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政法系統整頓作風優化營商環境

2018-08-23 10:32:47|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哈爾濱市政法系統深化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70項新舉措

  為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委深化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更加有力地為黑龍江省會城市建設和全面振興發展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2018年以來,全哈爾濱市政法系統結合實際,相繼出臺了70項利企便民改革新措施,優化實現了100項“最多跑一次”事項和13項“一次不用跑”事項。為便於全哈爾濱市企業和廣大群眾分享新措施釋放的改革“紅利”,現將這些措施集中公佈如下:

  一、公安機關服務措施

  (一)出入境管理部門

  1.啟用自助“填表易”。在出入境接待大廳全面實行電子化填表流程,配備系統語音提示和專人引導幫助申請人填表,徹底取消手工填表環節和身份證複印件材料,實現辦證“零手續”。

  2.推出短信提醒取證服務。申請人在市局出入境接待大廳辦理的證件符合發證條件時,出入境管理部門將在第一時間免費發送短信息,提示申請人及時領取證件。

  (二)戶政部門

  3.取消購房落戶金額限制。取消非哈市戶籍人口在哈市購房,並取得房屋所有權證要求來哈市落戶購房金額限制。

  4.下放購房落戶審批權。將非哈市戶籍人口在哈市購房,並取得房屋所有權證要求來哈市落戶的審批權限下放至戶籍派出所直接辦理。

  5.全面放開科技人才落戶限制。凡高校和職業院校國民教育中專(含)以上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技術工人等對經濟發展有促進作用、對人口結構有優化作用的重點人群取消落戶限制,完全實行“零門檻”落戶。

  6.下放科技人才落戶權限。將高校和職業院校國民教育中專(含)以上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技術工人等人群落戶權限全部下放至戶籍派出所辦理。

  7.設立社區集體戶口。在全市戶籍派出所統一設立社區集體戶口,集體戶口的地址登記為派出所地址,戶口性質登記為集體戶。對於已將戶籍所在地房屋售出,本市沒有落戶地址的,可將戶口落派出所社區集體戶口;對於有在本市落戶意願,但沒有落戶地址的可將戶口落在居住地派出所社區集體戶口。

  8.向新區下放落戶審批權。為支持哈爾濱新區(原松北區)建設,到新區就業、購房居住、租賃房屋居住、投資等落戶審批業務全部從市局下放至新區分局直接辦理。

  9.取消投資落實金額限制。取消來哈落戶投資金額限制,凡來哈爾濱投資,依法經營,即可申請落戶。

  10.開闢投資落戶“綠色通道”。在市公安局戶口審批服務中心設立來哈投資落戶“綠色通道”,一個工作日內辦結。

  11.進一步放寬城區落戶限制。在平房區、松北區、呼蘭區、阿城區、雙城區同一地址依法依規租賃房屋居住半年以上;在道裏區、道外區、南崗區、香坊區同一地址依法依規租賃房屋居住二年以上(包含舉家遷徙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區有穩定就業生活的新生代農民工),可為承租者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同一戶口的父母或岳父母辦理落戶。

  (三)交警部門

  12.增設交通違法處罰業務辦理窗口。在市民大廈新增15個辦理窗口,為群眾提供交通違法處罰業務辦理服務。

  13.新增手機APP預選機動車號牌業務。使用“交管12123”APP,可提供新車選號、新能源車換號、二手車轉移換號、二手車轉入選號等業務辦理服務。

  14.實現駕校學員網上取消預約考試。駕校學員只需通過微信向交管部門業務辦理頁面,錄製上傳一段固定模板的小視頻,即可實現取消預約考試。

  15.快速處置財産損失交通事故。成立凱利、準通2處全年無休的交通事故快處快賠中心,將輕微車損事故由2個工作日縮短為即辦即理賠到賬。

  16.開通殘疾人專用考臺。在車管所一樓大廳設置“無障礙考臺”,殘疾人考試合格後民警直接發放駕駛證。

  (四)消防部門

  17.壓縮行政許可審批時限。將一般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時限由20個工作日縮短為3個工作日;將一般建設工程消防驗收時限由20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公眾聚集場所投入使用、營業前的消防安全檢查時限由12個工作日縮短為3個工作日。

