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生態聚寶盆蒼茫林海綠生金
山河屯林業局曙光林場的紅葉王國。邵國良 攝
省森林防火指揮部工作人員通過衛星監測林區火情。賈紅路 攝
龍門河濕地美如畫。邵國良 攝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對保護生態環境起著重要的作用。邵國良 攝
生態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內容。推進生態修復,要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深入實施山水林田湖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
兩年來,黑龍江省地方林業系統積極推進綠色發展,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推進天然林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等重大工程,開展綠化龍江大地行動,全力推進生態建設,促進林業更好更快發展。
三年造林350萬畝林業生態建設不斷加強
始於1978年的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至今已歷經整整40載,累計造林保存面積4484.12萬畝。作為一個有著40年曆史的生態建設工程,三北防護林建設近兩年積極推進科爾沁、松嫩平原兩個百萬畝防護林基地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科爾沁百萬畝防風固沙林基地建設完成治沙造林143.13萬畝,沙區造林保存面積達到566.85萬畝,沙區森林覆蓋率由不足2%提高到9.21%;松嫩平原百萬畝農田防護林建設完成造林165.1萬畝。兩個百萬畝項目建設使農田防護林結構更加合理、功能全面提升,為糧食生産提供了生態保障。
在黑龍江省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中受益最大的當屬拜泉縣,從三北工程初期的黃沙漫天、溝壑縱橫,到現在的林網格田、秀美山川,糧食連年産量超過10億斤,這樣過山車式的發展,使拜泉人在生態環境的良惡變化中深切感受到生態環境對於生存發展的重要性,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失去了綠水青山,也就失去了金山銀山。兩年來,拜泉縣開拓創新,走出了一條以完善的防護林體系帶動林業經濟、林業産業和森林旅遊發展的民生林業之路。
兩年來,黑龍江省林業生態建設不斷加強,尤其是省政府關於開展全省林地、濕地清理,保護自然生態資源工作部署後,各地加大了清理力度,對侵佔、開墾、蠶食的林地全部進行了登記造冊,做出還林規劃。各縣(市)在造林綠化工作中堅持採取“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鼓勵企業、合作社和個人等社會資本投入造林,解決國家造林補貼不足的問題。一些地方政府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仍以各種方式安排一定的資金用於造林綠化工作,實現國家和省投一塊,地方籌措一塊、群眾投工投勞解決一塊。近年來,各地積極嘗試栽植生長週期短、經濟收益高、林農易接受的經濟樹種。通河縣委縣政府對發展大果榛子極為重視,提出把通河打造成“中國大果榛子第一縣”的奮鬥目標。林口縣編制了《沙棘産業五年規劃(2018-2023)》,以發展沙棘産業為重點建設任務。穆棱市成立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了經濟林産業園。齊齊哈爾市大力發展堅果林、果林、北藥材,辟建大規模果園和特色經濟林基地。此外,在造林綠化中,各地結合實際,推進村屯綠化工作,極大地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活品質。
據統計,2016-2017年,黑龍江省完成造林綠化總面積234.9萬畝。2018年,我省下達年度造林計劃117萬畝,截至5月25日,全省調度完成117.01萬畝。2016年~2018年,全省可完成造林面積351萬畝,佔五年總計劃的65.7%。同時黑龍江省全面加強森林經營撫育,完成森林撫育170.6萬畝,編制實施《黑龍江省森林經營規劃》,推動全省森林品質精準提升。
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守住生態紅線
在祖國的邊陲嘉蔭,有一個這樣的家庭,他們家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他們全家人用自己的堅守默默守護著一片綠水青山。這對夫妻名叫孫廣波、生翠華,兩人都是嘉蔭縣林業局職工。由於工作需要,2009年,夫妻倆一同被分配到茅蘭溝防火瞭望塔擔任瞭望員工作,轉眼已堅守了九個春秋。九年來,她們以山為伴、以塔為家、以苦為樂、甘於奉獻,用信念堅守著森防精神,用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森林防火瞭望員每天需要十幾個小時不間斷的瞭望,及時傳遞數百乃至上千條信息。在我省林區現有數千名瞭望員從事著和孫廣波、生翠華一樣的工作。他們被稱為“森林守護神的眼睛”,保護著大森林的安全。