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市:轉型發展出新彩 砥礪奮進譜新篇
原標題:綏化 轉型發展出新彩砥礪奮進譜新篇
婀娜呼蘭河蜿蜒流過,松嫩平原上黑土飄香。
40年春風化雨,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
綏化,這座寓意安順吉祥的全國唯一寒地黑土特色農業物産之鄉、哈長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正乘著改革的東風,沐浴開放的陽光,革故鼎新、開拓進取,奮力步入經濟社會發展“快車道”,譜寫新時代轉型發展新篇章。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黑龍江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戰略指引和把脈定向,汲取營養、尋求路徑,掌握方法、探索實踐,謀劃鄉村振興、勇闖發展新路,綏化市正進一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以“保護寒地黑土第一優勢資源,打造千億級品牌價值;發展綠色有機食品和農副産品精深加工第一支柱産業,打造千億級産值貢獻;培育田園養生第一朝陽經濟,打造千億級潛力空間”這“三個第一,三個千億”為努力方向,加速推進“寒地黑土之都、綠色産業之城、田園養生之地”建設,向更高品質、更高層次邁進。
農業提檔 寒地黑土出“新彩”
1885年建制,1956年設地區專員公署,1999年12月撤地設市……走過百年,綏化始終是風調雨順、民樂業興之地。地處世界珍稀的三大黑土帶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和世界黃金玉米帶、黃金奶源帶和優質非轉基因大豆生産帶,這裡擁有寶貴的寒地黑土生態及其豐富物産。森林660萬畝,草原557.2萬畝,濕地530萬畝,2900萬畝肥沃耕地中有500萬畝天然富硒,有機質含量是黃土層的10倍,農藥殘留量是全國的十分之一。作為國家重要的糧食主産區、草食畜牧業基地和綠色食品生産供應基地,綏化不僅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種植面積和産量全省領先,更是中國唯一的寒地黑土特色物産之鄉和中國綠色蔬菜生産基地“北菜南運”核心區。因此,綏化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寒地黑土之都”作為城市第一發展目標,把寒地黑土作為第一優勢資源,通過充分釋放“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和寒地黑土”所蘊含的豐富資源、獨特優勢和無限潛力,提升寒地黑土及其生態化豐富物産的産業鏈、價值鏈、效益鏈。在具體做法上,通過聚集産業,做出高端,打造以寒地黑土物産為依託的優勢産業集群;通過聚合品牌,加快打造寒地黑土區域公用品牌,做大做強寒地黑土經濟;通過聚積財富,將自然饋贈轉化成高附加值的生態産品,讓寒地黑土生金長銀,成為助民增收、助企增效、助城發展的“第一寶藏”。
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顯著增強。綏化認真落實國家強農惠農政策,加大財政和全社會的投入,充分調動各級政府重農抓糧和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積極性,糧食生産實現“十三連豐”,5年內增長了34%,全市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達到了300億斤。肉類、禽蛋、蔬菜和水産品等産量明顯增加,産出能力大幅增強。被確定為國家糧食高産創建整市整建制推進試點市、糧食生産先進市和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綏化把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作為農業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採取了多種措施,廣辟農民增收渠道,取得了新的成效,農民收入實現“十二連增”。