  18.實行建設工程預審核。建設工程尚未具備申報消防設計審核及備案抽查受理條件時,建設單位可在消防設計文件編制完成後,向消防部門申請建設工程消防設計預審核服務,消防部門在6個工作日內完成預審核並反饋意見。

  19.實行建設工程預驗收。建設工程竣工尚未具備消防驗收條件時,建設單位向消防部門申請建設工程消防預驗收服務,消防部門在6個工作日內完成預驗收並反饋意見。

  20.進一步下放審批權限。將哈爾濱新區內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建設工程消防驗收全部交由轄區消防機構辦理,實現哈爾濱新區“消防審批不出區”。對其他區、縣(市)內的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建設工程消防驗收審批權限進一步下放至區、縣(市)級消防機構,分散審批權,方便建設單位就近辦理,提高辦事效率。

  21.自由選擇專項建設工程審批部門。對同一建設單位同時申報兩個以上跨轄區易燃易爆氣體和液體的充裝站、供應站、調壓站建設工程的,建設單位可以自由選擇由哈爾濱市公安消防支隊統一受理、審批或者由各公安消防大隊按轄區管轄權限分別受理、審批。

  (五)其他方面

  22.下放安全技防審核權。將黨政機關、醫院、大中專院校、中小學、住宅小區等治安保衛重點部門安全技術防範系統設計方案審核的行政權力下放到各區公安分局。

  23.下放安全技防系統驗收權。將黨政機關、醫院、大中專院校、中小學、住宅小區等治安保衛重點部門安全技術防範系統竣工驗收的行政權力下放到各區公安分局。

  24.下放安裝技防産品和系統審批權。將單位和個人在社會公共區域安裝安全技術防範産品和系統批准的行政權力下放到各區公安分局。

  25.開通“冰城公安”微信公眾號。

  提供戶政、交警、出入境、監管、消防、網安、大型群眾活動安全許可、法制、監管網上查詢,預約辦理等服務,同時提供路況查查,微信挪車,新車6年免檢,證件到領提醒,電子駕照,防電詐警民親情守護等特色服務。

  26.實現公安窗口服務“多元”收費方式。除現金支付外,在全市公安戶政(派出所)、交警、出入境窗口實現微信、支付寶手機在線支付和銀聯POS機支付。

  27.推行郵寄送達服務。在公安戶政(派出所)、交警、出入境、消防窗口部門,本著群眾自願的原則,全部提供材料郵寄送達服務。

  28.開通“互聯網+在押人員暖心包裹”快遞送達服務。關注“冰城公安”微信公眾號,選擇“微業務”中“冰城公安政務”的“監管業務”,逐項填寫收件人、寄件人信息,即可為哈爾濱市看守所在押人員郵寄衣服、鞋襪、毛巾、全樹脂眼鏡等物品。

  29.主動開展助企服務。在公安機關與市工商聯共同搭建“警務督察+工商聯”助企服務平臺,通過“哈爾濱警務督察”微信服務號,受理全市非公經濟企業對公安機關的投訴和意見建議,點對點幫助企業解決問題。

  30.實行警務公開。公安機關行政執法行為面向全社會公開,自覺接受違法行為人對處罰程式、結果的舉報投訴,並實行執法行為全流程記錄留痕,由警務督察部門專人負責審查,發現問題及時查處。

  二、司法行政機關服務措施

  31.為企業免費提供法律諮詢。全市各律師事務所和公證處免費為全市各類企業經營者提供企業問題法律諮詢服務。

  32.為市民免費提供“3+1”線下加線上、立體式、全天候法律諮詢。市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取得免費法律諮詢:

