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民營經濟從“夾縫經濟”到“強市之本”

2018-09-10 13:20:50|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從“夾縫經濟”到“強市之本”

七台河民營經濟從“夾縫經濟”到“強市之本”

  七台河的“老人兒”,幾乎都知道“9388”。對於七台河經濟社會發展,那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歷史時刻——民營經濟自此撕下了“邊緣經濟”“夾縫經濟”的標簽,正式走上了“臺面兒”。

  “‘9388’是從1993年起,力爭經過8年左右時間,實施8項工程,到2000年把七台河建成市場經濟發達、人民生活富裕的‘北方溫州’。”鄭福臣介紹,這是1992年12月28日的七台河市委四屆九次全會上確定的發展戰略。

  鄭福臣介紹説:“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千名溫州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來到七台河,小金鄉就是因溫州金鄉鎮青年落戶而命名。”

  1998年,七台河市委“掀新潮”決策誕生,即掀起新一輪發展非國有經濟熱潮,《關於放手發展非國有經濟若干政策》同步出臺;

  2001年,七台河提出把發展焦化産業作為“一號工程”,明確“一號工程”的主體“必須是民營企業”,同時確立民營經濟為主體經濟、立市經濟;

  2002年,七台河民營經濟發展史上重要的“1029”會議(10月29日召開)明確提出“放手發動群眾,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2008年,“358”跳躍式發展規劃提出突出五個發展定位,“建設民營經濟富市”列在首位;

  2018年,全七台河市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大會上,“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成為最強音……

  20多年來,方向從未改變,決心從未動搖,腳步從未停歇。發展民營經濟,七台河上下“一茬接著一茬幹”,只為“一年更比一年好”。

  記憶,民企發展頻現“現象級”

  如果説“9388”是七台河民營經濟的起點,那麼,“七彩城”就是七台河民營經濟起步的標誌性印記,是打開七台河人市場經濟意識的“鑰匙”。

  1993年9月16日開門納客的“七彩城”,是一個商貿中心、市場載體。在“放水養魚,先放後導”的理念支撐下,一起步便踏上了快車道。

  “七彩城”的崛起,帶動了全市商貿和服務業的大發展,“商店、旅店、飯店、浴池皆人滿為患,展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發展景象”,藺文彬在《關於“北方溫州”的記憶》一文中,這樣形容當時“七彩城”的帶動輻射效應。

  “説起七台河民營經濟發展的‘現象級’事件,‘李寶武焦化效應’意義重大。”鄭福臣説,正是“李寶武焦化效應”,奠定了七台河市煤焦化産業長足發展的基礎。

  2001年,全國煤焦市場一片哀鴻。“這時上焦化項目,是不是瘋了?”民營企業家李寶武要上焦化項目,很多人提出質疑。

  但七台河市裏力挺,“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不要爭論,幹起來再説。”

  正是這個可貴的“力挺”,項目搶佔了市場回暖的先機,李寶武也挖到了七台河煤焦化産業的“第一桶金”。

  透過現象看本質。“現象級”的背後,是七台河人發展民營經濟的決心,是“敢為天下先”的勇氣和魄力。

  弄潮,兩千民企同臺“競風流”

  2015年8月創立的電子商務産業園,是七台河秉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又一力作,也是七台河民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黑龍江國之旅遊有限公司是2017年入駐産業園的小微企業。這家僅有三年曆史的企業,在産業園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我們目前已在全國設立了47家分公司,市裏方方面面的扶持真的是很給力。”談及發展前景,董事長何明利信心滿滿的背後,是對市委市政府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的讚許和褒揚。

  在産業園,像國之旅遊這樣的小微企業有115家。説起這些企業,産業園管委會李彥寶興奮得就像在談論自己的孩子:“企業主要有4類:電子商務平臺商、貿易商、服務商和科技小微企業。”

  李彥寶介紹,園區2017年網絡交易額已突破2個億,目前園區建有專家庫、人才庫、企業庫、項目庫,“核心目的就是為了力挺小微企業發展。”

