形成優勢互補、協調並進區域發展格局。統籌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堅持安邊固邊興邊,保持邊境地區發展和穩定。創新縣域經濟發展機制,建立區域間分工協作、互惠共享的合作體系,推動産業跨行政區佈局。支持市(地)、縣(市)與墾區、林區、礦區融合發展,促進縣城擴容升級提質,培育壯大産業園區和立縣特色主導産業,帶動縣域經濟規模和品質全面提升。

  (十八)加快推進資源型城市和地區經濟轉型發展,切實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牢牢抓住黨的十九大提出支持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主動作為、創新作為,支持資源型城市率先開展體制機制創新,加快我省油城、煤城、林區等資源型城市和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步伐。要著力發展接續替代産業,堅持以“五頭五尾”為抓手,以“兩座金山銀山”為依託,改造提升油、煤、木等傳統資源産業,培育壯大石化、煤化等接續替代産業,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加工、生態旅遊、冰雪經濟等新興産業,推進資源型城市由單一的資源型經濟向多元經濟轉變。著力優化資源開發佈局,提高資源集約利用水準。著力打造優美人居環境,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棚戶區改造,打造山水園林城市、生態宜居城市。著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快解決資源枯竭城市歷史遺留問題,推動轉型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十九)加強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圍繞構建以哈爾濱為中心的一小時、兩小時經濟圈,加快建設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鐵路網主骨架,建成哈牡、哈佳、牡佳快速鐵路,加快啟動鶴佳等快速鐵路建設;優化公路網佈局,大力推進普通國省道改造,建成哈爾濱都市圈環線公路,全面加快農村公路、林區公路、旅遊公路等規劃和建設,打造沿邊高等級公路走廊;加快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規劃新建一批支線機場和通用機場。加強現代水利設施和航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完成一批重點工程。加強城市“三供三治”建設,加強老舊單散危樓房和小區綜合改造,加強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加快電力外送通道建設步伐,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最大限度釋放社會資本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資潛力。

  四、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全面建設民主法治新龍江

  (二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堅持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支持人大、政府、政協和法院、檢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發揮作用。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保證黨領導人民有效治理國家;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加強人權法治保障,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鞏固基層政權,完善基層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健全依法決策機制,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制。促進全省各級領導幹部增強民主意識,發揚民主作風,接受人民監督,當好人民公僕。

  (二十一)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權力。長期堅持、不斷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發揮人大及其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健全人大組織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證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權、監督權、決定權、任免權,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使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成為全面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的工作機關,成為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繫的代表機關。完善人大專門委員會設置,優化人大常委會和專門委員會組成人員結構。

  (二十二)發揮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重要作用,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建設。統籌推進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基層協商以及社會組織協商。積極推動協商民主制度落實,保證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權利。人民政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要聚焦黨和政府的中心任務,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把協商民主貫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全過程,完善協商議政內容和形式,著力增進共識、促進團結。加強人民政協民主監督,重點監督好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在我省的貫徹落實,以及省委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增強人民政協界別的代表性,加強委員隊伍建設。

  (二十三)深化依法治省實踐,推進法治黑龍江建設。堅持依法治省、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黑龍江、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堅持依法治省和以德治省相結合,依法治省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認真落實中央頂層設計,積極推進依法治省實踐。加強對法治黑龍江建設的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法治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不斷建立完善適應建設現代化新龍江需要的地方性法制體系。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大力推動依法行政,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堅持誰執法、誰普法,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把法治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納入精神文明創建內容,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大力深化基層依法治理,健全依法維權和社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強化法治建設的基層基礎工作。抓住關鍵少數,提高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能力,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

  

  (二十四)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廣泛凝聚現代化新龍江建設的思想共識和磅薄力量。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牢牢把握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深入實施凝心聚力全面振興工程,團結引領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為黑龍江全面振興提供更加廣泛的力量支持。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支持民主黨派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要求更好履行職能。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將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幹部教育和社會教育體系,築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支持民族地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落實民族專項規劃,實現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引導各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堅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務,著力解決宗教領域突出問題,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係,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做好援疆援藏工作。加強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發揮他們在現代化新龍江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發揮工商聯、商會作用,鼓勵支持“龍商”為家鄉作貢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廣泛團結聯繫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聚力加快現代化新龍江建設,為祖國統一大業作出積極貢獻。

  五、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全面建設文明新龍江

  (二十五)堅持把堅定文化自信作為現代化新龍江建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加快建設文化強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要始終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先進性和影響力,增強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增強實現現代化新龍江建設目標的堅定信心。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黑龍江文化新輝煌。

