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打造宜居宜業區域中心城市

2018-09-20 13:53:07|來源:人民網|編輯:呂丹丹|責編:劉徵宇

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打造宜居宜業區域中心城市

  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接受網絡媒體龍江行採訪團採訪。蘇靖剛 攝

    提到佳木斯,你想到的是祖國最早迎接太陽升起的地方這樣特殊的地理位置,還是風靡全國的“佳木斯快樂舞步”,亦或是生態宜居、開放包容、潛力無限的希望之城?

  這座城市如何定位?發展的著力點在哪?未來的模樣又將是怎樣?9月18日,由黑龍江省委網信辦主辦的“新時代新龍江新作為——網絡媒體龍江行”主題報道團一行走進佳木斯,專訪了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

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打造宜居宜業區域中心城市

  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右)接受人民網黑龍江頻道總編輯張丹專訪。蘇靖剛 攝

  瞄準主攻方向 謀劃新時代佳木斯振興發展新篇章

  一座城市要有自己的定位和明確的發展目標。對於佳木斯的發展,佳木斯市委書記徐建國這樣表述:把加快推動“農業富民、工業強市、城市提檔、開放興市”作為主攻方向,奮力譜寫新時代佳木斯振興發展新篇章。

  廣袤肥沃的黑土地是大自然對佳木斯的饋贈。佳木斯地處三江平原腹地,是國家糧食主産區和重要的優質商品糧基地。“可以説,農業一直都是我市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和最大的品牌,更是今後振興發展的重要依託。但在工作實踐中,我們也遇到了農業種強銷弱、量大鏈短、質優價不優等實際問題,農業大而不強、農民多而不富是不爭的事實。”徐建國説,農業發展有優勢也有短板,因此就要“農業富民”,要通過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大力推進綠色生態農業發展,積極引進工商資本和農業龍頭企業,抓好“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做大做強綠色食品産業,提高農業全産業鏈收益,推動一二三産融合發展。

  佳木斯作為老工業基地城市,面臨著規模偏小、鏈條較短等現實問題,産業發展正處在不改造就萎縮、不升級就落後甚至淘汰的關鍵時刻。為此,佳木斯提出“工業強市”,搶抓國家實施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等政策機遇,紮實做好“三篇大文章”,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産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全力加快工業結構調整步伐,著力構建以傳統優勢産業為支柱、以戰略性新興産業為導向的産業發展格局。

  農業富,工業強,城市更要提檔。為此,佳木斯堅持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增強城市發展活力的重要路徑,依託區位和服務業基礎優勢,立足佳木斯,輻射周邊城市群,全力推進區域交通中心、商貿物流中心、健康醫養中心、科技創新中心、文化旅遊中心、教育中心等六個中心建設,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準提升,真正把佳木斯建成活力迸發、魅力獨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而提到“開放興市”,徐建國説,要深入對接國家“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按照省委“打造一個窗口、建設四個區”的發展定位,牢牢把握中俄同江跨江鐵路大橋建設和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機遇,著力完善口岸通道功能,科學制定産業發展和佈局規劃,著力打造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沿邊開放園區體系和跨境加工體系,全面提升全方位開放水準。

  創新驅動實現高品質發展

  佳木斯有自己的“標簽”——傳統的老工業基地城市。為此,要實現高品質發展就必須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依靠創新驅動,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

  實現創新發展,怎麼做?

  創建國家級高新區。佳木斯市委把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列為“一號工程”,集中全市最優力量、最佳資源、最強人力向高新區傾斜。全面推行機構職能分類制、幹部任期制、員工崗位聘任制、工資待遇績效制,建立市場化、專業化運營團隊的“四制兩化”改革,深入推進佳木斯高新區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創新,努力探索新路徑、建立新模式,不斷提升高新區自主發展、自主管理能力。同時,去行政化等系列改革創新為高新區發展帶來勃勃生機,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提速。

