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新時代龍江答卷
寫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兩週年之際
(一)
時間是個常量,也是奮進者的變數。偉大的事業給了時間以更豐富的內涵,不懈的努力賦予時間以更重要的價值。
兩年前的今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片充滿希望的黑土地,來到這片他一直牽掛著的黑土地。
從“紅松之鄉”伊春林區,到“華夏東極”撫遠市;從黑龍江畔赫哲族民居,到中俄邊界的黑瞎子島;從鄉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到哈爾濱高新技術研發單位……習近平總書記腳印串串,步步情牽;一路走來,他看得全、問得細、站得高、想得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視察結束時的重要講話,對黑龍江提出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導意義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是龍江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新時代用新思想指引龍江發展的新起點,對於龍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全面振興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飽含著對黑土地的深切關注,飽含著對龍江人民的深厚感情,飽含著對龍江振興發展的殷切希望,給龍江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給在困難和挑戰中奮進的龍江人民帶來了強大動力。
這兩年,省委作出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將其作為推動振興發展的根本遵循,抓學習宣傳、抓部署推進、抓督察問效、抓問題解決。
這兩年,黑龍江發展進程進入全新的“時間單元”,總書記的深邃思考和戰略謀劃,正在龍江大地落地生根,化為生動的實踐,龍江人民以奮鬥者的姿態走進新時代。
兩年來,我們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的重要指示,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著力破解“三偏”問題,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向好態勢。
兩年來,我們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的重要指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民持續增收。
兩年來,我們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的重要指示,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紮實辦好民生實事,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兩年來,我們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改進幹部作風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的重要指示,促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龍江政治生態持續好轉。
一篇篇恢弘的改革文章濃墨重彩,一條條清晰的發展跑道曙光升騰,一陣陣浩蕩的清新之風橫掃積弊,一幅幅亮麗的民生畫卷漸次寫實……
這是勇毅篤行的信心,這是彌足珍貴的力量。面對歷史,我們展現了新作為;面向未來,我們書寫著新篇章。
(二)
歷史的號角總是在時代的關鍵節點吹響。黨的十九大,開啟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
黑龍江省委帶領全省人民,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十九大精神與習近平總書記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貫通起來,牢牢把握“一條新路子”前進方向、“兩個全面”奮鬥目標、“四個堅持”重大任務、“三長三短”辯證方法、“五個要發展”根本路徑,聯繫地領會思想觀點,系統地把握精髓要義,全面地認識實踐要求。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螺旋式上升。
正如省委書記張慶偉所説,“針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制約我省發展的‘三偏’問題,雖然我們積極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對照十九大報告關於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培養科技人才和高水準創新團隊等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把握實踐邏輯與理論邏輯的雙向互動,知行合一,不斷深化,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學會在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尋找答案。
在正確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前提下,我們“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作為振興發展的重中之重”,就是通過改革和創新驅動,實現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以更加充分更加平衡的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大背景下,我們“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就是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高品質發展要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建設農業強省,努力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上邁出新步伐、蹚出新路子。
