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大米以鑽石品質成就金字招牌

2018-05-29 10:41:48|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劉徵宇

  龍江大米以鑽石品質成就金字招牌

徐志堅 攝

龍江大米以鑽石品質成就金字招牌

蘇強 攝

  核心閱讀

  黑龍江省作為全國最大的優質粳稻主産區,水稻面積穩定在6000萬畝左右,年産大米約400億斤。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大米品牌建設作為實施品質興農、綠色興農的有力抓手,用品牌引領生産,打造出一批叫得響、信得過、價值高的大米品牌。五常大米、響水大米、慶安大米、方正大米等品牌享譽全國,成為龍江現代農業一張靚麗名片和金字招牌。

  當前,黑龍江正圍繞農業綠色化、特色化、優質化、品牌化發展,力爭將龍江大米打造成中國第一大米品牌,加強品牌培育和保護,做大做強水稻産業經濟,加快推動黑龍江由大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

  2016年,五常大米、響水大米、慶安大米榮獲“中國十大大米區域公用品牌”稱號;

  2017年,在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評選活動中,我省大米品牌入選6個,在糧食油料類獲獎品類中超過“半壁江山”;

  2018年,在上海揭曉的“2018中國品牌價值評估信息發佈”活動中,五常大米以670億元的價值位居全國大米類第一名。

  近兩年,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及農業相關部門的不懈努力下,我省以現代化、標準化的生産方式打造出“鑽石”般品質的大米,在國內品牌林立的大米市場上獨領風騷。如今,龍江大米在全國的知名度已達到“于深巷中、未聞米香、先聞其名”的境界,成為龍江農業一張靚麗名片和金字招牌。地盡其用

  挖掘粳稻産地原生潛力

  從遠古就開始積澱的東北黑土地,是黃金水稻核心種植區。充足的水量積集在山林河流中,綠色植被成為天然的保護屏障,保證了流入農田的水質天然無污染。晝長夜短,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利於營養幹物質積澱在稻穀籽粒中。長達6個月的嚴寒使病蟲害發生率低,降低了農藥的使用率,為水稻的綠色健康種植提供了保障。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近十年間,我省水利建設迎來了春天,重點啟動了西部松嫩平原地區5個灌區工程建設和東部三江平原地區14個大中型灌區工程,增強了水資源保障能力。近年來,黑龍江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建設高效節水灌溉工程面積968萬畝,灌區工程總灌溉面積145.07萬畝,水田53.25萬畝。水利建設夯實了我省水稻高産穩産的基礎支撐。

  黑龍江省作為全國最大的優質粳稻主産區,目前水稻種植面積6000萬畝、産量600億斤、年産大米400億斤。以五優稻系列、綏粳、龍粳系列、龍稻系列、龍盾系列等品種為代表的優質水稻良種,是一代代龍江人辛勤耕耘、精研不輟結出的碩果。

  一直以來,龍江人始終在探索中思考著龍江大米除了具備外觀、口感上的優勢之外,還有哪些要素優於全國甚至國外的優質大米?我們的特色在哪?於是,好大米的檢測標準、指數核定指標“破殼而出”。

  2017年8月,“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正式發佈實施了“黑龍江好糧油團體標準”。記者從黑龍江省糧油衛生檢測中心了解到,黑龍江好糧油品質標準的建立高於國家、行業協會和企業標準。以食味值作為大米等級的定等標準,取代了以前用加工等級定等的標準。增加以內梅羅指數反映糧食品質安全情況,重點檢測重金屬含量、農藥殘留以及真菌黴素含量,這一更高標準填補了龍江歷史空白,建立了以大米産品高標準領跑産業發展的新機制。從此,黑龍江大米有了更高層次的“身份證”。

  科學生産護衛龍江大米外具顏值內增品質

  隨著現代農業建設的步伐不斷加快,水稻生産方式已向多樣化、科學化、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在綠色、有機的概念魚龍混雜的市場中,龍江大米以“鐵”一般的行業自律與誠信向世人做出真誠的承諾。在科學選種、育種、催芽、插秧、收割等一系列耕作過程中,無一不體現著龍江人用沾體涂足、精耕細作的生産方式為優質大米“保駕護航”。

