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三高”:增收的“攔路石”

2018-09-11 16:10:49|來源:佳木斯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劉徵宇

  佳木斯市作為“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區,圍繞什麼目標,選擇什麼路徑,探索什麼模式,是在改革實踐中逐漸解答的考題。有的已“趟”出經驗和做法為黑龍江省、乃至全國提供了有利借鑒。改革的逐漸深入催生佳木斯現代農業一派欣欣向榮之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典型引路,較好地詮釋了如何領著農民幹,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賺。科技創新服務把準了合作社的“脈”,讓農民社員解惑又“解渴”。農村金融服務和農村土地流轉打破了農民貸款難的僵局,黑龍江省首創的陽光村務工程網在促進土地流轉中發揮了作用。跨省合作帶來了經營主體、市場終端、商品流通的相融相促,農産品品牌整合和培育重塑産業活力……我市改革的連鎖效應日益凸顯,推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但現代農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可忽視一些薄弱環節對農業的束縛。本報記者走鄉訪戶,調查了解我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力求為推動農業現代化提供啟示。

  作為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糧食生産“十一連增”的精彩答卷中黑龍江省功不可沒。大水利、大合作、大農機、大科技已經成為黑龍江省現代化大農業的魅力符號。然而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一些矛盾和問題逐漸累積顯現。日前,記者在我市調查中發現,高投入、高成本、高風險在不同程度上削減農業發展後勁,成為橫在農民持續增收道路上的“攔路石”,農業“三高”時代已經到來。

  湯原縣竹簾鎮民主村農民王忠平經營土地從300畝發展到1360畝,他種的玉米個頭大、産量高,沒幾年王中平就成了遠近聞名的種糧“明星”。“那段日子,我躺在炕上幾宿都睡不著覺,就琢磨著和每家怎麼談,能把土地連成片。”除了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最終王忠平還是拿出了高於市場土地承包金額的關鍵“砝碼”,實現了土地連片。

  王忠平的妻子認為,原來自己家種20多公頃地生活過得挺滋潤,現在攤子鋪得這麼大,風險都得自家擔著。王忠平對大壟雙行密植的玉米種植技術有把握,他有信心用高産彌補高地租的成本投入。今年,王忠平拿到了省財政廳擔保貼息70%的30萬元貸款。之所以沒貸更多資金用於擴大生産,王忠平也是考慮到成本投入過高,風險不可控等因素。

  近幾年,種植大戶、合作社、家庭農場這些農業經營主體的大量涌現,促進了農業的規模化、標準化生産,土地資源越來越“金貴”。農民看到了大勢所趨,製造“田中田”障礙,抬高地價的情況也存在,各地經營主體多數還是以“高價”租地的形式規模經營,租金逐年上升,很多經營主體扣除“地租錢”,購買生産資料的資金所剩無幾。從目前情況來看,土地連片的最佳方式是農民帶地入社,這樣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釋放生産資金,加快規模經營發展速度。

  “小戶越種地越窮!”富錦農民孫力向記者舉例説明他的“理論”:“比如説,我種10坰水稻,農機具是必須要上的。現在一台插秧機最少1萬元,大型農機具多則十幾萬,一般農民家庭拿不起這筆錢。不買農機就得租車無形就增加了成本。農資這塊也是‘層層扒皮’,農藥、化肥、秧盤、水費、收割時的人工費再有銀行貸款利息,處處都是錢。趕上個好年景還完銀行的貸款,剩餘也就夠個年吃年用。”孫力看得清、理得明,所以他5年前就加入了東農水稻種植合作社,統一農機、統一購農資、統一管理,各個都省錢,省下的錢就是農民最直接的收益。

  不少農民在感慨,地越種越硬,越種越薄,成本越漲越高。用工成本高很大一部分來源於人工費用的上漲。拿種植業為例,烤煙、木耳、紅樹莓、香菇這些都是用工密集型的,每個勞動力每天80至100元。大戶和規模化合作社一個生産季用工費可達幾萬甚至十幾萬元。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勞動力再生産的費用會越來越高,農業生産投入成本有增長的趨勢。但與之相對應的農産品價格上升空間有限,因此農民生産經營收入增長受直接影響。

  “原來種地看天,現在下刀子我都不怕。”農民信心的“籌碼”是入社後有保底收入。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風險並沒有消除,只是從個體轉嫁到了經營主體身上。從記者調查情況看,目前大部分合作社抵禦風險能力差,由於資金需求量大,貸款成了經營主體最大的壓力和潛在風險。部分合作社沒有保險保障,一旦遭遇冰雹、霜凍、洪澇、病蟲害等自然災害,損失將是難以估量的,對於正在起步發展階段的新型經營主體來説是不小的考驗。

  佳木斯市農委副主任李應文表示,日益稀缺的資源和脆弱的生態環境,以及不具競爭力的價格,正對農業生産高投入高産出的舊有發展模式亮起“紅燈”。農業發展如何可持續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他建議,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改革試驗區帶來了新機遇,通過開展先行先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破解制約快發展、大發展的諸多體制性障礙。國家的惠農富農政策應向糧食主産區傾斜,在生態和利益補償、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産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給予試驗區更多的支持。在經營主體方面應多建立扶持具有市場談判能力的合作社,在生産銷售的“買”與“賣”的市場都贏得話語權。另一方面農業保險的保障和覆蓋率有待提高,大災風險保險準備金讓重視農業得實惠、從事農業有效益、保護農業不吃虧,農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才會有保障。(記者 王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