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指引下,我們“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就能更好地統籌做好各領域民生工作,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在遵循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的基礎上,我們“堅持把改進幹部作風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更加紮實地推動黑龍江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切實增強領導幹部八大本領,鍛造一支“打鐵必須自身硬”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
在“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思想中,我們把握“黑龍江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的深意;在“把中國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宣示中,擔負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責任。在“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體系中,發掘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時代意義……在真理之光的照耀下,我們堅定爬坡過坎的信心、凝聚攻堅克難的力量,不斷開拓黑龍江振興發展的新境界。
(三)
千頭萬緒,需要提綱挈領;千軍萬馬,需定主攻方向。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是全國共同面臨的共性任務,更是身為老工業基地的黑龍江亟待破解的難題、必須交出的答卷。攻堅克難,改革發展,我們既要看到“兩點”:存在的矛盾和問題、面臨有利條件和機遇;更要把握“重點”:習近平總書記為黑龍江振興發展標注的“重中之重”——轉方式調結構。
我們深知,黑龍江省體制性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産業結構偏重、民營經濟偏弱、創新人才偏少問題亟待解決,前進道路上還面臨著這樣那樣的艱難險阻和風險挑戰。但是,我們更深知,“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習近平總書記這句閃爍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光芒的話語,為我們認識和破解改革發展難題提供了科學的思路和方法:重視——行動——出路。
有掌舵者指明方向,前行者則底氣更足。“轉方式調結構是苦幹出來的,不是硬等出來的。”我省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三偏”問題,著力優化産業結構,著力優化所有制結構,著力培育人力資源隊伍,著力優化對外開放格局,努力跨越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突出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任務”是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作出的重要決策。我們在“新”與“舊”中發掘動能,通過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把舊的存量轉化為新的增量,培育具有鮮明供給優勢的新增長領域;在“頭”與“尾”中積極調整,放大“頭”拉長“尾”,進一步提升産業鏈和價值鏈,帶動工業結構的調整;在“長”與“短”中尋找機遇,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打好發展組合拳,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
緊緊抓住新一輪老工業基地振興的窗口期,我省深入落實《中國製造2025》,出臺《黑龍江省製造業轉型升級“十三五”規劃》,大力振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産業新體系,以先進裝備製造業、資源精深加工業、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撐,大中小微企業協調並進,軍民融合創新發展,新技術、新産品、新業態、新模式加速壯大,為老工業基地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我們革故鼎新,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已經發生了轉變。
我們鍥而不捨,發展環境和發展條件已經發生了變化。
我們迎難而上,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兩年來,黑龍江省産業結構發生了積極變化、新舊動能加快了轉換、改革開放取得了新進展、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突破、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這些成績既為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轉變提供了催化條件。龍江經濟發展開始向總體態勢穩中有進、進中趨好、好中有質的良性互動轉變,老工業基地進入了全面振興的新階段,一條轉向結構優化、動能轉換的良性發展道路正在延伸。
“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改革發展從無坦途,只要方向對了,總能尋找、發掘、創造自身在經濟鏈上的新優勢,總能實現化蛹成蝶的“神奇改變”。
(四)
萬山磅薄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摯一領。轉方式調結構,構建現代産業新體系,邁向高品質發展,最終要靠創新引領。
創新能力不強的“阿喀琉斯之踵”怎樣破除?如何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把創新擺在“基點”的重要位置,我們就要讓創新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本能。
黑龍江省深刻把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位居第一位的創新理念體現在工作思考和思路中、體現在工作部署和落實中。以能力增強“創新智商”,以視野拓展“創新情商”,以勇氣提升“創新逆境商”。用創新“鏈式思維”這根線,串起創新鏈、産業鏈、服務鏈、資金鏈,使它們相互交織、相互支撐,發揮創新鏈的牽引力量,實現創新鏈的價值;營造創新“滿天星斗”的格局,協調科技創新、産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産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點亮星光燦爛的創新前景;創新與逆境、挫折同在,任何的創新,都是做過去沒有做過的事情,都是要優於過去的自己,在戰勝逆境、走出挫折的過程中,才能超常激發人的潛能。
