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旅遊呈現“四季繁榮”格局

2018-05-08 15:25:47|來源:東北網|編輯:呂岩|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哈爾濱以國內遊熱門地第4位呈現“四季繁榮”格局

  哈爾濱春季旅遊市場開局良好。據測算,哈爾濱在“五一”期間接待總遊客量127.2萬人次,同比增長47.0%;旅遊總收入10.5億元,同比增長15.7%。其中過夜遊客25.1萬人次,同比增長7.1%;一日遊遊客102.1萬人次,同比增長61.8%。據中國旅遊研究院對全國60個樣本城市開展的《中國城鄉居民出遊意願調查》顯示,五月份國內熱門旅遊目的地前五名分別為北京、秦皇島、大連、哈爾濱、上海。正值冬夏旺季交替的過度時節,哈爾濱在全國第4的排位可見“北國之春”旅遊品牌正在逐漸釋放張力。

  巧妙銜接冰雪遊賞花觀鳥又一春

  作為以“江”命名的省份,黑龍江從冰封到解凍被視為冬去春來的信號。伴隨黑龍江全線開江,省會哈爾濱在“五一”期間正式進入春遊模式。巧妙銜接冰雪遊,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室內冰雪主題樂園景觀升級開放,打造“北國之春·冰雪延長季”。

  賞花觀鳥又一春,哈爾濱是擦亮“北國之春·暢爽龍江”旅遊品牌的重要陣地,賞花遊、觀鳥遊、踏青遊、親子遊成為“五一”假期主旋律。在該省推出的賞花觀鳥出行主題中,有正在孕育春色的“鳳凰山賞高山杜鵑”,也有“冰城哈爾濱賞丁香花”,後者提供了“群力丁香花園—史達林公園—哈爾濱極地館”及“哈爾濱工業大學—果戈裏大街—黑龍江省博物館”兩條線路,“呼蘭河口聆聽百鳥爭鳴”連接“呼蘭河口濕地公園—蕭紅故居—天主教堂”一線,三項産品在自然資源中融入研學、動物、科普、文化等元素,彰顯春季旅遊市場的豐富與深度。

  各大景區迎客忙創新産品顯活力

  同樣的春季旅遊資源,不一樣的産品輸出形式,哈爾濱春季旅遊新品在“五一”期間反響良好,調動了廣大遊客和市民的出遊意願。哈爾濱太陽島風景區4月28日開園,在勞動節當日舉行以“追逐夢想,放飛希望”為主題的第11屆風箏節,一方面以風箏親子DIY活動緊扣親子主題,另一方面以專業風箏放飛表演活動傳承文化。哈爾濱萬達樂園同樣于4月28日開園,以室內娛雪樂園、室外主題樂園、全球美食節等區別於“老字號”景區的亮點為遊客“五一”出行提供新鮮之選。

  “數”説假日旅遊市場,4月28日至4月30日,太陽島風景區累計接待遊客4.8萬人次,同比增長25.1%;萬達樂園自落戶哈爾濱以來迎接第一個“五一”黃金周,創下累計接待遊客5萬人次的佳績;除憑票入園的景區外,哈爾濱史達林公園、哈爾濱音樂公園、群力丁香公園等35個主題公園免費開放、遊人如織;各大景區紛紛出臺的優惠活動、便民措施持續優化了旅遊公共服務水準,抽樣調查顯示,遊客滿意度超過90%。

  哈爾濱機場迎客流高峰新增航線“添翼”旅遊業

  春季旅遊市場向榮,伴隨而來的是哈爾濱機場出現客流高峰。據黑龍江機場集團數據顯示,“五一”假日期間,哈爾濱機場共實現運輸飛行起降1152架次,運送旅客16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7%和12%。隨著新航站樓正式轉場啟用,哈爾濱機場以全新面貌示人, 80個值機櫃檯、22個安檢通道以及“紅馬甲”志願者完美配合,出色完成了新航站樓轉場後首個“五一”假日的保障工作。

  節後新航線的開通為哈爾濱旅遊市場帶來利好,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産品ARJ21客機于5月2日開始在中國最北省份黑龍江載客運營。以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為中心樞紐,ARJ21飛機形成“1+4”佈局的航線網絡:“1”是執飛成都—濟南—哈爾濱幹線航線;“4”指以哈爾濱為樞紐執飛哈爾濱-黑河、哈爾濱-五大連池、哈爾濱-撫遠、撫遠-佳木斯四條黑龍江省內支線航線。目前已有44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在哈爾濱機場投入運營,開通國內、國際航線177條,通航城市100個,航空網絡的日漸完備,加快了哈爾濱旅遊業在國內外市場的開拓步伐。

  縱觀哈爾濱以“五一”為開端的春季旅遊市場,躋身全國旅遊熱門目的地第4位的好成績絕非偶然。近年來,哈爾濱深耕旅遊資源,創新設計産品,提升服務職能,健全交通網絡,在冬夏兩旺的旅遊市場中埋下春季旅遊強勢崛起的伏筆。

  另由香港亞太環境保護協會(APEPA)、香港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ICGA)等部門聯合研究評價完成的第十五屆(2018)“中外避暑旅遊目的地排名”于近日在香港發佈,哈爾濱不僅在2018中國避暑名城排行榜第三位,更躋身2018全球避暑名城榜第二十一位。當地夏季旅遊文化品牌“迷人的哈爾濱之夏”籌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春夏旅遊旺季無縫銜接、蓄勢迎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