農業技術裝備水準大幅提升,農機化建設顯著加強。綏化市100馬力以上拖拉機由2012年3084台發展到4138台,增長35.34%,農機總動力由2012年的444.45萬千瓦躍升到609.43萬千瓦,增長37.12%;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優化,大型拖拉機、玉米聯合收穫機、水稻插秧機、精密播種機、大型深松機具、糧食烘乾設施等保持高速增長,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由2012年的85.67%上升到94.69%,提高9.02個百分點。全市現代農機合作社總數達到272個,農機合作社資産總值已達35.81億元,其中農機設備總值28.71億元(國家投入資金約17億元),場庫棚總值7.1億元。被評為省級規範社24個,國家級示範社16個。設施化建設長足發展。水稻智慧浸種催芽車間從無到有,總數發展到77個,覆蓋水田面積的90%以上。全市建設水稻育秧大棚已達18萬棟,設施蔬菜面積發展到23萬畝。大棚育秧率達到99%以上,較2012年提高19個百分點。
農業科技支撐作用逐步增強,科技園區引領作用顯著。綏化推行了以涉農企業、農民合作組織、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科研單位為主體的市場化建設園區的新模式,實現了“政府引導、自主經營”社會化管理機制,園區建設主體更加靈活。建成現代農業示範園區302個,互聯網+現代農業高標準示範基地165處,其中省級樣板基地21個。不僅示範推廣了一大批新技術、新模式,還為新型經營主體規範化發展提供了舞臺。重點技術推廣力度加大。玉米大壟雙行松卡旋耕作模式、水稻“兩供三精”高産高效生産模式(即供商品芽籽、供商品苗,精準施肥、精準灌溉、精準植保)、馬鈴薯大壟高産栽培模式。淺翻深松、水稻智慧催芽、水稻毯式育秧、測土配方施肥、露地蔬菜復套種和棚室多茬次綠色栽培等10多項重點技術,年推廣面積在5000萬畝次以上。院校市戰略合作加強。綏化積極與省農科院、東北農大和八一農大開展合作共建,重點圍繞“都、城、地”區域發展戰略研究、黑土地保護、秸稈綜合利用等29個重點領域和關鍵項目加強合作。民營科技創新發展。扶持培育了黑龍江省盛昌種業、大地豐農業科技、原野食品、龍薯聯社、裕達牧業、銀泉紙業、利民節能等一大批有代表性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在種業研發推廣、育秧紙新技術、加工技術到秸稈造紙、固化等農業循環技術,引領了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
綠色食品産業勢頭強勁。綏化始終堅持龍頭企業牽動、展會展銷推動、典型宣傳引領、基地示範帶動,加快發展綠色有機食品産業。綏化市組織制定了24種作物A級綠色食品生産技術規程,全市綠色食品認證面積1180萬畝,創建國家級標準化綠色食品原料生産基地16處、面積890萬畝,有機食品認證面積23萬畝,無公害産地認定面積1077萬畝,綠色(有機)食品面積居全省前列,增幅居全省首位。全市“三品一標”認證總數達到1471個,5年增加259個。
出臺了《寒地黑土品牌發展規劃》,紮實開展了區域品牌創建工作,進一步叫響寒地黑土區域公用品牌和海倫富硒、慶安大米、蘭西雜糧等産品品牌。“寒地黑土”品牌成為“中國十大誠信品牌”、“中國馳名商標”,連續3年蟬聯“中國農産品區域品牌”第一名,品牌估值123億元,在全美聯邦和歐盟27國獲得註冊通過。肇東小米、望奎龍蛙大米等13個産品列入國家地理標誌産品名錄。無公害、綠色、有機和地理標誌産品認證數量1301個,馳名商標4個,知名商標68個。明水雜糧亮相G20杭州峰會,慶禾香大米被評為中國十大好吃米飯。所轄的肇東市是中國玉米綜合利用之鄉,安達市是中國奶牛之鄉,海倫市是中國優質大豆之鄉,望奎縣是中國瘦肉型生豬之鄉,慶安縣是中國綠色水稻之鄉,蘭西縣是中國亞麻之鄉,青岡縣是中國玉米之鄉。
農産品行銷渠道不斷拓展。綏化積極開展農超對接、農企對接、農校對接,組織全市優質農産品及“三品一標”生産企業各類博覽會、交易會等,2016年參展企業與各地客商達成代理、合作和銷售合同(協議)100多項,合同金額34億元。以全省農民合作社上海展銷活動為契機,把上海作為綏化優質農産品行銷根據地,建設了農産品體驗店,僅肇東黎明穀物合作社就借助該平臺銷售4000噸小米。與省農委共同發起大米網創建推廣工作,10個縣(市、區)都成立了黑龍江大米網子公司,有26個互聯網+高標準示範基地進入省大米網物聯網系統,實現了智慧可追溯生産,356個産品入駐大米網平臺進行網上行銷。
工業升級
綠色産業聚“濃彩”
綏化是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市,也是揚帆啟航的新興工業城市。
綏化市直面長期“一産大、二産小、三産弱”的産業結構困局,一産抓融合、二産抓提升、三産抓拓展,全力做好“三篇大文章”。通過深入實施“千億級主導産業、百億級重點園區、十億級立市企業”的“千百十”工程,構建以農産品精深加工業為主導,以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機械電子、亞麻紡織為支柱,以新能源新材料、智慧製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的“1+4+N”現代産業體系。