  (二十六)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弘揚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龍江的強大正能量。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省人民,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使全省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團結一致。大力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加快黑龍江新型智庫建設。堅持黨管媒體、黨管輿論,加強廣播電視、黨報黨刊、官方網站等主流媒體及傳播手段的建設和創新,推動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深入實施黑龍江網絡內容建設工程,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嚴格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注意區分政治原則問題、思想認識問題、學術觀點問題,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

  (二十七)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全省人民的廣泛價值共識和共同價值追求。以培養擔當黑龍江全面振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堅持全民行動、幹部帶頭,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廣泛開展以“引領風尚·鑄魂黑龍江”為主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七進”活動,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精神文化産品創作生産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全面建設現代化新龍江全過程,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大力實施黑龍江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深入挖掘文化資源,以傳統文化為基礎,構建龍江新時代文化體系;堅持把傳承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和長期任務,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始終凝聚全省人民艱苦奮鬥、創新創業的強大精神力量。

  (二十八)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在全省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全省人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深入實施黑龍江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形成向上向善、孝老愛親,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道德風尚。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以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為載體,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全省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行動,引導人民崇尚科學,抵制腐朽落後文化侵蝕。推進志願服務廣泛化、制度化,強化公民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

  (二十九)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打造黑龍江文藝品牌。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大力推動黑龍江文藝創新,深入實施重點現實題材文藝創作工程,倡導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謳歌黑龍江,具有黑龍江風格、黑龍江氣派的精品力作。著力打造黑龍江特色文藝品牌和群眾文化活動品牌,不斷擴大黑龍江文藝影響力。加強黑龍江文藝隊伍建設,尊重善待、留住用好黑龍江優秀文藝人才,造就一大批德藝雙馨名家大師,培育一大批高水準創作人才。

  (三十)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更好滿足全省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深化全省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體制,加快構建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重點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省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效能。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推動文化産業與科技、旅遊、金融等相關産業深度融合,豐富和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提高文化産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準,把文化産業打造成黑龍江支柱性産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發展體育事業和體育産業,建設體育強省。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傳播,實施文化睦鄰工程,推動黑龍江文化“走出去”,講好黑龍江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黑龍江,全面提升黑龍江文化軟實力。

  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全面建設和諧新龍江

  (三十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不移帶領全省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堅持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朝著實現全省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緊緊抓住全省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堅持以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為目標,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堅守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全省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三十二)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黑龍江教育現代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品質,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整合教育資源,創新教育方式,推動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不斷提升農村義務教育水準,辦好學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網絡教育,更高水準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使全省共享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支持高水準的高職院校建設,深化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構建與經濟體系相互適應、相互促進的現代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加強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健全學生資助制度,不斷擴大覆蓋、提高水準,使絕大多數城鄉新增勞動力接受高中階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興辦教育。辦好繼續教育,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倡導全社會尊師重教。

  (三十三)不斷改進就業品質,努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準。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的就業政策,促進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聯動,産業結構調整、區域發展與就業協同,實現更高品質和更充分就業。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建立健全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等群體多渠道就業創業。不斷完善促進就業政策體系,改革就業管理體制機制,完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落實國家收入分配製度改革舉措,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産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拓寬城鄉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産性收入渠道。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三十四)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織密全省社會保障安全網。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加快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推動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做好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相關準備和政策銜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穩步提高待遇水準。深入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整合,深化支付方式改革,適時推進生育保險與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健全完善失業保險金標準調整機制。推動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建立工傷保險省級調劑金制度。統籌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確保低保救助對困難群體全覆蓋,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相銜接,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救助水準。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完善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優撫安置等制度,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強殘疾康復服務。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完成現有存量棚戶區、泥草房和危房改造。

  (三十五)持續推進健康龍江行動,不斷提高全省人民健康水準。認真實施健康中國戰略,落實國民健康政策,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力在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上取得重大突破。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提高全省基層衛生服務水準。堅持預防為主,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全面落實食品安全標準,讓人民吃得放心。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支持社會辦醫,發展健康産業。積極落實生育政策,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産業發展。

  (三十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建設更高水準的平安黑龍江。不斷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堅持發展和穩定並重並抓,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不斷加強信訪工作,著力解決群眾合理合法利益訴求,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強化安全發展理念,樹牢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體系,強化領導責任、監管責任、主體責任、崗位責任落實及失責追究,加強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建設和治理,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對各類風險的預測預警預防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加快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保護人民人身權、財産權、人格權,保持社會治安形勢長期良好。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服務隊伍專業化、服務平臺多元化、服務活動常態化。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創新治理機制,推動重心下移,推進多元共治,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

  (三十七)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安全戰略和政策,加強我省國家安全體系和安全能力建設,統籌推進各項安全工作,堅持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特別是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嚴密防範和堅決打擊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

  自覺履行黑龍江省在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中的重大責任。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強軍思想,大力支持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推動全社會形成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