  (1)“一線通”服務,撥打12348法律諮詢電話,在線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2)“一網通”服務,登錄市律協網站(網址:http://www.hr bl s.org/index.ht m)留言諮詢,網上免費諮詢各類法律問題;

  (3)“一面通”服務,到各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律師諮詢窗口,面對面免費諮詢各類法律問題;

  (4)“一掌通”服務,在社區司法所通過掃描“法律114微信群”二維碼,加入司法行政機關為每個社區創建的微信群,群內律師免費解答法律問題。

  33.支持“新字號”戰略性新興産業項目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集群、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和數字創意等新興産業領域,對當年設立並符合市政府認定的年度實際完成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免收律師服務費,第二年至第三年所需費用減收30%。對辦理與産業發展相關公證事項,所需費用減收30%。

  34.支持大型企業集團發展。對央企總部、大企業集團和“深哈合作”在哈投資的大型工業項目,聘請律師提供調查、商務談判、文件起草、仲裁和訴訟代理法律服務,所需費用減收50%。對辦理債權債務合同公證事項,所需費用減收50%。

  35.支持“中國製造2025”哈爾濱行動計劃重點産業項目建設。對當年設立並符合市政府認定的符合扶持條件的重點企業免收律師服務費,第二年至第三年所需費用減收30%。對辦理進出口所需的資質、合同、融資等相關公證事項,所需費用減收50%。

  36.支持傳統優勢産業“老字號”改造升級、“原字號”深度開發。主動與市政府認定的採用新技術新工藝進行技術改造,且年度實際完成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老字號”“原字號”企業對接。對辦理公證或由律師提供其它法律服務,所需費用減收20%。

  37.支持重點民營企業發展。對行業升級改造項目,以及我市自有品牌工業化和規模化食品生産項目,聘請律師提供的其他法律服務,所需費用減收20%。對新設立的市政府重點支持、扶持的民營企業聘請律師,所需費用減收30%。對重點民營企業辦理企業融資相關公證事項,所需費用減收30%。

  38.支持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創新成果轉化。對市政府認定的符合條件的辦理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公證事項,所需費用減收30%。對辦理涉及知識産權轉讓、確權和侵權證據保全公證事項,所需費用減收30%。

  39.支持哈爾濱新區和國家級開發區建設。對哈爾濱新區和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哈爾濱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哈爾濱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賓西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中蒙俄經濟走廊項目辦理涉外相關公證事項,所需費用減收30%。

  40.支持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對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國有企業,聘請律師提供仲裁和訴訟代理法律服務,所需費用減收30%。對辦理企業兼併、重組相關公證事項,所需費用減收30%。

  41.支持困難國有企業擺脫經營困境。對僵屍企業依法破産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務,對長期虧損、資不抵債、欠稅欠薪的困難國有企業,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對經營困難的國有企業聘請律師提供其他法律服務,第一年免收法律服務費,第二年至第三年所需費用減收50%。對辦理涉及破産、改制企業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再就業安置簽署協議公證事項,所需費用減收30%。

  42.服務經濟困難群眾。有訴訟服務需求的,由承辦律師或社區(村)法律顧問律師代為申請法律援助;有辦理公證需求的,由公證機構代為申請公證法律援助;對在訴訟中需進行司法鑒定的,給予司法鑒定法律援助。

  43.服務撫恤優待對象和特殊人群。對烈士家屬辦理繼承烈士遺産、子女入學公證事項,對農村五保供養對象辦理養老協議、遺囑、意定監護公證事項,對外來務工人員辦理討薪、工傷賠償等公證事項,對70周歲以上孤寡老人辦理遺囑公證事項,免收公證費。對80周歲以上老人辦理遺囑公證事項,所需費用減收80%。上述人員辦理相關公證事項均可通過“綠色通道”、上門服務等方式快速辦理。

