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全員發動多措並舉抗旱保苗

2018-06-08 08:53:56|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岩|責編:劉徵宇

綏化全員發動多措並舉抗旱保苗

望奎縣正柏二村村民正利用水車澆地。 

綏化全員發動多措並舉抗旱保苗

望奎縣火箭鎮利用卷式噴水機澆田。 

  5月30日,在黑龍江省綏化市慶安縣巨寶山鄉巨寶村楊士發屯,來自該縣農業部門的農技人員正一個地塊一個地塊地查墑情、看苗勢,為農民出主意,拿主見,助力農民抗旱。在現場記者看到,由於慶安持續乾旱已達20天之久,沒有下過一場透雨,播種的玉米、大豆雖然發芽,卻鑽不出土層,成為“芽幹”苗,大部分高崗地玉米底芽已經枯萎。為了將損失降到最低,村民們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本著多搶一畝是一畝,多救一壟是一壟的原則,採取打土井、引塘水、膜下灌、提水灌等多項措施,從旱魔手裏奪豐收。

  據了解,進入5月以來,綏化市降雨偏少,域內河流缺水嚴重,地下水埋深下降,水庫蓄水偏少,土壤開始缺墑,導致農田出現不同程度旱情。針對各地出現的旱情,綏化市高度重視,各縣(市)區、各部門積極行動,每天出動車輛1.3萬台(次)、3萬餘人,動員各種抗旱力量抗旱保苗,各縣(市)區加強水源建設。截至5月30日,全市共投入抗旱資金3712萬元,新打抗旱水源井4958眼,新購抗旱設備111台套,購買大小水桶3880個,保證了抗旱工作的有序開展。

  在組織發動上,綏化市成立10個督導組,組織各級幹部深入田間查看土壤墑情和作物出苗情況,有針對性地指導農戶採取催芽、坐水補種。截至5月30日,綏化全市農田偏旱465萬畝。其中,嚴重受旱98萬畝,水田渴水11.6萬畝,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從苗情長勢看,早播種和坐濾水種地塊苗情長勢良好,出苗率達9成以上;晚播種地塊,出苗率不高,個別旱情嚴重地塊不足6成苗。綏化市在保障抗旱所需物資、資金的同時,組織專家學者和科技人員因地制宜,科學指導抗旱。5月22日和5月28日,該市分別有兩次降雨過程,慶安、安達、蘭西等地抓住有利時機,組織開展了人工增雨作業。

  慶安縣致富鄉興隆村周家油坊屯大部分農戶種的都是水稻,今年插秧以後發生了枯水,水源嚴重不足,稻農急得直跺腳,也想不出好路子。該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幹部到現場查看了情況,給他們提出了“聯體用水、淺深結合、循環利用、控制節水”的解決思路,農戶不再爭水搶水,度過了枯水期。

  北林區西長髮鎮正黃一村村民李蘭雲今年種植了玉米60多公頃,由於種植面積大,為了搶抓時間,她從合作社借來了噴灌設施,自籌資金打井、購置柴油機、發電機用於田間灌溉。在正黃一村的加水點,一輛輛灑水車有序地注水,奔赴田間。正黃一村村委會主任李艷超介紹,正黃一村村旱田種植面積1.6萬畝,為了保障抗旱期間的水源供應,鎮村兩級積極組織發動,幫助農民緩解旱情,減少損失。“我們有3眼抗旱井,每天出動水車130多臺連續作業,已經澆了10多天了。”西長髮鎮黨委副書記魏述飛表示:“組織各村開展抗旱工作刻不容緩,我們幫助農民協調抗旱物資,引導農戶抗旱自救,截至目前共出動水車500多臺,有效緩解了旱情,最大限度地降低農民的損失。”

  出現旱情苗頭後,綏化各縣(市)區加大抗旱投入,多種措施推進工作展開。全市共檢修各類機電井1530眼,維修大小泵站2處,維修抗旱設備700台(套),維修攔河壩4座,2.63萬人次投入抗旱,累計啟動噴灌設備2313台(套),澆灌面積128.68萬畝。

  慶安縣同樂鎮是慶安縣最大的旱田鎮,今年遭受嚴重旱情。為調動群眾齊心合力抗旱,由鎮裏統一協調,集中使用抽水機、噴灌機、小白龍等設施,優先調配到特大乾旱村屯使用。在旱情嚴重的同興村,由鎮裏調去的10台抽水機、7台噴灌機連續作業,並打土井7眼,集中對未出苗和芽幹苗的地塊查田補種,有效緩解了旱情。

  據介紹,面對6月上旬還將明顯少雨,旱災可能持續加重的預期,綏化市將繼續加大抗旱力度,加大灌溉設施、設備、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並派出技術人員和專家組深入基層,加強技術指導與服務工作。與此同時,及時啟動各類抗旱水源井、泵站、提水站等抗旱水源工程,最大限度地擴大灌溉面積。在旱情嚴重的地區,還將加速搶打應急抗旱井,適時開展人工降雨作業。加強灌區用水管理和田間管理,確保小災不減産,大災不減收。(洪家興 岳海興 記者 程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