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田園”繪出農業公園新圖景

2017-12-08 11:31:31|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劉徵宇

  如何將農業優勢轉化為旅遊優勢?近年來,建局60多年的紅興隆管理局一直在探索。2012年,紅興隆管理局被授予“中國農業公園”的稱號。作為一種新型的公園形態,“中國農業公園”體現出新的文化産業要素。紅興隆管理局旗下農場以歷史文化為積澱,在生態田園中繪出公園圖景,著色莊園色調。

  歷史文化遊+農業風情遊打造旅遊新名片

  北大荒農機博覽園裏,與記載歷史的農機合照漸成時尚,尤其備受知青們的青睞。今年,素有“天下第一場”美譽的友誼農場不斷探索,開始申報創建國家現代莊園,打造友誼農場現代農業莊園。友誼農場旅遊公司負責人王靜介紹,申報國家現代農業莊園是以歷史文化遊和農業風情遊為基礎。友誼農場有距今約1800年前的挹婁文化遺存,有記載了中國農機發展歷程、收集農機具最全、規模最大稱為“天下第一園”的北大荒農機博覽園,有展示挹婁古城出土文物及轉業官兵、支邊青年、知識青年開發建設北大荒的珍貴歷史圖片、文物的友誼博物館,有紀念原蘇聯援建友誼農場勘測、開荒、建場偉大友誼的“中蘇友誼紀念碑”,有開荒建場、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的“升旗舊址”。稻花香邨旅遊度假村董事長秦作臣説,從2014年投資旅遊,遊客一年比一年多,北大荒最樸實的人文景觀是別處無可比擬的,遊客在這裡吃一頓飯住一宿,感受自然田園風光,品嘗地道農家美食,滿足人們對田園的想像和嚮往。

  記者在友誼農場看到,生態園林式的住宅小區宜居宜遊,萬畝良田綿延天際線,高標準良田展示區盡收眼底。周邊還有國家4A級景區、3A級景區等,大氣磅薄展示現代農業圖景,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張靚麗名片。

  果園+菜園+樂園建設田園綜合體

  雙鴨山農場屬於典型的農業小場,如何將文化旅遊融入到農業生産中,成為農場轉方式調結構的重頭戲?雙鴨山農場商務科科長華啟偉介紹,雙鴨山農場確定了以雙七公路為軸線,打造果蔬採摘、林果採摘、山莊休閒為一體的旅遊帶。融入“農旅融合”發展理念,推進蔬菜、林果産業由單純生産型向“農家樂、採摘、垂釣、田園購”新型旅遊業態轉型,確定了發展全域旅遊的整體思路。

  在距離場區3公里的桃園,農場職工李萍自籌建設11個大棚,南果北種成桃園,發展休閒採摘,20元一斤的桃子幾天就被採摘一空。而在距離場區28公里的雙鴨山農場翠博園果蔬王國,不用走進果園裏,便可在蔬菜文化體驗管理模擬體驗。播種一顆種子,感受果蔬生長歷程。掃下二維碼,便可置身果蔬中,留下一張闔影。雙鴨山農場蔬菜管理區主任劉成林介紹,2015年,農場開始打造果蔬王國,通過互聯網+旅遊+採摘的模式,開始科普教育。這裡不同於一般的採摘園,除了體驗採摘,還有一個以蔬菜為主題的展示館。穿過綠籬長廊,950棟棚室盡收眼底。在大棚裏開農家樂的單寶鳳説,她已經種了4年的葡萄,今年與人合種了20個葡萄大棚,接待散客、旅遊團都能得心應手,還打算經營一個微信公眾號搞行銷。

  據介紹,今年雙鴨山農場依託圍城、圍路、圍礦的“三圍”區位優勢,發展果園、菜園、樂園的“三園”經濟,重點開發以果蔬採摘和林果業為主的現代休閒旅遊業,重點打造3A級景區建設項目、巍谷山莊旅遊項目、“花千谷”歷史文化森林公園建設項目和松嶺小寨情懷之旅四個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今春以來,共接待遊客上萬人次。

  創建農業公園突出發展新佈局

  “耕作在廣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現代化的城鎮裏”,有自然資源、歷史文化、現代農業、生態城鎮的優勢為依託,作為北大荒精神發源地紅興隆管理局發展文化旅遊産業起步較早。在全省率先開展“中國農業公園”建設,紅興隆從現代農業、宜居城鎮、紅色文化和生態環境四個方面進行打造,實現中國農業公園的宗旨與功能。2012年,紅興隆又大力開展創意農業建設工程,全力打造“東部山水一卷、西部生態休閒、中部現代展示”的農業發展新佈局。突出體現“中國農業公園”中“田”的核心要素,樹立現代化大農業形象。紅旗嶺農場建設“全國人居環境最佳城”、八五二農場建設“北大荒軍墾文化第一城”、饒河農場建設“邊疆文化城”、友誼農場建設“田園小鎮”、江川農場建設“秀美瀕水生態城”……紅興隆農場所轄的12個農場依託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資源特色,城鎮建設風格獨特、流光溢彩,形成獨特的北大荒田園風光。

  在北大荒文化史上,紅興隆創造了許多個“第一”:第一部電影《老兵新傳》、第一部大型話劇《北大荒人》、第一部長篇小説《雁飛塞北》、第一幅版畫《荒原春夜》。在北大荒的黑土地上創建“中國農業公園”,是集現代化大農業經濟社會發展、集世界獨特的黑土自然資源、集北方壯美遼闊的地域風貌,形成新的文化旅遊産業。記者了解到,在未來的5年至10年時間,紅興隆將以農業公園為依託,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加大旅遊服務配套設施投入,加快構建以“農業體驗遊”、“濕地生態遊”、“界江風情遊”為核心的特色化的旅遊産業體系,積極培育打造國家級知名旅遊品牌,繪出農業發展新圖景。(記者 董新英 吳樹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