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棋局上,黑龍江省佈局高端裝備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産業,落實東北地區培育和發展新興産業三年行動計劃,發展“大智移雲”,建設“數字龍江”,推動“新字號”戰略性新興産業向新增長領域拓展,推動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廣泛應用;上下聯動合力推進,深入實施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用制度打通科技創新的“孤島”,連成創新發展的“新大陸”。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中船重工703所,中小型燃氣輪機項目已經開始試生産,發電市場開發已成規模;萬鑫石墨谷年産5000噸石墨烯導電漿料生産線正式投産,資産總額大幅增長;哈爾濱秋冠光電科技産品國內市場佔有率提高到10%以上、2017年銷售收入是2015年的近20倍;哈爾濱安天科技為超過10億部智慧終端和數十萬台網絡設備提供安全防護、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安全引擎供應商。
“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桿,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大會上講話中提出的觀點。對此,我們有了深刻的體認:今年一季度全省高技術製造業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4.4%,快於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0.3個百分點。這是創新之“手”種下的驅動之“果”,這是創新之“鑰”打開的增長之“鎖”。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所有的“第一”都指向了人。一切科技創新活動的主體都是人,針對習近平總書記為黑龍江省診出的“創新人才偏少”癥結,我們出臺了實實在在的人才新政。召喚人才,讓每個人都有成才的機會;造就人才,讓每個有志成才的人都有發展空間。
在全國各地不斷祭出“搶人”大招之際,黑龍江省的人才政策則體現出愛才、惜才的獨特氣質,不僅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而且遵循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長規律,培養本省“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青年英才,為他們搭建事業出彩的舞臺,讓他們擁有“寶劍配英雄”的歸屬感,並圍繞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支持、加強農業人才、冰雪人才、對俄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為振興發展服務。
若問何花開不敗,英雄創業越韆鞦。這是一個屬於創新者、需要創新者的新時代,也是一個創新者必定能脫穎而出的新時代。只要我們激發一切創新熱情、砥礪一切創新智慧,就一定能讓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
(五)
恩格斯曾斷言,社會主義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以此為意象,在深圳蓮花山公園,有座名為“自我完善”的塑像:半身大力士用力揮舞著錘頭和鑿子,開山劈石、雕鑿自身。
對於黑龍江來説,揮起改革的錘頭和鑿子向自身“市場化程度不高、體制機制不活”等制約振興發展的癥結開刀。真刀真槍,敢於“亮劍”,刀刃向內,敢於“斷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有企業能不能搞好,是東北老工業基地能不能振興的重要因素”“龍煤、農墾、森工三大集團是黑龍江國企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難點所在”。毋庸置疑,黑龍江省進入計劃經濟較早,退出計劃經濟較晚。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發展緩慢滯後是“表”,體制機制不活是“裏”,思想解放不夠才是“根”。惟有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從思想和思路層面破題,以新理念引領發展,才能增強市場意識、機遇意識、人才意識、拼搏意識。
改革有陣痛、但不改革就會長痛。我們抓住改革的窗口期,落實國務院《加快推進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專項工作方案》,大力推進地方國有企業改革,深化企業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龍煤、農墾、森工三大集團改革邁出了新步伐。
初春三月,乍暖還寒時節,許多人趕到黑龍江省農墾總局機關大門前與即將謝幕的總局招牌合影,黑龍江墾區告別行政主導的舊體制,擁抱以北大荒集團為主體的新體制。龍煤集團走過了自我定義為“改革脫困攻堅年”的2017年,大力推動改革脫困,組織化帶農地帶林地分流富餘人員,扭虧為盈的曙光已經顯現;森工改革也進入關鍵階段,從政企分開破題,正在加大力度推進。對於這“三大集團”,人們懷念它們的過去,更期待在“破”“立”之間鳳凰涅槃、重換霓裳。
國有企業改革加速度,民營經濟激發新動能。經過兩年的努力,我省“民營經濟偏弱”之症得到了有效治療。其療效表現為:去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8634.6億元,同比增長7.8%,高於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速1.4個百分點。其“復方藥劑”為:大力放開市場、規範市場、營造市場,幫助民營企業打開“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由此,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新主體……以“新”標注的民營經濟正在加速發展。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産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不論是清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還是解決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問題,改革改到深處,沒有輕鬆愉快,沒有現成答案,沒有後退餘地,更沒有徘徊理由。