記者在綏化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綏化市工業經濟總體運行穩中有升,食品、醫藥、石化等主導行業産銷穩步提升。到6月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達到7.9%,較去年同期提高5.9個百分點,高於全省4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208.9億元,同比增長10.3%,較去年同期提高13.2個百分點;規上工業用電量實現10.48億度,同比增長16.19%,較去年同期提高15.5個百分點;開工率達到79%,創近三年最好水準。
依託優質豐富的農副産品資源,綏化把食品和農産品精深加工業作為市域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攻方向,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加快農産品加工項目的引進建設和現有企業的改造升級。瞄準營養食品、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等多元化市場需求,鼓勵企業進行産品深度開發,由生産初級産品向深加工轉變,不斷完善和延伸産業鏈條。採取政策支持、資金扶持、強化服務、積極引導等措施,全力培育發展骨幹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玉米、水稻、大豆、馬鈴薯、蔬菜、亞麻、乳品、畜禽等八大類農産品加工企業集群,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由2012年的135戶發展到現在的171戶,增加了36戶;龍頭企業加工轉化能力由2012年695萬噸增加到1511萬噸。玉米、生豬、亞麻加工能力位居全省前列。肇東中糧、青岡龍鳳、安達安瑞佳、望奎雙匯北大荒、慶安東禾金谷、市本級昊天等36戶重點骨幹企業産值已超億元。
青岡龍鳳玉米由生産玉米澱粉向生産賴氨酸、谷氨酸、糖化酶、玉米油、澱粉糖、麥芽糊精等産品延伸。肇東中糧通過生物工程生産燃料酒精、食用酒精、DDGS高蛋白飼料、玉米油、食用級二氧化碳等産品,實現玉米加工的再度增值。綏化金龍油脂主要産品從生産食用油向生産大豆分離蛋白、膳食纖維、豆粕等産品方向延伸。慶安鑫利達米業從生産精製米、精潔米到米糠油,實現了資源的深度利用。肇東伊利,形成了從乳粉到配方乳粉、功能乳粉、酸奶、乳飲料、優酸乳等系列開發。望奎雙匯、肇東大莊園、海倫公準等肉製品加工企業從生産分割肉、冷鮮肉向血漿蛋白、熟食製品、高溫火腿腸、牛肉製品、鹿肉製品等方向開發。通過新産品的深度開發,既滿足了市場需求,實現資源的多次增值、梯次增值,提升了産業發展層次,也壯大了企業規模和實力,提高了市場競爭能力。
地處全球黃金玉米帶上的綏化市,多年來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1800萬畝左右,年産量1000~1200萬噸,佔全省産量20%左右。隨著玉米貿易流通快速發展,形成了一批與玉米收儲需求和物流節點相適應的倉儲物流基地和龍頭企業。100公里範圍內,國有倉儲企業110戶,民營倉儲企業近千家,總倉儲能力達到1900萬噸左右。
在綏化市新和成玉米發酵産業園項目建設現場記者看到,超過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的49個單體正在同步施工,一台臺大型機械發出的轟鳴聲交織成蓬勃建設的變奏曲。這個總投資將達70億元、預計年消耗玉米200萬噸的玉米深加工項目,將使綏化成為未來全國的輔酶Q10、蝦青素等原料藥和維生素的生産中心。隨著新和成玉米發酵産業園項目、象嶼金谷生化150萬噸/年玉米深加工項目、青岡京糧100萬噸/年玉米綜合深加工項目等大型項目的紛紛落地,綏化市以市級綏化、肇東、青岡三地為核心區,安達、蘭西、慶安、望奎、明水等縣(市)作為集聚區的“三足鼎立、多點佈局”的玉米深加工産業發展佈局雛形初具。截至目前,綏化市規模以上玉米加工企業已有15家。2018年1-6月份,綏化玉米産業實現産值53.8億元,同比增長17.2%。一個亞洲新興玉米精深加工中心呼之欲出。
2018年1~6月份,綏化市食品行業總産出達到115.5億元,同比增長10.2%,佔全市規上工業比重達到55.7%,對全市規上工業貢獻率達到53.1%。
