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唱響“新農歌”

2017-12-21 08:53:07|來源:新華網|編輯:呂岩|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新時代唱響“新農歌”——“北大倉”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高端農産品不足,加快提質調結構;農民收入增速放緩,多措增加農民收入;農村活力不強,全面深化改革助力……享有“北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正全力補短板攻難點,探索一條鄉村振興新路徑。

  提品質:“瞄準”農業供給側

  黑龍江省富裕縣長興現代農機合作社負責人賀敬明最近兩年在種植結構調整中嘗到了甜頭,“不種持續降價的玉米,改种經濟作物甜菜、辣椒,合作社收入增加到上百萬元”。

  如今,像賀敬明一樣調整種植結構的人在黑龍江越來越多。今年春耕前,黑龍江省農委組織專家編制了農作物優質高效品種種植區域佈局,最終調減四、五積溫區玉米麵積1000多萬畝。

  通過調減非優勢産區種植、推廣標準化栽培模式、強化玉米促早熟和收後保管措施,今年黑龍江省玉米單産、品質、收益均好于上年。黑龍江省農委副主任李世潤介紹,今年全省加大玉米專優特新等品種推廣應用,玉米平均單産提高5%以上,標準水玉米每公斤價格同比高出0.1元至0.14元。

  全省還通過更新藥械噴頭提高農藥使用效率、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等方式,大力推進綠色生産,全年減少化肥、農藥使用20多萬噸,涉及3000多萬畝農田。目前,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已經增加到7600萬畝,綠色、有機食品實物總量達到4140萬噸,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持續穩定,農産品監測總體合格率達到98.4%。

  十九大報告指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提高供給品質、增加優質農産品供應同時,黑龍江省持續發揮著全國糧食安全穩壓器和壓艙石作用,糧食總産連續7年全國第一,連續8年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

  增效益:做好行銷“大文章”

  近些天,黑龍江省五常市二河鄉新莊村農民姚艷芹格外忙碌,因為她家的五常大米在網上銷售格外火爆。

  “前幾年五常大米價格也不錯,但賣得並不太好,主要是好東西沒人認,一家一戶的大米又進不了商場。”姚艷芹説,增收得益於打開了電商這個銷售渠道,原來一斤大米賣五六元,現在一斤大米賣10元。

  近年來,黑龍江省堅持把市場行銷作為農業領域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今年3月開始運營的黑龍江大米網年內交易額有望突破20億元。推出眾籌、私人定制等互聯網行銷項目近500個,實現銷售金額超60億元。今年上半年,全省農業總産值同比增長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5.7%,全年有望突破8%。

  除了種糧增收外,創業增收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支撐。木蘭縣農民王海燕發展柳編致富後,又帶動3000多人加入柳編事業,100多個貧困戶從事柳編脫貧,每戶年均增收1萬元。目前,全省農民創業參與人數達到150萬人,創業純收入超過330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44.9%和45%。農民創業已成為全省“雙創”的一支重要力量。

  為進一步推動農民創業,黑龍江省積極組織創業農民與金融機構對接,開展農村創業創新創意大賽。初步統計,上半年全省農民創業貸款餘額38.7億元,支持創業農民3萬多戶。

  添活力:改革“驅動”鄉村振興

  “以前雖説也是集體所有,但體現在農民身上的權利經常看不到、摸不著。”在村裏住了幾十年的農民王治銘説,農村集體産權改革後,農民都把集體財産看成自家財産的一部分了,因為“股份可以分錢了”。

  62歲的王治銘是黑龍江省方正縣方正鎮建國村農民,家裏20多畝水田。在農村集體産權改革中,老王家裏被核定為11個股份,今年3月從村集體收入中分到了1100多元。這些錢是村裏2016年集體收入分紅。

  2015年5月,方正被確定為全國農村集體資産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縣,如今全縣67個村已全部完成股權改革。在已經分紅的10個村中,個人分紅128萬元,村集體分紅55萬元。一些農民説,“看不見的股權帶來了看得見的實惠”。

  十九大報告強調,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保障農民財産權益,壯大集體經濟。

  近年來,黑龍江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出臺了《關於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全省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試點工作方案》,確定115個改革試點村,進一步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

  有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做基礎,黑龍江省農村金融保險領域的改革也在加快推進。新型抵押擔保貸款、農業産業鏈貸款、農業訂單質押貸款、銀保銀擔貸款等新的貸款産品越來越多,農民貸款也更加方便。目前,全省土地承包經營權、股權抵押貸款餘額已達215.8億元,其中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餘額達187.8億元。(記者 孫英威 管建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