進一步則“長風破浪會有時”,頓一步則“一篙鬆勁退千尋”。在改革開放40週年的特殊年份,黑龍江持續向頑瘴痼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全面發力、擊楫勇進,將改革進行到底。
(六)
改革開放40年,40年改革開放。歲月不惑,春秋正隆。
改革開放,一直是中國發展最為鮮明的標識,也是最為顯著的特徵。我們行經之處,總有改革路牌,探尋之路,常有開放掌燈。而對崢嶸歲月最好的致敬,是繼續在實踐中推進改革,在改革中擴大開放。
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視察時提出“著力優化對外開放格局”的要求,為我省打開了一扇思想上的窗戶。兩年來,黑龍江省把對外開放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途徑,構建以對俄合作為重點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經貿合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人文交流等取得重大進展,外貿進出口總額較大幅度增長、扭轉了連年負增長走勢。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視野有多寬,舞臺就有多大。我們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致力打造中國向北開放重要窗口。黑龍江(中俄)自由貿易區、沿邊重點開放開發試驗區、跨境經濟合作示範區、面向歐亞物流樞紐區……以對俄為重點的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正在形成。
在中國地圖上,一眼就能找到邊境城市“東極”撫遠市,而這裡更加令人矚目的,是正在建設的“俄糧回運碼頭”。這是一條連接“撫遠市—哈巴羅夫斯克港—尼古拉耶夫斯克港—日本海—中國南方”的“黃金糧道”,開啟“俄糧回運”的江海聯運時代,驅動龍江農業産業體系與俄遠東廣袤無垠的黑土地高效對接中國廣闊的南方市場甚至世界需求市場,構築起中俄跨境農業全産業鏈的重要一環。不僅如此,這一“黃金糧道”更是民企聯手國企以市場化方式建設的樣本。中俄聯手、江海聯運、“國民”聯姻,一個“聯”字連起了“一帶一路”上的“俄糧回運”的“龍江模式”。
合作産生共贏,有“聯”才有“通”。政策溝通,我們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對接;設施聯通,我們的“三橋一島”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貿易暢通,土生土長的哈洽會升格為中俄博覽會,擎起國家使命;民心相通,我們以文化、旅遊架起橋梁,實踐國之交在於民相親。
改革是波,開放為浪。浪奔波涌,形塑了我們今天所處所在的這個時代截面。如今,即便是在小縣城,很多賓館的前臺也會挂上一排時鐘,標示北京時間、紐約時間、莫斯科時間……從認識世界的嚮往,到走向世界的渴望,我們學會用“世界時間”作參照係。
從更高起點系統性謀劃和推進對外開放,會比以往更蔚為大觀。我們更加堅信,對外開放是龍江贏得未來的制勝一招。正如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文濤所説:“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龍江振興發展要靠改革開放,越發展越要改革,越開放越發展。”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把在經濟全球化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匯合點和利益共同體提到新的歷史高度。在新一輪經濟全球化進程中,我們要把握機遇,優化開放新格局,在擴大開放中奮發有為,以對外開放的發展與進步,為龍江全面振興發展增添新活力。
(七)
做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回望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視察時對我省農業發展給予的高度評價與殷切鼓舞,我們在振奮與欣喜的同時,自覺扛起歷史使命和責任。
農業,一直以來都是黑龍江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最大的品牌、最大的驕傲。“黑龍江每年種出的糧食夠全國人民吃三個多月,您吃的米飯裏,每十碗就有一碗來自黑龍江……”去年年末,一部題為《還看今朝·黑龍江篇》的電視片,在輕快清新的表達中,國人真切掂出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沉甸甸的分量。
事實上,“這碗米飯”除了傲人的産量外,品質也享譽全國,南方顧客評價黑龍江大米“不用就菜吃,嘴巴都是香的”,可謂一語中的。
的確,“壓艙石”要求黑龍江農業滿足“量”的要求,“排頭兵”則要求黑龍江農業更加注重“質”。爭當排頭兵,是一條缺少現成經驗模式可以借鑒的道路,我們在實踐中創造、在摸索中積累。總書記視察過的玖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積極推廣“企業+科研機構+農戶”運營模式,入社社員由38戶增加到130戶,規模經營土地由0.54萬畝增加到9.8萬畝,其不斷探索的精神可見一斑。
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連續兩年,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黑龍江都頭一個做典型發言和經驗介紹,這似乎可以闡釋“排頭兵”的意蘊。
排頭兵就要作“模範生”。黑龍江綠色食品認證面積、實物總量、總産值保持全國首位;糧食産量實現“十四連豐”並連續七年位居全國首位;農業裝備水準居全國首位;標準化規模養殖場、肉蛋奶産量位居全國前列……黑龍江農業諸多“首位”和“第一”,為中國農業轉方式打樣,熔鑄成排頭兵的潛力與作為。
排頭兵就要作“實驗班”。我省推進實施“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順利完成國家玉米、大豆收儲制度改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突破20萬個,56個縣建立了農村産權及土地流轉平臺,農村“兩權”、活體畜禽抵押貸款等改革事項紮實推進……秉政策之惠,借改革之勢,大膽闖、大膽試、大膽探索,為深化改革試水,積澱下排頭兵的擔當與勇氣。
排頭兵就要作“先鋒隊”。我省在全國率先並持續實施農業“三減”行動,保護黑土地,推行綠色生産方式,推動黑龍江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墾區由機械化向數字化的智慧農業邁進,良田、良機、良法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深化農業生産方式改革……為現代農業趟路,勇往直前以赴之,群策群力以成之,砥礪著排頭兵的本領與貢獻。
