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文化提升工程夯實文化軟實力

2017-12-22 16:59:06|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劉徵宇

  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認真學習宣傳貫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和《公共圖書館法》,著力推進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水準。積極開展“市民文化節”、“農民藝術節”、“結對子種文化”等文化品牌活動。積極推進基層文化設施硬體建設,實施“百村百社”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計劃。加強“三館”建設,重點建設市圖書館、市群眾藝術館。加快實施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完善社區圖書分館管理機制;實施推廣“免單·即借”活動,提升為讀者服務的能力;開展“我的書屋我的夢”系列活動,以農家書屋為平臺,推動農村閱讀活動深入開展,實現圖書分館與農家書屋融合共享;全面推進“書香哈爾濱”建設。持續實施“2131”萬場電影進千村公益電影放映工程,提升流動電影服務效能。統籌實施數字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美術館和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等項目,進一步完善數字文化服務網絡。不斷探索文化惠民新機制,提高群眾滿意度。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打造“文化惠民暖冬行”等文化惠民品牌,不斷滿足弱勢群體的文化需求。積極扶持優秀民間文化團隊,全面探索以民生需求為出發點的“菜單式”和“訂單式”的文化服務工作模式。

  推進文化産業市場化

  充分利用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這個載體和機遇,著眼于文化産業成為支柱性産業,綜合運用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平臺對接、園區建設、龍頭打造、環境優化等手段有效拉動哈爾濱市文化産業發展。構建文化産業發展“一核輻射、新區引領,三區聯動,兩翼齊飛”的空間佈局,注重文化與科技、文化與創意、文化與金融、文化與旅遊的四大融合發展,力爭到2020年底,全市文化産業增加值達到700億元,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9%。重點打造哈爾濱松花江特色文化産業園,使之成為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或試驗園區,培育13個重點園區、12個重點項目和12家骨幹企業,努力提升文化産業市場化水準。

  繁榮文化藝術創作

  開展“中國夢”等題材主題創作,重點打造具有哈爾濱旅遊文化時尚特色的藝術作品,繁榮演出市場,活躍文藝舞臺,提高藝術産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哈夏”音樂會等大型活動為契機,大力繁榮文藝精品創作。做好音樂劇《情動哈爾濱》劇本修改工作,力爭2018年搬上舞臺。組織哈爾濱市作曲家與俄羅斯作曲家合作推出交響樂隨想曲《兩地書》。

  加強文物保護與利用

  樹立法治思維,創新工作理念,堅持以保護為基礎、以利用為目的,實現文物保護和利用一體化。積極推進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産工作;陸續啟動731陳列館13處舊址文物保護工程前期準備工作。建立互聯網+文物監管新模式,落實網格化管理責任,逐步實現對全市不可移動文物的全過程、全天候、全方位監管。積極構建文物保護工作“零成本監督、零延遲處理、零藉口改進、零容忍問責”的監管責任體系。以“中東鐵路印象館”的建成開放為樣板和牽動,創造性地開展文物合理利用,有效整合文物資源,打造文化旅遊線路,促進形成文化、旅遊、體育、休閒融合發展的新局面。

  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和發展

  按照“國字引領、特色固本、依法強基,創新發展”的工作思路,積極開展“紅色風·暖冰城”哈爾濱市民間剪紙藝術獲獎作品展、“中韓剪紙、紙偶作品交流展”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節系列節慶活動,擴大哈爾濱市非遺保護項目的影響力。進一步保護和發展方正剪紙、五常東北大鼓、龍江皮影戲、麥秸工藝等六項國家級項目,引領哈爾濱市的161個非遺項目健康傳承與發展。鞏固“老湯精配方”、秋林大列巴、哈爾濱紅腸、老鼎豐中式糕點、哈爾濱冰燈冰雕等非遺特色項目,組織參與國內、國際間的非遺展示活動,打造地域文化非遺知名品牌。深入開展國家、省級、市級三級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的申報、評審認定工作。抓好非遺進校院、進社區、進農村百項工程建設,全面展示哈爾濱市的非遺成果,彰顯非遺藝術的獨特魅力。

  強化文化城市的品牌行銷

  繼續推進哈爾濱交響樂團深化改革,在人才引進、市場行銷上下功夫,打造優秀職業交響樂團,發揮哈爾濱交響樂團在“音樂之城”建設中金名片的作用。對哈爾濱大劇院加強合同管理,規範委託運營,著力將其打造為國內一流的劇院。繼續高水準地辦好文化品牌節慶活動,重點辦好“哈夏”音樂會、勳菲爾德弦樂比賽和哈爾濱(國際)音樂比賽,提高專業化水準,擴大群眾參與度,提升城市品牌影響力。加快推進“哈爾濱音樂之城”博物館建設,樹立“音樂之城”的新形象。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