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族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2018-03-12 09:15:29|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劉蕾代表:把民族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要聞三】把民族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劉蕾代表在“代表通道”接受採訪。黑龍江日報記者 邵國良 攝

  11日12時40分,黑龍江省全國人大代表劉蕾發了一條朋友圈:“親們,人大代表通道見,請為我加油吧。”

  這一天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開啟。作為我省第一位走進今年兩會代表通道的全國人大代表,劉蕾代表發出“龍江聲音”。

  14時15分許,身著民族盛裝的劉蕾落落大方地走進代表通道。作為全國唯一一名赫哲族代表,劉蕾代表另外一個身份是黑龍江省同江市通江鎮中心校小學老師。在回答記者關於“如何傳承民族文化”的提問時,她説,希望把很有代表性的民族工藝品推廣開,從而帶動民族旅遊業,更好傳承、發展民族文化。

  生活中的劉蕾熱情、開朗,從2008年當選黑龍江省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她已是連續三屆當選的“老代表”。劉蕾説,2008年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時,自己剛剛23歲,對如何當代表,怎樣更好地履行代表職責,內心還是有些忐忑。十年來,唯有孜孜不倦地學習,不斷提升自我,更好地履職盡責。

  劉蕾説,我來自基層,更要深入基層。當代表這十年,我總在不斷地去思考,怎樣把民族發展最需要、最迫切解決的問題反映到國家層面。先後提出了“加強同江市赫哲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措施”、“發展民族文化要結合民族旅遊”等建議;作為一名小學老師,從關心孩子成長角度還提出了“在學校設立心理輔導”“加強農村基礎教育”等建議。這十年,我見證了建議得到推廣實施後造福一方百姓的過程,充分體會到作為一名人民代表的使命感和肩負的責任。

  劉蕾説,十年間,我從一個還沒結婚的農村小丫頭到現在已經當了母親,我個人的成長與赫哲族人同步奔向小康社會同頻共振。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代表團參加審議,我與總書記面對面共商國是,總書記説,在奔小康路上,人口較少民族一個也不能少。那一年的5月,總書記來到我們赫哲族地區,鼓勵我們赫哲族人文化代代傳承,生活欣欣向榮。這些話猶在耳畔,我們一定要擼起袖子加油幹,把自己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邁大步。

  劉蕾在回答問題後還對現場媒體發出邀請:歡迎到黑龍江,到我的赫哲族家鄉來做客!

  代表通道答問實錄

  《消費日報》記者:據了解赫哲族是一個人口較少、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民族,您覺得在對於民族文化傳承上遇到了哪些問題?作為赫哲族人大代表,您打算為民族文化的傳承做些什麼?

  劉蕾代表:非常感謝記者提問,我是來自黑龍江省的一名小學教師代表,也是赫哲族唯一的一名代表。

  我們赫哲族全國只有5400多人,主要居住在黑龍江東部的雙鴨山市、佳木斯市,我們民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傳承民族文化一直是赫哲族人面臨的困境。人口雖少,但赫哲族卻有著被納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伊瑪堪”説唱藝術,“説胡力”“嫁令闊”(小調)以及有特色的民族歌舞等這些令赫哲族人引以為傲的文化資源。目前赫哲族民族文化傳承遇到的難題之一在於,民族語言僅僅被少數年齡較大的族人所掌握。此次兩會之行前,在八岔鄉調研時一名赫哲族老者拉住我的手語重心長地説:“我父親是一名赫哲族老藝人,十分關心民族文化傳承的問題,他在臨終前囑託我一定要把赫哲族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不要讓民族文化失傳。”當這名老人流著眼淚跟我説的時候,我受到很大的觸動,內心壓了一付很沉重的擔子。

  2016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的家鄉看望赫哲族群眾。此後,在我所居住的市有兩個民族鄉——八岔鄉和街津口鄉,居民們大力開展民族旅遊,用旅遊帶動民族文化發展。現在的赫哲族人對於傳承民族文化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微信群等課堂裏自發學習民族語言,創辦了赫哲族專屬的各種節日。

  你們看,我頭上的頭飾、手中的挂件和錢包……均為赫哲族魚皮製作技藝所做。薄薄的魚皮與手工藝品如何挂上鉤?赫哲族人用他們的勤勞智慧將魚皮製作成了衣服、工藝品。我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民族工藝品發揚光大,帶動民族旅遊業,最終助力挖掘、傳承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靈魂,我們一定牢記總書記的囑託,把民族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和其他民族一道,在致富的路上越走越快。最後也誠摯地邀請大家到祖國的最東方,到我的赫哲族家鄉去看一看。(記者 王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