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我們深入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科學制定戰略規劃,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省委書記張慶偉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黑龍江力爭在糧食綜合産能上站排頭、力爭在農業結構調整上站排頭、力爭在農業生態保護上站排頭、力爭在農業綜合改革上站排頭。這四個“站排頭”,彰顯了新時代黑龍江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更堅定的決心、更勇毅的擔當、更澎湃的動力。
幹在實處辛勤耕耘,走在前列矢志踐行。黑龍江是農業大省,推進鄉村振興正逢其時。在這片充滿希望的黑土地上,我們繼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內容,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當好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現代化新龍江建設的“三農”新曲更加嘹亮。
(八)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事業。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強調,“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總書記對黑龍江的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要求具有方向感和地方特點,也讓我們對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的美好環境無限嚮往。
既要扮靚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的“顏值”,又要做大“兩座金山銀山”的“價值”,黑龍江的生態建設向著更靚麗更飽滿更蓬勃的狀態發展。
肩負保障國家生態安全重大責任的黑龍江,堅決貫徹綠色發展理念,加快生態強省建設的步伐,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産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一棵樹接一棵樹,一片林接一片林,空氣清新得幾乎擠得出綠汁來。”這是遊客對黑龍江林區的由衷讚美。我省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實現雙增長,進一步築牢了林區可持續發展的根基。
“給每條河流取一個溫暖的名字”。我省“五級”河長體系、3.5萬名河長已全部到位——“河長制”賦予每一條河流、每一個河段一個負責人的名字。由此帶動了“全民治”。“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終將成為黑龍江江河、湖沼、濕地的真實寫照。
綠化龍江大地、建設管護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林還草還濕,我們伸出撫慰之手,呵護備至,溫柔以待;執行“土十條”和“水十條”、堅決打贏大氣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管控修復戰役,我們鐵拳出擊,雷霆之勢,剛性執行。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第一站的伊春,堅持保護與開發並重,大力推動林區轉型發展,森林蓄積年增長1000萬立方米以上,形成以森林食品、林都北藥、森林生態旅遊為核心的産業佈局,林業在職職工工資增長1.5倍,停伐富餘職工轉崗就業率達到99%,老林區煥發出青春活力。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伊春生態經濟開發區正在向國家級生態産業園區邁進,萬畝藍莓産業園正在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習近平總書記走訪看望的退休職工劉養順,利用自家住房和庭院辦起了“養順農家院”。初夏,綠樹掩映的農家院裏,時不時傳出劉養順老伴“花衣大媽”與遊客的説笑聲。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的黑瞎子島,統籌生態保護與開放開發,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獲批國家級,恢復生態面積2300畝,國際公路客貨運輸口岸即將獲國務院批復,黑瞎子島旅遊區被評為AAAA級、旅遊人數快速增長。
令我們備感自豪的是,比起全國層面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黑龍江還多了一座“金山銀山”——“黑龍江的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銀山”。這是大自然饋贈,利用好這自然資源,就能成為推動龍江振興發展的重要動能。用“冷資源”打造“熱産業”,大力發展冰雪經濟,促進冰雪旅遊、冰雪文化、冰雪體育、冰雪裝備製造等産業深度融合發展,並借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冬風”,致力於把黑龍江建設成中國冰雪旅遊首選目的地、冰雪經濟強省,進而成為國際冰雪旅遊的重要目的地。
去年冬天,冰雪大世界用8萬噸雪和500噸冰,打造了手機遊戲裏的經典峽谷場景,這是以精品意識優化“冰天雪地”供給的一個典型案例,鑄造金山銀山的匠心可圈可點。
去年冬天,黑龍江開展全省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標準最嚴的A級景區復核行動,不合格景區被取消資質,以“紅黑名單”制度,讓破壞旅遊市場者無處可躲,捍衛金山銀山的決心可見一斑。
哲人説:“人和自然之間存在物質循環。”詩人説:“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鳥山花好兄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産業升級、生産方式調整的經濟變革,也推動了生活方式、價值理念的“綠色革命”。現在,嘗到了保護環境的甜頭的企業,認識到加強環境保護符合自身長遠利益,努力在環保標準提升中提高效益,全社會關心環境、參與環保的行動更加自覺,綠色消費、共享經濟快速發展,良好生態給人民群眾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幸福感。
