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 發展管護區經濟激發轉型新活力

2018-09-20 14:41:00|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劉徵宇

  採伐工段變身旅遊景點,八方遊客紛至遝來,特色養殖、餐飲服務、汽車修理、有機綠色糧油加工等産業日漸紅火……去年年底以來,大興安嶺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産品採集加工等特色産業的管護區經濟,産業活力加速釋放,有效對衝了木材停伐造成的主營業務損失,使轉型發展呈現出新業態。今年上半年,管護區經濟實現産值1.84億元,職工人均收入11252元。

  轉型新業態 産業顯活力

  立秋時節,山清水秀,氣候涼爽。

  記者走進松嶺林業局大揚氣林場303工段,眼前幾棟帳篷錯落有致,院內停放著集材拖拉機,彎把鋸擺放一旁……這裡是林區的旅遊景點,不遠處有蒙古包、蔬菜採摘園、特色餐飲,還可以穿戴民族服飾合影留念,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休閒體驗。火炕、花棉被、鐵爐子、大煙袋……這些“老物件”讓遊客親身體驗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林區生産生活情景。

  303工段是林場傾力打造的旅遊區,集餐飲、觀光、休閒于一體,目前初步形成了森工文化體驗遊、森林食品加工業、冰雪建築産業等多種形式綜合發展的立體複合型管護區經濟。大揚氣林場黨委書記王紅説,旅遊區拉動了種養業的發展,帶動了職工創業增收。

  大揚氣林場是大興安嶺眾多管護區之一。不遠處的加格達奇林業局古利庫資源管護區也是一派喜人的景象。記者看到,剛剛經歷雨水洗禮的金蓮花,一簇簇、一朵朵在風中搖曳,美麗的景色吸引許多攝影愛好者和遊客在花海裏穿梭拍照。

  “金蓮花是集藥用、保健、觀賞、生態于一體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是林業局大力發展中藥材特色優勢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利庫管護區從2011年開始實驗種植野生金蓮花,通過幾年的努力,在2014年實驗種植成功。”古利庫管護區主任王興發説。

  據了解,隨著林區經濟轉型步伐的加快,加格達奇林業局充分利用資源和政策優勢,全力發展管護區經濟。重點發展了生態旅遊、綠色食品、北藥開發、特色種養殖等優勢特色産業,尤其是大力發展金蓮花産業,現金蓮花經營總面積19945畝,成立2個合作社,24個職工聯合體,從事金蓮花産業的職工達到300多人。

  標注新方位重塑主業務

  發展管護區經濟,就是充分發揮森工企業的政策優勢,把基層職工組織起來,把管護區的經濟發展功能激發出來,把富集的資源優勢挖掘出來,最終實現生態好、企業強、職工富、林區興。

  據了解,為促進管護區經濟發展,大興安嶺相繼成立了14個推進組,林業局和管護區(林場)分別出臺了管理方案、經營方案,建立了會商、獎懲等制度。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落實,逐個管護區研究發展方向,推進力度不斷加大。多個種養殖新技術培訓班先後舉辦,讓更多的職工群眾增添了新技能。

  他們還與科研院校合作,聘請來自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東北林業大學的知名教授傳經送寶。地區管護區經濟辦與地區科協製作了《管護區經濟實用技術手冊》,解決了職工群眾在種養殖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全區各地向種養殖戶傳授森林豬、興安雪菊、中草藥、蜜蜂等種養殖技術,形成了“學一門技術、扶一批群眾、興一項産業、促一方致富”的喜人態勢。

  釋放新動能發展呈規模

  “黨建+培訓”使多次受到中組部表彰的西林吉林業局前哨林場老典型釋放出了新活力,這在大興安嶺是首創。在推進發展管護區經濟中,他們修建了“前哨黨建成果陳列館”和培訓教室;完成了6棟農家樂賓館的供熱供水改造;添置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老式傢具和年俗年畫;冬季修建了雪雕、雪人、雪蘑菇、冰挂、霧凇等主題雪景50多處;黨員幹部帶頭承包賓館,全場女工兼職當“房嫂”、做“廚娘”,一個反映黨建文化、功勳文化、林區文化的黨員幹部教育基地初具規模。教育基地啟用不到三個月,就成功承辦了5個主體培訓班次,接待學員食宿300余人次,實現收入7.5萬元,成為全區發展管護區經濟的先進典型。

  産業融合發展為全區各地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在推進發展管護區經濟中,大興安嶺出臺優惠政策,將特色産業與黨建、旅遊、精準扶貧等方面工作融合發展,使産業活力加速釋放,展示出可喜的發展勢頭。

  發展特色經濟需要集約發展。目前,大興安嶺組建了綠色産業聯盟,與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簽訂了綠色有機食品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全區林産品加工企業統一使用“大興安嶺”品牌,形成了抱團闖市場的合力。同時,對全區6個自建電商平臺進行整合,形成地級電子商務銷售平臺,地區電商産業園三期正式運營,行銷渠道不斷拓寬。目前,入園企業達到30余家,藍莓果幹、果醬、果酒以及木耳、蘑菇等帶有“大興安嶺”標記的特色綠色産品,每天通過網絡熱銷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各大城市,全區森林生態食品電子商務年銷售額達7.2億元。(閆捍江 記者 劉大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