  44.服務信訪矛盾糾紛化解。積極組織律師免費調解信訪矛盾糾紛;對涉及重大疑難信訪事項且可以通過訴訟程式解決的,律師減收30%法律服務費。

  三、審判機關服務措施

  45.開通24小時12368訴訟服務平臺。通過12368訴訟服務平臺,提供24小時自助查詢服務和辦公時間人工諮詢服務。當事人通過電話可以進行案件諮詢、訴訟諮詢。12368提供立案登記須知、訴訟風險提示、案件管轄、訴訟費用查詢、保全和先予執行須知、舉證須知、訴訟時效和期間查詢、民事上訴須知、執行須知等內容的查詢。

  46.增設諮詢服務窗口。市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立案接待窗口從2個增加至12個,全天派駐一名副庭長在立案窗口值班,隨時解答當事人的立案諮詢,對於符合立案條件的案件當場審核。新增設6個信訪接待窗口,為當事人提供訴訟諮詢和判後答疑服務。

  47.提供多元化訴訟服務。在訴訟服務中心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公證服務和保險服務窗口,為當事人提供相關業務諮詢、引導、調解等服務的同時,及時辦理訴訟程式中需要的仲裁、公證和擔保業務,實現關聯業務“一站式”辦理。

  48.大力推行案件繁簡分流。基層法院一審簡易程式立案率達到100%,簡易程式適用率達到70%,不斷提高當庭裁判率,發揮刑事和解程式、輕微刑事案件快速審理機制,通過簡案快審,力爭使一審案件平均審限縮短90天,二審案件平均審限縮短30天。

  49.推進“互聯網+執行”。開展案件執行住宅房産網絡司法評估和網絡司法拍賣,依託淘寶網、京東網、訴訟資産網,實現拍賣零佣金、信息廣泛發佈、程式公開透明。

  50.提供遠程訴訟服務。對當事人提出申請的案件,可以實現網上調解、遠程提審和遠程開庭。網上調解提供調解申請、調解辦理、遠程視頻調解、微信調解、調解成功轉司法確認、調解失敗轉立案等訴調對接渠道。遠程提審實現了法院、看守所、監獄、檢察院網絡視頻信號的互聯互通,提高刑事審判工作效率。

  51.執行案款專項管理。實行執行案款“一案一賬戶”管理,對所有執行案件和執行案款實行動態、實時監控,實現繳款通知、執行到賬、發放申請、發放審批、發放處理“一體化”管理。

  52.擴大司法宣傳。依託司法公開“四大平臺”,實現審判流程信息、裁判文書、執行信息和庭審內容的全面公開。每月召開新聞發佈會,讓社會公眾全方位了解法院工作。舉行法院開放日活動,讓群眾零距離接觸和感受司法。開通新浪官方微博、騰訊微信訂閱號、人民法院政務門戶網站,實時展示法院工作動態。

  53.拓寬送達渠道。在傳統的直接送達、郵寄送達、公告送達基礎上,對於民事、刑事、行政和國家賠償案件,除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外,其他訴訟文書均可實現電子送達。

  54.完善“哈爾濱電子法院”平臺。

  利用“哈爾濱電子法院”平臺,實現網上立案、網上繳費、網上送達、網上諮詢、網上證據交換和質證、網上開庭、網上拍賣。實時提供審判流程信息、裁判文書、庭審實況、電子檔案查詢和下載服務。

  55.加強案件監督。加強對員額法官辦案權力制約和辦案品質的監管,充分發揮院長、庭長、專業法官會議和審判委員會對案件的監督作用。加強案件評查工作,對經評查認定為差錯的案件,追究持錯誤裁判意見的法官的違法審判責任。對員額法官實行動態管理,凡出現差錯案件或瑕疵案件達到一定數量的,啟動法官員額退出機制。對於存在嚴重品質問題的案件,列入典型問題案件名單,在全市公開通報。

  56.堅持對企業慎用強制執行措施。

  遵循謙抑、審慎、善意、文明、規範的辦案理念,特別是在辦理執行案件時,涉及對企業採取查封凍結等強制措施前,嚴格履行告知、送達、釋法説理工作,充分考慮企業需要,創造安商留人的法治環境。