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省委把森林防火工作納入重點督導事項,由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森防指組成聯合督查組,連續2年開展督導檢查工作。省森林防火指揮部和省林業廳把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作為首要任務,從講政治的高度重視和部署森林防火工作,從嚴、細、實上下功夫。全省上下按照省委要求,認真執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建立完善的各項規章制度,層層落實森林防火責任,有效推動了全省森林防火各項工作落實。2016年以來,全省沒有發生大的森林火災,森林火災發生數量和林地過火面積明顯下降。近3年年均森林火災發生39起,年均林地過火面積115公頃,分別比前10年年均發生森林火災減少26.42%和減少林地過火面積89.7%。通過森林防火工作的有效開展,全省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有效維護了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能源安全。
近年來,黑龍江省加強林業資源保護取得顯著成效。2017年,全省落實國家級公益林管護5061萬畝,天然商品林管護2016.2萬畝,開展打擊毀林種參、林地濕地清理、違法採石採沙和破壞、侵佔森林濕地資源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有效地震懾了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全年受理森林和野生動物違法案件1028起,查處955起。審核、審批佔用林地項目212項,面積1322公頃,受理行政許可申請37項,發放林木採伐許可證255份。集中開展了亂捕濫獵野生動物違法犯罪綜合整治行動,舉辦“愛鳥周”宣傳活動,認真開展中央環保督查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落實工作,開展了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管平臺建設。
濕地保護管理多項工作領跑全國
黑龍江省擁有濕地面積556萬公頃,位居全國第四位,是名副其實的濕地大省。近兩年,黑龍江省緊緊抓住濕地保護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堅持把濕地保護放到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來謀劃、推動。全省濕地保護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形成。
2003年,黑龍江省在全國率先頒布《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2016年1月1日起,重新制定的《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新條例進一步明確了地方政府對濕地保護管理負總責以及相關部門的管理職責,通過名錄管理、産權登記、理順機制、規範措施、合理利用等多種方式手段,全面加強濕地保護,不僅在濕地立法方面使黑龍江省再一次引領全國,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濕地保護修複製度方案》中,濕地保護地方政府負總責、濕地分級和名錄管理等多處都借鑒了我省的做法和經驗。
2016年底,省政府正式對外發佈黑龍江省濕地名錄公告,是目前為止全國唯一發佈全省濕地名錄的省份。濕地名錄的制定和發佈,是落實科學劃分和界定濕地邊界、實行濕地面積總量管控的重要保障,也是完善濕地分級管理體系的重要基礎,是開展自然資源資産審計的重要依據,有效地遏制了破壞濕地資源違法行為的發生,切實加強了濕地資源的有效保護和管理。
以政府規範性文件形式印發《黑龍江省濕地保護修復工作實施方案》,圓滿完成了省委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有關目標任務,也是今後一段時期內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
編制《黑龍江省濕地保護規劃(2016-2020年)》。2016年3月啟動《黑龍江省濕地保護規劃(2016-2020年)》的編制工作。規劃將黑龍江省77處濕地公園、87處省級以上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和9處濕地保護小區全部納入濕地保護體系範圍,包括濕地保護恢復項目127項,濕地恢復與功能提升項目23項,濕地可持續利用示範項目64項,能力建設項目127項,濕地生態效益補償項目9處。在規劃基礎上,組織專家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建立濕地項目資金儲備庫。
與此同時,《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小區管理辦法(試行)》、《黑龍江省濕地保護與恢復項目管理辦法》、《黑龍江省退耕還濕項目管理辦法》、《濕地監測技術規程》、《省級濕地公園建設規範》等系列規章制度和地方標準的制定出臺,進一步完善了黑龍江省濕地保護工作的相關制度規範,標誌著黑龍江省濕地保護管理制度框架體系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機構設置更加科學合理,管理能力逐步提高。通過開展調查監測、宣傳教育、業務培訓、保護與恢復等相關工作,全省濕地保護管理工作逐漸步入制度化、規範化軌道,為維護區域生態安全、水環境安全、糧食安全及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邢曉然 記者 賈紅路)