  近年來,黑龍江省加大了水稻優良品種的培育力度,在第一、二、三積溫帶分別主推不同水稻品種。水稻智慧催芽、大棚育苗建設是提高水稻標準化生産水準、推進水田機械化、增加稻穀産量、改善稻米品質、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關鍵措施。目前,全省水稻實現智慧催芽和大中棚育苗全覆蓋,為提高水稻標準化生産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6年,全省大力推進互聯網+高標準示範基地建設,推行精準農業生産模式,規範基地田間物聯網建設,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目前,全省已建設612個綠色、有機水稻高標準示範基地,落實面積近200萬畝。其中,綠色水稻高標準示範基地377個,有機水稻高標準示範基地228個,按歐盟有機標準種植水稻高標準示範基地7個。

  實踐證明,農業機械化對打造高品質龍江大米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以盛産綠色優質水稻聞名,故有“中國綠色米都”之譽。近年來,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先後從國外引進世界最先進的鐳射平地機工廠化育秧設備和插秧機、大中型水稻聯合收割機,使水稻生産從整地、育秧、插秧、管理到收穫全程機械化率達到90%以上。水稻規模化、機械化水準推動其種植水準全國領先。

  為提高稻米品質,黑龍江省一些本土企業採用古法種植水稻。基地在五常市的哈爾濱善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便是採用稻花香原種、草炭土育苗、人工插秧、除草、自製營養液、中藥驅蟲、人工收割、自然晾曬的傳統方式種植。為了堅持水稻的有機綠色種植,善道農業與稻農簽定種植合同,規定有機水稻單産不能超過1300斤/畝,超過的拒收。栽培技術員郭喜貴説:“要求農戶限制産量的目的是提高水稻品質,實現大米的優質優價。”

  龍江米香享譽全國

  品牌價值凸顯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堅持把大米品牌建設作為實施品質興農、綠色興農的有力抓手,用品牌引領生産,打造出一批叫得響、信得過、價值高的大米品牌。五常大米、響水大米、慶安大米、方正大米等品牌已享譽全國。

  龍江大米以優良的品質贏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我省的有機米、富硒米、珍珠米、鴨田米、鮮芽米等諸多特色米和功能米也成為全國百姓的優享生活之選。黑龍江綠色食品北京展銷中心負責人康壽福説:“近年來,我省優質大米的美譽度和知名度在北京消費者心中顯著提升,有的市民寧可繞道也會常來展銷中心購買黑龍江大米。”

  近年來,在大米産品外銷的過程中,龍江大米企業普遍存著在銷售環節低溫保鮮儲藏條件差、公共倉儲物流服務少、中間流通環節多、品質保證和供貨能力低等短板問題。從今年開始,黑龍江省糧食局在我省的“國家優質糧食工程建設項目”中安排投資8000萬元,在國內主要大米銷區城市開展“黑龍江大米直銷通道”工程建設,為黑龍江大米銷售提供供應鏈綜合服務。重點建設優質糧油産品保鮮儲存“公共倉”、物流配送系統、二次加工及分揀分裝設施、現代化管理信息系統和設施、直銷店體系等內容。

  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省政府鼓勵稻米加工企業採取産權、股權重組、企業合約使用、特許經營許可等方式加強品牌建設,採取“龍江産品+區域公共品牌+企業知名品牌”的方式加快綠色生態品牌培育。做大做強五常大米、寒地黑土、響水大米、北大荒等一批綠色有機大米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

  種出好糧,還要賣出好價錢,讓農民有更高收入。為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省政府打造了省級大米銷售電商平臺——黑龍江大米網,入網大米企業銷售的産品全部實現可追溯,品質由政府部門擔保,確保消費者吃到放心米。並推動地方優秀農産品電商平臺與省級平臺對接,形成以大米網為核心的優質大米銷售電商集群,立體化展示黑龍江大米品牌。黑龍江慶安東禾水稻種植合作聯社銷售經理祖延來説:“我們估算了一下,網上賣大米一噸大概能節省成本400多塊錢,如果政府不給企業搭建網絡銷售平臺,靠我們自己是很難找到那麼多客戶的。”

  據了解,目前已有604家“三品一標”企業入駐黑龍江大米網。其中綠色有機地標企業46家。大米網門戶和市縣地方電商平臺上線大米企業139家、大米品類746個,稻米交易量34.16萬噸,實現交易額6.89億元。(記者 宋晨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