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過硬的成果書寫高品質發展的肇州答卷

2018-04-24 09:45:35|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呂岩|責編:劉徵宇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呂丹丹):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根本上取決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有力領導,取決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取決於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徐東偉

黑龍江省肇州縣縣長徐東偉接受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採訪 呂丹丹 攝

  黑龍江省肇州縣縣長徐東偉接受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採訪時説,就大慶市肇州縣經濟工作而言,新發展理念是根本性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根本性的、轉換發展動能是根本性的、高品質發展是根本性的。肇州縣堅持“農業創精品、工業強園區、三産優服務、城鄉抓統籌、民生造福祉、強縣富民眾”的工作思路,以建設“縣域工業重點縣、現代農業示範縣和龍型經濟發展先導區”為目標。憑藉團結創新,務實進取的工作作風,肇州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徐東偉 2  

肇州工業開發區 肇州縣委宣傳部 供圖

  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當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問道肇州將怎樣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徐東偉縣長介紹説,為全面系統學習傳達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肇州在十九大召開期間先行一步,于2017年10月20日主持召開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專題傳達學習習近平同志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報告的主要精神,要求全縣上下把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黨的十九大結束後,肇州縣于2017年11月3日迅速召開全縣領導幹部大會,全面深入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並要求全縣黨員領導幹部,用十九大精神統領當前工作,聚焦經濟建設持續發力、立足民生改善真抓實幹、緊扣社會和諧全面治理、圍繞扶貧攻堅精準施策、統籌深改任務整體推進,在全縣掀起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熱潮。

  截至目前,肇州縣組織縣委理論中心組成員專題研討2次,組織縣委和基層黨委(黨組)中心組集中專題學習80余次,成立縣委宣講團深入基層集中宣講72場次,下發有關學習資料4000余冊。在“兩台一報一網”和新媒體開設專題專欄,集中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及肇州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際行動100余條。在學習宣講基礎上,肇州縣立足縣情實際,以十九大精神指導全縣發展,對標找差,查缺補漏,進一步完善思路,創新路徑,重點在結構調整、産業項目、扶貧攻堅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加大力度,確保十九大精神在肇州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新時代肇州的發展,要突出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城鄉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人民生活全方位高品質。徐東偉縣長説,下步工作中,肇州縣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和市委九屆二次全會精神,圍繞“大慶爭當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排頭兵”目標,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突出産業項目、鄉村振興、深化改革、民生實事等重點領域,勇於創新,真抓實幹,奮力推進肇州縣經濟社會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一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縣域産業優化升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落實“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發展要求,發揮農牧資源優勢和産業基礎優勢,以産業項目為總抓手,建立縣委常委包産業鏈工作機制,打造玉米、漢麻、雜糧雜豆葵花、果蔬菌類、生豬、肉羊、蛋雞、奶牛、肉牛、肉禽10條産業鏈,推動縣域産業向精深加工和生物科技方向轉型升級,全要素提升産業層次和産品品質。要重點引進牽動力強、附加值高、財政貢獻大的行業領軍企業,著力打造投資超十億元的支柱項目、銷售超百億元的産業集群。2018年,爭取新引進各類項目10個,實現合同引資額30億元。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20字方針”,在産業興旺上,重點推進農村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加快推進種植業結構調整,糧經飼比例調整為85:14:1,玉米麵積縮減到170萬畝,漢麻、食用菌、果蔬等經濟作物增至35萬畝,青貯玉米種植達到1.8萬畝。著重提升農村承載能力,加大縣鄉兩級投入,引入社會資本,補齊鄉村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短板。三是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打造宜居宜業生活空間。從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入手,補齊基礎設施和市政管理短板,綜合提升縣城承載能力。力爭完成城市總體設計和12個地塊控詳規劃,實施棚改項目13個、佔地27.8萬平方米。完善縣城供熱、供水、供電、燃氣運行機制,實施分戶供暖改造3萬平方米,取締燃煤小鍋爐10座,新增燃氣入戶2000戶,建立維修保供服務標準,實現水電氣暖穩定運行。四是切實增進民生福祉,提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縣百姓,爭取2018年民生支出佔全縣公共財政總支出88%。   

  一年之計在於春,脫貧攻堅戰進入新的關鍵階段。如何進一步做好扶貧工作,促進農村貧困戶脫貧不返貧。肇州縣圍繞這一主題積極採取一系列措施,召開種植研討會,大力開展技能培訓,精心組織招聘活動,用實招、下實功、出實效,確保脫貧路上沒有一個人掉隊。

  徐東偉縣長説,肇州縣委縣政府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全縣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扶貧開發會議精神,團結帶領全縣幹部群眾聚焦整體脫貧目標,對照貧困村出列、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標準,有效推進産業、金融、教育、醫療、住房等脫貧舉措,打出了一系列脫貧組合拳。通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全縣脫貧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較上年增長8.6%,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初的2.45%下降到0.55%,出列村水、路、網、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提升,3個貧困村和287名貧困人口達到退出標準,貧困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2018年,圍繞實現減少貧困人口788人、3個貧困村退出的脫貧攻堅目標,重點推進四項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對照貧困村“三通三有”脫貧標準,列出貧困村脫貧達標任務清單,加快生活村、文林村、耀先村3個未出列貧困村自來水、道路、文化活動廣場等9個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度,確保2018年全部建成,實現7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二是進一步推進産業項目實施。把産業扶貧作為2018年脫貧攻堅工作的核心,加快推進自主創業型、新型經營主體吸附型、帶地帶資入社型、鄉村組織牽頭領辦合作社型等産業扶貧項目建設。著力構建貧困村“一村一品”,大力發展耀先村香瓜、大閣村綠小麥、萬寶村西蘭花等特色産業,增強貧困村持久造血能力,促進貧困戶早日脫貧。三是進一步落實民生保障政策。繼續落實大中小各學段學生教育資助優惠政策,免除中、小、幼兒園各學段學生保險、文具、就餐等相關費用,防止貧困代際傳遞;繼續落實“一免五減”“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等健康扶貧優惠政策,實行縣級專家、鄉醫、村醫定期巡診制度;繼續實施貧困戶安居工程,將剩餘165戶危房戶全部納入危房改造範疇,解決33戶無房戶住房問題;繼續由縣財政出資為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按照每人每年100元標準繳納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新農保)。四是進一步加大跟蹤問效力度。嚴格執行《肇州縣精準扶貧工作問責辦法》,定期進村入戶開展督查督辦、跟蹤問效,注重考核結果運用,作為包扶幹部提拔使用、晉陞職務的重要依據,對包扶期間違規違紀、亂用職權,並造成惡劣影響的幫扶幹部,依規依法嚴肅處理,真正做到“真幹假幹不一樣、幹多幹少不一樣、幹好幹壞不一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