依託互聯網+
龍江林業步入智慧時代
兩年來,省林業廳認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謀劃新時代林業信息化工作,堅持“以信息化帶動現代化”,學習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積極推動龍江林業現代化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
依託“互聯網+”行政效能按下“快進鍵”
在省林業廳的官網上點擊辦事服務,就可以通過與政務服務網的數據對接,獲取到辦事事項、辦事結果和辦件數統計等信息,公眾可以通過本網站跳轉到政務服務網進行林業廳事項在線辦理,也可以查看辦事結果和林業廳網上辦事事項的統計數據。
這是黑龍江省地方林業加快“互聯網+”與政府公共服務深度融合,打造林業各領域、各環節、各層級智慧協同的政務系統的一個體現。據悉,全新的地方林業門戶網站將信息發佈、政務公開、辦事服務、互動交流、網上政務服務中心及事項審批等功能模組集于一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黑龍江省還將地理信息相關技術應用於“互聯網+業務系統”建設,包括“互聯網+防火”、“互聯網+資源”、“互聯網+濕地”等林業業務應用系統。省林業廳已經依據黑龍江省濕地名錄,建立了“互聯網+濕地”智慧監管系統,將日常濕地業務管理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基於防火專題數據及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建立了“互聯網+防火”預警監測及撲火指揮平臺,大大提高了火情監測及撲火指揮的工作效率。
建設精準扶貧系統讓扶貧工作不僅有力度更有精度和速度。據悉這個系統包含手機客戶端和大數據管理分析平臺兩個組件。通過“智慧數據處理、動態數據採集、遠程作戰指揮、多元扶貧生態”四大工作機制,確保扶貧信息真實可靠,讓扶貧政策資源與貧困人口動態需求精準匹配。
“北斗”助力數字林業“空天地一體化”
林業是我國最早應用衛星相關技術、産品並形成規模的行業之一。兩年來,全省地方林業不斷深化“北斗”等衛星在森林防火、應急指揮、資源監測、生態保護與修復等林業領域的應用,打開了通往“空天地一體化”數字林業的通道。
以“北斗”衛星技術為平臺構架的森林防火指揮系統,是一套涵蓋了測量、通信、地理信息系統、拍照取證、信息採集、記錄管理等多種功能的森林防火專用信息裝備。同時,建設並上線一體化滅火指揮信息系統,並接入北斗指控功能。實現了北斗信息的網絡化傳輸,強化了森林防火指揮調度和綜合管理能力。
利用衛星遙感影像和衛星導航定位功能可以得到不同林地多種信息。目前,省林業廳已經開發了“黑龍江省三北防護林工程營造林信息管理系統”,與衛星遙感影像配合實現三北工程規劃、編制實施方案、進行作業設計、實施檢查驗收等多種功能。
利用衛星遙感技術還可以對全省濕地資源圖斑的分佈、範圍、界線等情況進行準確定位,掌握濕地資源的變化情況,分析變化原因。同時,在森林病蟲害監測、林業碳匯監測與計量、野生動植物繁育和保護、生態公益林落界等林業領域都有衛星技術的應用。
“互聯網+”促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型
2017年黑龍江省發佈“互聯網+林業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黑龍江省林業信息化率達到80%,互聯網+林業框架基本建成,逐步建立起林業立體化感知體系全覆蓋,智慧化管理體系協同高效,林業生態價值體系進一步深化,林業一體化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林業規範保障體系支撐有力的“數字林業”體系,實現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
全面啟動“互聯網+資源監管”。平臺將涵蓋森林資源保護利用開發、濕地與沙化資源監測、國家公益林監測、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營造林管理等林業資源監管類業務系統,加強對黑龍江林業資源進行精確定位、精細保護和動態監管。
建設互聯網+林業大數據平臺。林業大數據平臺利用分佈式並行計算的特點,實現海量林業數據的快速處理,提升數據處理效率。通過林業大數據平臺的建設,提高林業決策的科學性、預見性、針對性和智慧化水準。
目前,省林業廳正在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進行對接,強化衛星等領域的技術合作,從全省地方林業一體化建設的高度對森林防火、資源管理、保護區監測、碳匯計量、病蟲害防治等各類林業領域進行總體設計,逐步整合成“一張網”、“一個平臺”和“N個應用”的“數字林業”發展構架,不斷推動全省地方林業信息化建設向更高、更精、更好發展。(葛怡然 矯牧野 記者 賈紅路)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