外界喜歡用“大美”一詞來形容黑龍江。大美之美,是一種契合自然的意境、是一種舒張自如的狀態。當“美麗”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達到的目標,當“美麗”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們唯有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咬定“青山”不放鬆,寧靜、和諧、美麗的龍江,必將由願景化為現實。
(九)
2017年10月14日,美國探索頻道首播紀錄片《中國:習近平時代》,這是國際主流媒體首次播出全面、系統解讀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節目。第一集就叫“人民情懷”,解讀了近年來中國給普通人帶來的命運變遷。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對民生工作極為關切,他要求,面對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切實托住這個底。他強調,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突出重點,針對群眾最關心的問題發力。千叮萬囑,念茲在茲,其如磐初心、人民情懷溢於言表,令人不敢或忘。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謀劃搶在群眾前頭,果實裝在群眾兜裏。兩年來,無論是推進脫貧攻堅戰,還是破解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環境等領域的老大難問題,省委省政府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帶著感情和責任去做民生工作,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去年黑龍江省財政民生支出達3996.1億元,佔公共財政支出的86.1%。集中財力向民生領域傾斜,體現了黑龍江省保障和改善民生“真心誠意”,給群眾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真真切切”。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17年,全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665元、增長7%,是近三年來增速最快的一年。
同江市八岔村赫哲族群眾深受習近平總書記走訪看望和十九大期間回信鼓舞,大力發展特色産業,保護傳承赫哲文化,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5年1.6萬元增長到2017年2萬餘元,示範帶動了全鄉貧困村脫貧。“人數較少民族也都要奔小康,一個也不能少”的鄭重宣示,像《烏蘇裏船歌》一樣回蕩在赫哲族群眾的心中。
就業是民生之本,黑龍江省在發展中擴大就業容量,合理髮展勞動密集型産業,讓更多的生産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創造就業機會,就業格局更趨合理,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努力讓各方面就業人口各得其所、安居樂業。
如果用幾組柱狀圖來顯示黑龍江省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失業保險金、城市低保、農村低保標準等數據,那麼無一例外的都是逐年提高的“上箭頭”。“上箭頭”讓普通群眾日子紅火有勢頭,也讓低收入者心裏踏實有盼頭。
民生存在於每一件小事,千家萬戶的小事就是大事。城鄉居民收入增速持續“跑贏”GDP增速,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500多萬城鄉居民住房條件得到改善,幼兒園增加、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改善,全面推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健康龍江”行動助力龍江人的健康……面對一道道發展方程式、民生選擇題,我們求取社會最大公約數,讓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斷取得新進展。
小康不小康,廁所是一樁。“廁所革命”需要在思想認識、文化觀念、政策措施、體制機制等各方面進行一系列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在東北農村過去都把如廁叫“出外頭”,而雞西市農村“廁所革命”把一體化水衝廁所搬進了“屋裏頭”,農村環境衛生、村民生活品質大為改觀。小小的廁所,改變的是農村千年的傳統生活。“廁所革命”,昭示的是前所未有的時代變遷。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龍江振興發展的征程中,人民是關鍵詞,更是主題詞。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提出:“緊緊抓住全省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盡心而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讓新時代黑龍江的發展更有溫度更有力度,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向人民交上合格的答卷。
(十)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這是中華民族千年追求的夢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這是中國共産黨面向全世界立下的錚錚誓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提出,黑龍江省脫貧攻堅任務依然很重。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做到“六個精準”,落實“五個一批”,因村、因戶、因人施策,提高扶貧脫貧工作成效……這些要求,是我省脫貧攻堅工作的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更是我們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在中國反貧困鬥爭偉大決戰的壯麗畫卷中,有著黑龍江人濃墨重彩的繪就。
脫貧攻堅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的“一”,像一根扁擔,前頭挑著謀劃,後頭挑著行動。省委書記張慶偉來到黑龍江後的第一次出行,就是深入綏化市望奎縣調研脫貧攻堅和備春耕生産工作。“一把手”是榜樣,“一把手”是示範,“軍令狀”工程讓五級書記負起責任用心幹、開動腦筋創新幹、擼起袖子加油幹。2017年度國家扶貧開發成效考核顯示,我省已扭轉脫貧攻堅被動局面。