  如果説小微企業是七台河民營經濟的嫩葉新芽,那麼寶泰隆、雙葉傢具則是七台河民營經濟的領軍“大腕”。

  “2003年成立、2011年上市、2016年更名的寶泰隆,目前正謀求轉型升級”,寶泰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維舟介紹,公司正在大力實施産業轉型升級戰略,由傳統煤化工向新材料産業、清潔能源轉型。近幾年,圍繞轉型升級,寶泰隆步履堅定:30萬噸穩定輕烴、10萬噸芳烴、100噸石墨烯等一批新項目相繼投建、投産。

  有著18年發展歷史的雙葉傢具實業有限公司,是七台河非煤民營企業的龍頭,2017年的銷售額為3.73億元。“目前公司正由傳統手工業向機械智慧製造轉型”,公司總裁宋月輝介紹,公司投資2.1億元建設的智慧生産線將於明年投産達效,“屆時,生産基地將全部打造成智慧工廠。”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如今的七台河,2276戶民營企業在煤炭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製造、綠特色食品、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六大産業中百舸爭流千帆競,爭當新時代的弄潮兒。

  支撐,惠企挺企吹響“集結號”

  今年2月以來,促進民營經濟加快發展、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促進創新創業、發展總部經濟、支持科技創新、促進電子商務大發展快發展等扶持民營經濟發展“黃金十條”系列政策,在七台河密集出臺。

  今年7月3日,七台河召開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大會,明確提出將民營經濟定位為“強市之本”“富民之源”。

  “這是七台河民營經濟大發展的又一個‘春天’。”採訪中,民營企業家們表示對“黃金十條”系列政策“舉雙手贊同”,對企業的未來充滿期待。

  去年9月註冊落地的七台河鑫科納米新材料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嗅到了這個“春天的氣息”。公司總經理李德慧説,選擇七台河,看中的就是這裡民營經濟發展的底蘊和政策。

  對於“黃金十條”系列政策,鄭福臣用了“六個最”來概括:最簡便的審批准入體系、最給力的資金扶持體系;最可得的融資支持體系;最實惠的要素支撐體系;最直接的溝通協調體系;最貼心的關愛服務體系。

  “扶持民營企業,七台河有傳統。”王維舟表示,寶泰隆每年都能在政府獲得扶持政策,“歷任領導對企業都特別支持,支持的方式方法也很到位、很實在、很貼心。”

  “免費入駐産業園就是對小微企業最直接的支持,一年省下十來萬租金,這對我們是實實在在的扶持。”何明利説,市裏對小微企業的扶持包括稅收減免、免費培訓、用人補貼等方方面面,“都是動真的,來實的”。

  在七台河,有一個微信群,從書記、市長,到各級“管事的”“做主的”,以及企業家們都在群中,企業家有事,一呼百應,溝通“零距離”。

  “企業家的事是我們心裏的頭等大事”,楊廷雙表示,只有真正走近企業家、服務企業家、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企業才能大發展、快發展,“企業發展了,老百姓才能得到福祉”。

  目標,瞄準六個百億“再出發”

  七台河民營經濟目前是啥狀況?下面這組數字中“6789”讓你一目了然。

  2017年,七台河民營企實現經濟總量140.88億元,佔全市經濟的60.9%;實現稅收26.1億元,佔全部稅收的72.2%;全市規上企業中,民營企業的佔比為83%;全市科技研發投入,90%來自於民營企業……

  7月3日召開的加快民營經濟發展大會,讓七台河民營經濟站上新的歷史起點。

  “要通過改造升級、招商引資、創新驅動做大總量,做優存量,做大增量,做強品質。”楊廷雙為新時代七台河民營經濟再上新臺階指明方向。

  “産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正在制定。我們要通過三年努力,打造形成現代煤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和醫藥、製造和再製造、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六個一百億’産業集群。”七台河市市長賈君給出了發展目標。

  一項項政策接續出臺,一個個項目投建投産,一串串數字令人振奮……新一輪熱潮已經掀起,新發展能量正在釋放,七台河民營經濟的明天,值得期待。(記者 王忠寶 文天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