為了拓展新的增長空間,挖掘增長潛力,綏化市在大力發展食品行業的同時,還積極推進石化、醫藥、紡織等具有産業基礎的優勢行業加快發展。組織石化企業抓住市場機遇,做好原料儲備和生産銷售,實現了産銷兩旺。安達中盟龍新技改完成,全面啟動甲基丙烯酸甲酯生産線,産值同比增長近30%。肇東黑龍江沃豐肥業訂單充足,産值同比大幅增長。組織醫藥企業積極通過新版生産品質管理規範認證,引導企業優化産品結構、增加新品種,採取適應“兩票制”的行銷策略,使醫藥行業逐步走出低谷,實現正增長,上半年産值同比增長1.1%,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2.7%。組織紡織企業抓住國際亞麻市場回暖機遇,最大限度提高設備利用率,擴大利潤高、市場需求量大的高支紗生産比重,使企業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上半年紡織行業産值同比增長8.6%。精細化工、生物制藥、機械電子、亞麻紡織等規上企業拉動工業增加值2.3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綏化市還積極提升産業配套水準,在産業鏈招商上做文章。圍繞“1+4+N”現代産業體系,建鏈、補鏈、強鏈實行精準招商,通過引進“頂天立地”大項目,帶動“鋪天蓋地”小項目,持續抓、系統抓、精準抓、強力抓,高標準高品質推進全市産業項目招商與建設,為全市經濟發展積蓄新動能。近兩年來,綏化成功促成了投資1060億元的恒大集團、投資70億元的新和成、投資29億元的國投公司等項目。新建明水歐亞牧業、蘭西牧原、肇東福和華星、寶山萬康産業園等超億元項目超過百個。全市招商簽約項目累計1561個,合同資金2703億元。簽約新和成、國投等10億元以上項目41個。新開工投資500萬元以上産業項目1338個,完成投資550.7億元。建成投産項目1296個。全市314戶規上工業企業,今年上半年開工率達到79%,較上年同期提高10個百分點。60戶市重點監測企業實現産值158.6億元,同比增長13.1%,産值同比增加18.4億元,拉動全市産值增長9.8個百分點。
城鄉發展 脫貧攻堅繪“重彩”
改革開放的40年,是我國逐步消除貧困的40年。“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這是黨中央的莊嚴承諾。眼下,脫貧攻堅已進入最為關鍵的階段。自2017年4月12日綏化在全市黨員幹部中開展以“下基層、駐農家、解民憂”為主題的精準脫貧“回頭看”活動以來,綏化市、縣、鄉、村四級責任主體的扶貧幹部都在心中明確了一個信念,只有用心用情用智寫好扶貧“作業”,群眾的滿意度才能上來。10月26日,在綏化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2018年第八次會議暨脫貧攻堅重點工作調度會議上,市委書記、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曲敏表示,綏化市要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切實擔負起脫貧攻堅的政治責任、主體責任,全面提升脫貧品質、標準。要形成好制度,鞏固好作風,聯繫群眾、服務群眾,用感情和方法,把取得的好成果固化下來。
脫貧有品質,政策要落地。綏化市以“貧困縣高品質摘帽,貧困村有序出列,貧困人口精準脫貧”為目標,嚴格堅持“既不降低標準,也不吊高胃口”,把“兩不愁、三保障”等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堅決打贏貧困戶危房、飲水安全“兩個殲滅戰”。在教育扶貧上,綏化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無貧困家庭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失學、輟學現象發生。2018年,綏化城鄉義務教育階段資助貧困家庭學生就餐補貼共826.94萬元;高中教育共資助貧困家庭學生8034人上學,總資助金額667.37萬元,減免貧困家庭高中生學費和就餐補貼259萬元;資助和減免貧困家庭學生參加中高職教育3188人,資助減免金額607萬元;本專科共資助587名貧困家庭學生上學,總資助金額278.53萬元。
在健康扶貧上,綏化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做到了全覆蓋,地方財政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繳納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8535.97萬元。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報銷5.2萬人次、1.2億元,大病保險報銷1037.83萬元,大病救助9813人次、1985.83萬元。開展了貧困人口慢性病篩查工作,共有慢性病貧困人口患者4.16萬人,慢性病報銷4739.49萬元。