在社會主義大家庭裏,扶貧脫貧又不僅僅是一個地方、一個單位、一個人的事。5月初,龍江縣龍興鎮新功村的杜鵑山上,繁花似海,遊人如織。開發精品旅遊線路,鮮花鋪就脫貧路,這是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貢獻獎的駐村第一書記陳寶發因村施策的“路”。和他一樣,全省超萬名駐村扶貧幹部,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拼搏在精準脫貧的第一線。今年,全省又將有8個省貧縣和5個國貧縣申請脫貧摘帽。
貧困人口越來越少,但難度越來越大,剩下的多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我省加大投入支持力度,集中優勢兵力作戰,繼續用“六個精準”“五個一批”,打好直擊貧困的“組合拳”。值得一提的是,我省在全國率先出臺《關於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問責辦法》,終身問責成為脫貧攻堅的執紀利劍,為全國脫貧攻堅貢獻了“龍江智慧”。
那一筆筆扶貧資金的注入,那一項項政策文件的出臺,那一個個奮鬥目標的確立,正化作最溫暖的問候,灑向黑土地的每一個貧困角落,振奮著每一顆困窘的心靈。
社會學者説,一個向好的社會,會珍視並呵護每個人的價值。致力於讓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的“兩不愁”“三保障”,正是體現了這份珍重與呵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這份尊嚴、幸福與美好,在溫暖的時代棲息生長。
(十一)
從“解放思想”到“優化發展環境”,從“提升工作精氣神”到對待工作要有“工匠精神”,從“選好用好幹部”到倡導“三個好把式”,從“依法辦事”到“堅持把改進幹部作風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我省政治生態,並提出要求:實現振興發展需要良好的政治生態,這一點要牢牢抓住,不斷抓出成效。
政黨作風與政治生態休戚相關,吹散政治生態的“霧霾”,需要良好的黨風政風。改進作風,要勤於學習,以“知”促“行”;要解放思想,敢闖新路;要求真務實,以“工匠精神”對待工作;要清正廉潔,立身惟清。
習近平總書記説,“加強幹部作風建設,黑龍江有不少有利的條件,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激勵了幾代人。”在這片創造了諸多寶貴精神財富的沃土上,從來不缺少國家情懷、民族情懷和人民情懷,從來不缺少頑強拼搏、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品質,從來不缺少自覺、果斷、堅韌的執行力。
第十二屆省委常委會的第一次集體活動,是在東北烈士紀念館和東北抗聯博物館裏進行的,一幅幅照片、一幕幕場景、一件件實物、一座座塑像,生動呈現出東北抗聯那段艱苦卓絕、波瀾壯闊的難忘歲月。重溫抗聯歷史,弘揚可歌可泣的東北抗聯精神;尋找精神源流,定位時代的精神坐標;構建精神譜係,匯聚起推動發展的精氣神。
2017年初夏,一項破冰之舉、一場自我革命開啟了。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後,新一屆省委以作風建設破題開路,從省直機關開始,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分階段開展作風整頓活動,突出問題導向,持續開展作風整頓。
盯住突出問題、薄弱環節、關鍵少數,點準穴位,打準靶子,堅決摒棄坐而論道假把式、拖拖拉拉軟把式、弄虛作假歪把式“三個壞把式”,持續整頓思想僵化、標準不高、效率低下、擔當不足、紀律鬆弛“五個壞作風”。對查出的問題,逐一列出清單、分出類別、排出次序,制定具體的時間表、路線圖,通過工程化管理、項目化推進的辦法,集中力量加以解決,防止問題反彈。通過全面實行“四零”服務承諾,再造工作流程,持續深入推進整改。對作風整頓情況進行公開評定打分,對機關“三率”等突出問題明察暗訪等方式,對作風整頓實行全程督查,對熱點難點問題跟蹤督查、推動整改,對線索清晰、內容具體、影響惡劣的問題快速查辦、從嚴問責。彰顯了省委狠抓幹部作風建設“不見成效不撒手、不獲全勝不收兵”的決心。
省直機關作風整頓帶來了精神大振奮、作風大轉變、狀態大提升,倡導“五個好作風”爭做“三個好把式”在全省幹部中蔚然成風。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一刻不能松、半步不能退。正如省委書記張慶偉所説:“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實質是一場體制改革、機制創新,也是一場全面深化改革攻堅仗,一般地抓不行,小打小鬧也不行。”今年春節後上班第一天,年味還未散去,全省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就召開了,明確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推進改革創新體制機制、苦練內功增強本領等重點任務。特殊的時間節點,召開特殊的大會,也隱含著特殊的意義,代表著整風肅紀的決絕之心和優化環境的堅定信念。
作風整頓自上而下、由線到面,360度不留死角,滴水穿石不鬆勁,“作風環境無小事”“優化營商環境人人有責”的氛圍正在形成。
(十二)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黑龍江省委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囑託,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建黨相結合,突出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把嚴的要求貫穿到管黨治黨全過程。
“使黨鐵一樣地鞏固起來”,就需要燒旺黨內政治生活的熔爐,使黨的每一個細胞都健康無恙、每一處組織都堅強有力。勇於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保持戰略定力,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縱深,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我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讓“四個意識”成為龍江每一名共産黨員的“思想底色”;我們全面啟動政治生態建設,以考核的“尺子”,壓實政治生態建設責任;我們從嚴規範黨內政治生活,嚴格執行《準則》和《條例》,把紀律和規矩立起來、嚴起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我們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嚴把政治關、能力關、廉潔關;我們紮實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夯實基層基礎。打造堅強堡壘。
