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微+”動態跟蹤工作模式助力社區戒毒

2018-09-13 11:08:39|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大慶“微+”助力社區戒毒

  吸毒者把靈魂交與魔鬼,禁毒工作者從魔鬼手中搶回靈魂。這是一場艱巨而又持久的較量。2018年7月,國家禁毒辦督導組高度評價“微+”工作,並要求大慶市禁毒辦向國家禁毒辦專題彙報此項工作。歷經10年的不懈探索,大慶市終於用“微+”這項新穎的工作模式打通了社區戒毒社區康復的“最後一公里”。

  大慶市禁毒辦以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為中心,將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作為禁毒戰線的第一品牌來立項攻堅。圍繞社戒社康“管控與幫教”兩大基本點,從“管不了和管不好”的源頭問題入手,破解制約工作發展的主要矛盾,逐步形成了可檢驗可發展的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大慶模式。

  “微+”動態跟蹤幫教吸毒人員

  “你能幫我一個忙嗎?”這是大慶市林甸縣正在執行社區戒毒的吸毒人員胡某軍通過“微+”動態管控平臺,發送給林甸縣公安局負責社區戒毒民警的微信留言。接到留言後,林甸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民警與胡某軍聯繫,了解到因為吸毒妻子已經和他離婚,現在沒有工作和住處,生活十分困難。了解到胡某軍的困難後,林甸縣公安局禁毒大隊民警及時聯繫相關部門為他申請了低保,同時與社區幹部在轄區的一家賓館為其聯繫了一份工作。如今,每隔一段時間,民警都會通過微信問問他的近況,關心他的生活。

  去年6月,大慶市禁毒辦通過微信“視頻通話、背景設置、位置共享、語音提醒、實時截圖、發佈信息”等多項功能推出了“微+”動態跟蹤幫教工作法,即:利用微信“視頻通話和背景設置”功能確定人員真實身份;“位置共享”功能確定人員所處位置;“語音提醒”功能備忘法律責任;“視頻截圖”功能固定法律證據;通過發佈“禁毒信息”進行宣傳教育,從而達到了節約成本、簡單便捷、實時高效、禁絕造假、證據留存、宣傳教育、可複製可持續的目的。“微+”工作法體現了管理的“零成本”,解決了浪費資金重復建設管理系統的弊端,釋放了警力,降低了壓力,避免了面對面工作帶給吸毒人員的逆反心理,受到了雙方的認可。簡單易行的科技“小方法”在工作中起到了實實在在的“大作用”。

  “微+”破獲涉毒案件36起

  通過“微+”將社區戒毒康復人員活動軌跡等信息進行數據碰撞,從而發現涉毒案件線索。今年6月,大慶市公安局東光分局民警在管控工作中,發現一名社區戒毒人員經常向分局負責管控的民警請假離開大慶前往廣東省。回到大慶後,民警通過其微信朋友圈發現該人與其他一些有涉毒前科的社會人員往來密切。經過偵查,民警發現該人有販毒嫌疑,該人從廣東購入毒品運輸回大慶,在大慶向吸毒人員販賣牟利。在相關犯罪證據固定後,民警將該人抓獲,並從其住處繳獲冰毒20余克,同時查處多名吸毒人員。

  截至7月1日,大慶市、縣(區)、基層三級“微+”管控體系已全部建立,全市加入“微+”工作人員577人,管控戒毒康復人員1230人,佔在控人數的98.29%。通過微信發佈禁毒信息352條,發現未經請假擅自離開戒毒執行地警告92人,發現嚴重違反戒毒協議並予以強制隔離戒毒75人,發現戒毒期間駕駛機動車輛行政處罰137人,聯合網安部門通過“微+”將戒毒康復人員活動軌跡、微信好友、基站位置等信息進行數據碰撞,破獲涉毒案件36起。

  “微+”實現戒毒醫生與戒毒人員實時診治

  戒毒人員張某君戒斷症狀復發,通過申請與大慶市第三醫院大夫通過微信視頻聊天功能進行實時診治,醫生根據症狀提出治療建議。

  大慶市禁毒辦積極發揮“微+”工作的優勢,有條不紊地推行“微+遠程醫療”服務,通過視頻通話等傳輸方式,實現戒毒醫生與戒毒人員之間的實時診治,為戒毒人員就診爭取了時間,降低了費用,確保了戒毒人員身體健康和場所安全穩定。開通“微+幫扶救濟”渠道,讓戒毒人員了解享有的權利義務,進行網上救濟申請,網上就業培訓;提供“微+司法援助”服務,與司法工作者一對一交流,為戒毒法治提供支撐和抓手;開展“微+”延伸,將強戒人員家屬納入“微+”,開展視頻會見、幫扶直播、家屬聯手等交心活動。

  截至今年8月,大慶市應管控社區戒毒社區康復1244人,在控1230人,管控率98.87%……大慶社區戒毒社區康復工作人員管控階段目標已基本實現,在“管得住”的基礎上正穩步向“幫扶救助、回歸社會”的高標準目標遞進。(記者 米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