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新時代惠及百姓的民生答卷

2018-06-01 08:50:37|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劉徵宇

  歷史的意義,常常在回望與對照中更加明晰。

  “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切實托住這個底。”習近平總書記兩年前的深情囑託言猶在耳。這是巨大的鼓舞,更是無盡的鞭策。

  時光流轉,初心不改。總書記的囑託,已深深融入龍江大地奮鬥的底色。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保障民生,是職責,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底線;改善民生,是目標,也是實現人民福祉的一個動態過程。怎樣讓“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化為生動實踐,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用行動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振興發展的重要工作”。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辦好民生實事,使振興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省委十二屆二次會議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不斷提高就業品質,努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水準,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健康龍江行動,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省委書記張慶偉在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第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推動各項民生事業發展,不斷增進龍江人民福祉。

  民生,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會議中,無疑是個高頻詞。

  使命呼喚擔當,夢想照亮未來。民生,並不僅僅需要一串串的數據表達,數字的背後更需要的是把執政為民的理念內化於心、外化于行。正是因為對“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的堅守和踐行,省委省政府一直把民生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重大決策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堅持財政資金配置傾斜,民生投入不斷增長

  財政支出,牽引民生之變。

  兩年來,黑龍江省在財力緊張的情況,堅持財政資金配置向民生領域傾斜,民生支出持續增長:2017年,全省民生支出3996.1億元,佔全省公共財政支出的86.1%,比2012年增長55.3%。2018年一季度,全省用於民生的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140.7億元,增長14.4%,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8%。

  兩年來,一大批民生實事落到實處。我省支持脫貧攻堅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城鄉低保、養老、基本醫療保險等政策標準持續提高;就業、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水準穩步提升……

  一項項惠民政策接連出臺,一筆筆民生支出相繼落地,彰顯出省委省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中之重的責任意識和執政理念,蘊含著省委省政府民生至上的價值追求。

  一項項惠民政策,織密民生兜底保障網

  社會救助、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在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許中,黑龍江省一項項惠民政策相繼出臺,織密築牢了民生兜底保障網。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的根本體現,更是人民群眾的共同企盼和願望。

  哈爾濱市道裏區低保戶王秀蓮老人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足。王秀蓮是孤老,肢體三級殘疾,屬於特困供養人員。作為重點工作對象,哈爾濱市道裏區民政局副局長劉勤對老人的情況了熟於心,“老人現在每月享受低保金580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80元,70歲以上孤老加發80元共740元。除這些外,每個月民政局還為其購買提供8次居家養老服務。”

  打造大救助格局,構建“9+1+N”救助體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員供養制度、醫療救助制度;探索實施新增困難群體救助工作……2016年以來,省民政廳按照“托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的民生工作思路,進一步完善政策、創新機制、強化措施、提升能力,確保救助政策全覆蓋,有效保障了全省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不讓一家受寒,方為天下之暖”。給每個貧困群眾以追趕時代的力量,就是要提高貧困群眾的獲得感。

  2017年,我省將煤礦困難職工及家屬3172人納入低保範圍,臨時救助困難職工29510人次。這得益於我省探索實施的新增困難群體救助工作。省民政廳會同省人社廳、國資委等部門下發通知,部署龍煤集團第二批轉崗分流人員摸底排查工作,開闢綠色通道集中受理審批困難職工申請救助事宜。

  黑龍江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編織好穩固的社會保障網的重要指示,社會保障領域改革取得新成效。截至2017年底,全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鄉居民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94.1萬人、839.6萬人、2892.6萬人、519.1萬人、315.1萬人、355.1萬人,基本實現了法定人群全覆蓋。在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穿底”的情況下,多措並舉、擴面增收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確保了各項社會保障待遇及時足額發放。

  一個個溫馨的民生故事,一張張拉長的“民生清單”……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方力量讓龍江聚力前行,這種力量,磅薄而大氣。

  夯實民生之本,大力培育就業增長點

  “近兩年全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4.5%以內,2017年城鎮登記失業率4.21%,是近五年最好水準。”這組數據意味著:在我省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下,就業創業工作取得新進展。

  從回到家鄉創業的艱難起步,到2018年創業項目榮獲“胡潤百富‘中國最具投資價值,新興企業百強單黑龍江10強’”,王宸很有感慨地對記者説,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黑龍江政府部門著眼于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並對創業者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

  王宸的成功是黑龍江省眾多創業者的一個縮影。據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兩年來,黑龍江省大力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注重利用新業態吸納就業,一産、二産就業趨穩,三産就業吸納能力逐年提高,2017年新增就業中三産佔比達74.8%,同比上升8.6個百分點,特別是旅遊、養老、健康等現代服務業與文化體育産業融合發展,同時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電商、微商、快遞等新業態蓬勃發展,催生了大量就業崗位,就業渠道也呈現單位就業、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等多元形式。

  雙鴨山市尚農電子商務公司董事長王殿軍很難忘記2017年的秋天,在那個收穫的季節,他在家門口被授予“轉崗職工創業標兵”的稱號。在省人社廳組織召開的全省轉崗職工創業典型推介會上,他和轉崗職工們分享了一段段自主創業的經歷,展示了分流職工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和自強不息的意志品格。

  黑龍江省紮實做好去産能職工安置工作。兩年來,積極推進去産能相關工作,共安置43536人。

  龍江百姓收穫滿滿,民生改善沒有終點

  聚焦百姓嚮往,增進民生福祉。在民生改善方面,龍江百姓收穫滿滿。

  教育連著千家萬戶,是事關國家民族未來之大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著力推進教育改革發展。據2016~2017學年教育事業統計數據顯示,全省繼續教育持續發展,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協調發展,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溝通,覆蓋人的不同發展階段和滿足社會不同群體需求的終身教育體系初步形成。

  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記者從省衛計委獲悉,目前我省深化醫改取得突破性進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2017年8月1日起全省所有面向社會開放的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公立醫院公益性方向得到制度性確立;分級診療體系初步形成;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健全完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持續鞏固,基本藥物採購金額佔比較上輪提高13.6%。

  保障性安居工程有效改善了困難群體的居住條件。棚戶區改造推進有力。2017年開工21.4萬套,開工率102.8%;基本建成28.2萬套,基本建成率175.2%;完成投資326億元。農危房改造推進有力。創新提出修、建、買、換、租和建設農村公租房等多種改造方式。在2017年初全國農危房改造績效考核評價中我省位列第5名,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艱辛探索,迎來蝶變。全省養老服務業蹚出一條具有龍江特色的養老産業發展之路。按照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發展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部署,省委深改組專門成立了養老産業體制改革專項小組。2017年初,黑龍江省養老服務業發展居全國第二,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和獎勵。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提速,龍江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2017年8月21日,全長8755米的哈牡客專虎峰嶺隧道正式貫通;2018年5月,我國最長的高寒地區快速鐵路——新建哈爾濱至佳木斯鐵路開始聯調聯試,預計8月末正式開通運營;2018年4月30日,哈爾濱機場新航站樓正式啟用……

  普通人的生活,是社會進步的影子。在多彩的民生行動背後,折射出省委省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執政理念和民生情懷。黑龍江,正以厚積薄發的姿態闊步向前,以民生為底色,書寫美好生活的時代答卷。(記者 姜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