  扶持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啟動實施佳木斯市高新技術企業雙倍增三年培育計劃,上半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實現64.1億元,同比增長5.5%,其中規上工業同比增長7.2%。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方面,積極提供政策支持,開展政銀企融資對接,降低企業要素成本,開展協作配套服務,推動企業降本增效。同時,加快推進“雙創”孵化平臺建設,全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入孵企業數量實現裂變式增長。

  培育創新人力資源隊伍。“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沒有人才優勢,就不可能有創新優勢、科技優勢、産業優勢。”徐建國説,市委下發多個政策性文件,著力破解影響人才集聚、科技研發、創新創業的體制機制問題。

  敞開大門廣交朋友 以外力外腦擴大“朋友圈”

  徐建國説,佳木斯市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究其根源,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源於計劃經濟的保守思想,習慣於“單打獨鬥”“自我欣賞”,與發達地區接不上頭、對不上號,不善於借力、借勢發展,導致越落越遠。

  有短板就要有實招。在徐建國看來,就要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敞開大門謀發展,廣交朋友聚合力,以外力外腦助力振興發展。

  瞄準科技發展的最前沿,開展了“創新驅動助力工程”院士專家佳木斯行活動;瞄準國內企業的領軍者,組織開展了大規模的“央企佳木斯對接行動”,共邀請31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到佳木斯與各縣(市)區、各部門和相關企業進行洽談合作;瞄準産業轉移的新動向,開展“京·佳高端産業合作對接行動”,共簽訂合作協議、形成各類合作意向及項目線索94項;瞄準區域發展的新任務,加快墾地深度融合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在推動高品質農業發展、園區項目建設等10個領域深入開展合作共建;瞄準開放發展的大格局,先後與泰國AFS組織董事會訪華團、日本中華總商會和全日本黑龍江聯誼會舉辦了經貿合作交流會,建立起緊密合作關係。

  “應該説,通過不斷的擴大交流、尋求助力,佳木斯市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振興發展的‘能量值’”越來越強。”徐建國説。

  繡花功夫確保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目前,我市未脫貧人口27509人,全市貧困發生率為2.32%,我們要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下足繡花功夫,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各項工作。”説起脫貧工作,徐建國記住的不僅是數字,更看重的是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前不久,佳木斯召開了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專題研究部署脫貧攻堅工作。在徐建國看來,這次全會是對脫貧攻堅“軍令狀”的再明確,是對脫貧攻堅“路線圖”的再具體,是對脫貧攻堅“總決戰”的再動員。

  為確保脫貧攻堅工作取得實效,佳木斯全面落實四級書記遍訪貧困對象行動,根據貧困發生程度高低,依次由市委書記、市長、市委副書記和農業副市長包保除撫遠以外的4個國貧縣。同時,實施貧困地區特色産業提升工程,因地制宜推廣種植、養殖、光伏、電商、旅遊等産業模式,注重提高貧困群眾參與度,做到扶勤不扶懶,激發內生動力。去年,全市共啟動實施産業扶貧項目469個,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帶動5萬多人增收。

  扶貧攻堅需要全社會參與。為此,佳木斯強化黨政主導、部門齊抓、社會參與的攻堅格局,配齊配強278個駐村工作隊和1.2萬人的幫扶工作隊伍。開展交通、水利、電力和網絡等7項扶貧行動,積極發揮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群團組織作用,廣泛動員社會力量主動參與脫貧攻堅,鞏固完善大扶貧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佳木斯還把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作為巡察、督查工作重點,今年上半年,對4個國貧縣和2個任務較重的非貧困縣(區)進行專項巡察,發現問題401個,問題線索85件,要求各縣(市)區9月末核實整改到位。同時,加強對脫貧攻堅和駐村幫扶工作的日常督查,共查處扶貧領域作風和腐敗問題110件,處理182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151人。

  徐建國説,未來三年,是佳木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全市上下將堅定信心、鼓足幹勁、狠抓落實,確保年底前實現剩餘4個貧困縣全部脫貧退出、192個貧困村出列、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全市貧困發生率降至1%以下的目標。

  “佳木斯將打造宜居宜業的區域中心城市!”説起佳木斯的未來發展願景,徐建國堅定地説。(張丹 楊海全 蘇靖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