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關永昌:獻青春賦能量打造大國重器

2018-10-26 09:37:20|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獻青春賦能量打造大國重器 訪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關永昌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副總經理關永昌:獻青春賦能量打造大國重器

  記者 蔣國紅 邵國良 攝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齊齊哈爾人,如今已身為中國第一重型機械股份公司副總經理的關永昌説自己能加入“一重”是幸運的。在他工作的25年裏,經歷了大型國有企業的數次風雨,也看到了“一重”堅持不斷改革創新贏得了業界讚譽。如今,關永昌與他的同事們一起,正向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一流企業目標努力著。

  圓夢加入“國寶”級企業

  進入不惑之年的關永昌在談起自己與“一重”的緣分時臉上帶著微笑:“‘一重’是‘一五’期間我國第一批156項工程項目之一,前身為第一重型機器廠,始建於1954年,被國家領導人譽為‘國寶’。我小時候就常聽家裏人説起‘一重’,感覺那裏好了不起。”

  上大學時,學習技術的關永昌對“一重”的嚮往之情更加濃厚,渴望著能有機會成為其中一員。1993年,大學畢業的關永昌被分配到“一重”做了一名技術人員。剛進廠參觀時,關永昌被“一重”的巨無霸裝備震驚了。“我記得上學時書本上説,當時中國最大的水壓機是江南造船廠出産的12000噸水壓機,可是當時‘一重’已經有了一台自産自用的12500噸水壓機,由於保密原因並不為外界所知。”看到這樣的龐然大物,年輕的關永昌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工作一段時間後,關永昌發現書本上學來的知識和生産實踐中有很大的差異。“一重”是培養裝備製造業工程師的搖籃,在這個企業中,孕育著中國裝備製造業的希望。此時的關永昌也帶著做優秀工程師的夢想,開啟了他在“一重”的人生之旅。

  腳步與改革開放同頻共振

  就在關永昌躊躇滿志之時,改革開放的大潮已經席捲全國,那時候的東北地區絕大多數的傳統國有企業都面臨生存困難,“大船擱淺、舢板逃生、各自突圍”是那時工廠的寫照。市場經濟浪潮衝擊著東北,中國一重也開始經歷了痛苦的轉軌階段——訂貨不足,技術落後,因國家調整項目下馬造成自由資金極度緊張,企業背著辦社會和大集體等負擔。

  “困難的時候,很多優秀的人才都離開了‘一重’,這給‘一重’敲響了警鐘。”關永昌説,“一重”是國企,肩負著發展和振興我國民族工業的重擔,這樣的企業不能趴下,因此管理層制定了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和自主開發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引進了一批先進設備,並且研製了2050毫米熱連軋機和1900毫米連鑄機、石化設備熱壁加氫反應器、汽車鍛壓設備小松壓力機等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技術水準的新産品,跨上了國際標準的臺階,並堅持推動技術改造升級,為企業走出低谷奠定了基礎。

  進入新世紀,中國一重多次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相繼完成了我國首臺千噸級熱壁加氫反應器、我國首臺三代核電百萬千瓦核反應爐壓力容器、我國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不銹鋼爐卷軋機、我國首臺鬥容最大的電鏟等製造任務。

  “其實‘一重’的發展壯大是改革開放40年我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個生動縮影。”關永昌談起他的親身經歷依舊感慨。從放權讓利到剝離辦社會職能,“一重”一次次地自我革新,不斷適應著市場經濟的新變化與新要求。

  2008年,一重集團的産值激增到120億元,發展勢頭順風順水,然而進入2014年,市場需求發生變化,企業內部轉型升級運行滯後等多重因素將“一重”再次拖入低谷,一連數年虧損。2016年開始,“一重”改革再起,以解放思想大討論拉開序幕。

  “思想是行動的指南,通過解放思想大討論,集團上下凝聚了發展共識。”關永昌説,集團從總體上完善了頂層設計,通過認真梳理10個方面21項內容105條實施措施開始正式實施全面深化改革。這次改革全員“起立”,重新競聘,並且簽訂了勞動合同和崗位合同,薪酬也向行銷、高技術、高技能人才、一線職工傾斜。到2016年末,一重集團職工從11177人減到8626人,“能上能下、能增能減、能進能出”的人事制度就此形成。“大塊頭”的“老字號”國有企業通過人事、管理、銷售三重改革大刀闊斧地實現了“重啟”。

  當時已經成為高層管理人員的關永昌説,這次改革充分調動了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全體員工由理解支持到堅定的擁護,使得改革順利地進行下去。就此一役,十個月後的“一重”便扭虧為盈,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自主創新擺脫“卡脖”之痛

  即使在企業發展陷入低谷的時期,“一重”依然沒有忘記國家交給它的重擔——堅持自主化、國産化。因為“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關永昌説,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一重便積極參與國家重點工程、重大技術裝備工程,通過聯合設計、合作生産、引進技術等方式,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先後為國內各大企業提供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技術裝備。在核電裝備、石化裝備、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他舉例説,在核電方面,中國一重在2017年成功製造了全球首臺“華龍一號”福清5號反應堆壓力容器,以實際行動打破了國外的封鎖,開啟了我國自主核電新時代。中國一重也成為了世界上僅有的既能提供核島一回路全部鑄鍛件,又能生産核島主設備的供應商之一。在石化裝備領域,中國一重實現了産品從千噸級到雙千噸級的跨越,一舉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由於中國一重的産品問世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加氫反應器採購價格也由當時的30萬元/噸左右降低到6.5萬元/噸左右。截至目前,中國一重已累計獲得國家級科技獎項近40項,省部科技獎項150余項,在核電、石化和冶金成套裝備領域,製造能力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實現了從“跟跑”向“並跑”“領跑”的重大轉變。

  25年的歲月匆匆走過,從一名工程技術人員到成為一名高層管理者,關永昌一直在“一重”努力工作著,他願意為國家的強大做出重型裝備人應有的貢獻。(記者 桑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