  四、檢察機關服務措施

  57.網絡公開檢察機關辦理案件信息。市檢察院通過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htt p://www.aj xxgk.j cy.cn),公開案件程式性信息、重要案件信息、已終結案件法律文書,實時提供律師會見、閱卷等申請服務,收集案件處理意見。

  58.完善服務窗口。市檢察院在案件管理大廳設立案件查詢窗口,為當事人家屬提供案件進展查詢、適用法律諮詢、案件處理意見轉達等服務。在控申接待大廳設立檢察官接待窗口,為來訪群眾提供業務諮詢和服務。

  59.作出偵查監督“三零”承諾。辦理涉及各類市場主體的審查逮捕、刑事立案監督、偵查活動監督、“兩法銜接”案件,堅持做到適用法律政策零盲區,辦案程式零瑕疵,實體處理零錯案。

  60.建立破壞營商環境刑事案件臺賬。及時、準確統計案件類型、涉案人數等基礎數據,優先辦理破壞營商環境案件,快速處理在其他案件辦理過程中發現破壞營商環境案件線索,全面審查把關,從嚴審查,從快起訴。

  61.簡化申請監督案件工作流程。對案件材料審查後,通知當事人一次性補齊,對於路程遠、年紀大、行動不便的當事人,法律文書可以採用檢察專遞方式進行郵寄送達。

  62.建立涉企案件辦理“綠色通道”。

  實行審查、辦結、送達三優先制度,縮短辦案週期。建立涉企案件臺賬,統一登記,定期檢查推進,案件辦結後5日內向企業反饋案件辦結情況。

  63.簡化行賄檔案查詢流程。為招投標企業提供行賄檔案現場免費查詢服務,列印查詢結果,對於急需查詢結果參與重要項目招投標的,説明情況後當日提交材料、當日審核、當日提供結果。

  64.優化律師統一接待流程。律師複印卷宗統一提供光碟,免收一切費用;設立案件查詢統一電話,為律師及當事人家屬提供案件進展查詢;設立律師微信預約平臺,身份材料手機上傳並審核後,為律師提供預約會見、閱卷、複印等服務,卷宗光碟實現“立等可取”。

  65.設立哈爾濱市法律援助中心駐市檢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市檢察院控申接待大廳設立哈爾濱市法律援助中心駐市檢察院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法律援助接待窗口,便於來訪群眾得到及時有效的法律諮詢、訴訟指導和法律援助。

  66.開通12309檢察服務熱線。市檢察院開通12309檢察服務熱線,提供辦公時間人工諮詢服務,為當事人提供控告、刑事申訴、民事行政申訴、國家賠償、法律諮詢等綜合檢察服務。

  67.開通未成年人權益救助保護監督熱線。受理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舉報內容,對被害未成年人提供法律諮詢、心理輔導、法律援助或採取其他相關救助措施加以保護。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涉嫌犯罪的,依法將舉報線索移送公安機關。熱線電話:82359774、82359775。

  68.強化檢務監督。加強員額檢察官辦案品質監管,實行員額檢察官聯席會議制度,對重大疑難案件共同研究把關,對疑難複雜案件,提請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確保辦案品質。

  69.建立哈爾濱市人民檢察院公益損害訴訟違法舉報中心。在市檢察院控申接待大廳設立哈爾濱市人民檢察院公益損害訴訟違法舉報中心,通過12309電話服務熱線、信函舉報、信訪人舉報,受理查處損害公眾利益、社會公益,公檢法執法辦案違法情形以及行政執法機關履職中侵害公眾利益的案件。

  五、群眾監督舉報服務措施

  70.建立全市政法系統群眾監督舉報平臺。市委政法委舉報電話:84573850,舉報郵箱:hr bzf zd2018@163.com。市直政法機關,各區、縣(市)政法委舉報電話郵箱見附表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