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好天”同比增加兩天
哈爾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哈爾濱空氣品質優良天數57天,同比增加2天;重度及以上污染4天,同比減少9天。首要污染物PM2.5濃度值7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微克/立方米,降幅達到16.7%,大氣環境品質有明顯改善。
事實上,自2016年起哈市按照黑龍江省統一部署,制定並實施了《哈爾濱市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方案(2016-2018年)》,加大煤質管理、鍋爐改造拆並,及對機動車、揚塵、秸稈、露天燒烤等污染的防治與管控。2017年,為了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哈爾濱市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2074台,是前六年的總和;淘汰黃標車14192台,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任務。
高污染低效率小鍋爐“下崗”
哈爾濱白酒廠家屬區鍋爐房中,一個巨大的方形鐵皮箱代替了過去的燃煤鍋爐,高壓配電室取代了煤倉,隨處飄散的煙灰不見了,清新的空氣和乾淨的居住空間讓居民的生活品質上了新臺階。居民告訴記者,鍋爐房以前用的是1蒸噸燃煤小鍋爐,加上煙囪矮,冬天開窗通風煙灰都能吹進屋裏。自從換上了蓄熱式電鍋爐,這些煩惱再也不會困擾這裡的居民了。
冰城清潔供暖的大幕去年拉開。傳統燃煤取暖方式逐漸被電、氣等清潔能源取代,高污染、低效率的燃煤小鍋爐陸續下崗。這緣于,市環保局去年牽頭制定了《哈爾濱市壓減燃煤推進清潔能源使用工作方案(草案)》,積極推進電、氣等清潔能源使用;制定《哈爾濱市2017-2018年供暖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專項行動方案》和《哈爾濱市2017年度淘汰燃煤小鍋爐攻堅戰役實施方案》,牽頭推進建成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淘汰工作。2017年全年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小鍋爐共計2074台;對309台1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污染治理措施不完善、不穩定達標問題進行了跟蹤督導檢查,截至目前,除停産停用47台外,已完成整改260台。
高科技手段打擊環境違法
為了徹底打贏藍天保衛戰,市環保局以科技手段為武器,與全市多部門合作,重拳出擊,全力打擊各種大氣污染違法行為。
哈爾濱市環保局應急指揮中心裏,工作人員實時在監控設備旁操控“天眼”設備,“緊盯”違法排放行為。為了改善大氣環境,市環保局去年7月在城區內安裝了8個“天眼”。這套大氣污染防治高空高清視頻監控信息化系統最大監控半徑可達10公里,一旦發現環境違法行為,可輕鬆“鎖定”,方便執法人員現場執法。
冰城的街頭巷尾,一輛輛遙感監測車監控著來往車輛的尾氣排放,這些監測車內裝有汽柴一體式機動車尾氣遙感檢測系統,並錄入了全市所有機動車信息。攝像機快速抓拍車輛牌照,與檢測數據進行匹配並存儲,整個過程只需要1秒鐘。去年共遙感監測篩查路面車91萬輛,處罰違法機動車48051台,收繳罰款171.9萬元。
重新修訂並出臺的《哈爾濱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降低了預警啟動門檻,詳細規定了市直各部門和重點排污企業在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應當採取的監管、減排措施。此外,市環保局對重點行業開展了揮發性有機物污染專項治理,完成了2家儲油庫、112家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工作;強化重污染天氣有效應對,籌備召開了三城市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會議,建立了哈大綏三城市聯防聯控機制。
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開始淘汰
今年是《哈爾濱市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方案(2016-2018年)》的收官之年,市環保局將推動市政府各職能部門落實《方案》年度目標任務。作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重點之一,燃煤小鍋爐淘汰工作還將繼續。今年市環保局將制定2018年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重點20蒸噸/小時)淘汰計劃,啟動市區建成區10蒸噸/小時以上燃煤鍋爐淘汰工作;牽頭協調推動在9區、9縣(市)啟動淘汰建成區外公用事業單位1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加強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管理,推動燃煤電廠和鍋爐企業提標改造,為2019年1月1日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奠定基礎。
此外,市環保局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還將推出諸多“大動作”:完成全市揮發性有機物排污單位篩查,形成排污單位名錄,進行揮發性有機物檢查監測,啟動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汽修5個重點行業的重點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開展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狀況開展監督檢查;建成大氣立體監測系統並投入使用;完善與市氣象部門定期會商、應急加密會商工作機制;建立哈、大、綏區域重污染天氣應急預警通報工作機制;密切與省、東北區域和國家環境監測部門的聯繫和會商,提升重污染天氣預測預報水準。進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督察、檢查工作機制。(記者 陸婧瑤)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