走好全面從嚴治黨“趕考”路,共産黨人必須常懷“趕考”心、答好“趕考”卷,用全面從嚴治黨的實際行動接受歷史和人民的檢驗。省委提出從嚴治黨的五個“更加注重”:更加注重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更加注重打造過硬幹部隊伍,更加注重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更加注重持續推進作風建設,更加注重標本兼治懲治腐敗。這五個“更加注重”的背後,是“趕考”路上重整行裝再出發的精神狀態和持之以恒的韌勁。
回望黑龍江兩年來的奮鬥歷程,深刻啟示我們:黑龍江的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之所以取得了全方位的成績,打開了新局面、開闢了新境界,關鍵就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創性地提出全面從嚴治黨這一重大命題,並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統籌實施。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黑龍江的發展任務繁重,尤需以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激發工作的動力源;社會利益多元多樣,尤需以嚴肅的黨內政治生活,增強黨員的紀律性,促進行為的規範化。
黑龍江省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尊崇黨章、遵守黨規,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黨內思想政治教育經常化這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的“總開關”,補充理想信念這一精神上的“鈣”;紀律是我們黨的生命線,也是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根本保障,我們把嚴的要求貫徹全過程,做到真管真嚴、敢管敢嚴、長管長嚴;我們拿起批評和自我批評這一有力武器,清除黨內政治灰塵和政治微生物……
基層黨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厚植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我省愈加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的培養,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在基層落地生根,讓黨的細胞都健康起來、每個基層組織都堅強起來。
適應時代場景的歷史變化,應對廣泛深刻的社會轉型,黑龍江省基層黨建進行了有益探索。在促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了戰鬥堡壘的作用;平安法治聯創、民生保障聯幫、就業創業聯扶,城市基層黨建為服務全省城市發展注入“紅色動能”。基層黨組織、共産黨員擔當起推動龍江全面振興發展的生力軍。
政貴有恒,治須有常。全面從嚴治黨一刻都不能松,這是管黨治黨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省委十二屆二次全會提出:“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推動黑龍江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不斷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就能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換來龍江大地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十三)
往者可追,來者可期。
在春花爛漫的日子,2018年“中國航天日”科普展在哈爾濱舉行。人們佇足在四十多年前的東方紅一號衛星模型和2016年的神舟十一號飛船模型前,不僅捕捉到中國航天的黑龍江元素,也觸摸到時光畫筆雕刻出的歷史縱深感。一部航天史,就是當代中國史的縮影。
一時千載,千載一時。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重構的“時間邏輯”,總讓我們的目光沿著“時間軸”望向前路——新的時代已經在我們面前展開。
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35年,實現龍江全面振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這是新時代黑龍江前進的“路標”。
這個新時代標誌著龍江已步入推動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新時期;標誌著龍江已步入改革開放全面推進的新時期;標誌著龍江已步入人民生活品質全面提升的新時期;標誌著龍江已步入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新時期;標誌著龍江已步入管黨治黨全面深化的新時期。
時鐘,可以回到起點,卻已不是昨天。
新時代是迎來好日子的時代。我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增長動力轉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準,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殷實的生活。
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好日子是奮鬥出來的。我們始終做建設現代化新龍江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樹立新風貌,大力弘揚黑龍江優秀精神,彰顯新時代龍江兒女的精神風采。
新時代是夢想成真的時代。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讓大大小小的夢想溫暖棲息,讓每個人的奮鬥都能找到堅持的意義,夢想必將抵達彼岸。
登高瞭望,方知遠山長。矢志不渝,更須再出發。3800萬龍江兒女,新時代的同路人,只要我們堅定信心、滿懷豪情,萬眾一心、攜手並肩,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沿著偉大的道路,向著宏偉的目標,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抓落實,就一定能夠書寫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龍江篇章!(記者 黑龍江日報編輯部)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