在住房保障上,2017年經過普查鑒定,綏化市共有“四類”重點對象危房80657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1330戶。截至去年底,已改造完“四類”戶危房48032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改造完成41304戶。今年,全市“四類”重點對象剩餘危房32625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剩餘14095戶。截至10月15日,“四類”戶開工22082戶、竣工20559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開工14069戶,開工率99.8%,竣工13197戶,竣工率93.6%。到11月中旬,該市將全面打贏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殲滅戰。其他三類人群危房改造工作也正在全力推進。
在飲水安全上,2018年全市共投資5.88億元,解決1404個自然屯、74.91萬農村人口、3.38萬貧困人口的飲水問題。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資3.88億元,完成投資進度65.8%。項目全部完成後,望奎、綏棱、青岡、明水、蘭西、海倫6個貧困縣(市)可全部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慶安、肇東、安達、北林4縣(市、區)非貧困縣(市、區)可全部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脫貧要長效,産業做基礎。在脫貧攻堅戰役中,綏化始終堅持聚焦産業增收項目到戶、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提高幹部脫貧攻堅能力,務實脫貧舉措。通過深入實施“千元增收行動”,推進“蘭明青望海蔬菜産業扶貧帶”建設,堅持“因戶制宜、一戶一策”的原則,綏化大力推行了特色種養業、金融扶貧、光伏扶貧、庭院經濟、電商扶貧、旅遊扶貧、就業扶貧等25條增收項目精準到戶路徑。
在特色種養業上,綏化重點推廣了“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全市有4.3萬戶貧困戶以土地、資金、勞動力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這種模式已經成為貧困戶增收的主導模式,佔貧困戶增收比重的40%左右。在金融扶貧上,10個縣(市、區)共出資1.848億元建立扶貧小額貸款風險補償金。全市累計為31838戶貧困戶辦理扶貧小額貸款11.63億元,戶獲貸比42.14%,地方財政為貧困戶提供貸款貼息800.4萬元,受益戶戶均增收1500元以上。在光伏扶貧上,已實現並網157兆瓦,完成投資12.56億元,覆蓋2.9萬貧困戶,受益戶戶均增收2200元以上。在庭院經濟上,積極落實“菜園革命”要求,實踐“小菜園、小牧園”等點對點精準扶貧舉措。海倫市組建“小菜園+”合作社98個,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在電商扶貧上,望奎縣依託“一畝田望奎站”“淘實惠”等7家互聯網企業,開設農産品線上銷售網店80余家,帶動貧困戶1230戶,戶均增收近3000元;明水縣以“電商+扶貧”形式,利用自家房前屋後種植綠色有機蔬菜來加工幹菜,龍頭企業與6000戶貧困戶簽訂了600萬元的幹菜訂購合同,僅此一項就覆蓋了全縣64%的貧困戶,戶均增收1000元。同時,狠抓了生態扶貧、旅遊扶貧、就業扶貧等産業扶貧項目。蘭西縣建村屬苗圃105個,平均每村15畝,加快集體經濟與生態扶貧“雙破題”。
經過綏化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全市有增收項目支撐的貧困戶達7.2萬戶、覆蓋率96%。其中,有兩項以上産業項目支撐的貧困戶達4.3萬戶。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在貧困村建立産業項目基地260個,安排貧困勞動力1.35萬人,帶動貧困戶近2萬戶;429個貧困村建立新型合作經濟組織1231個,拉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850多萬元,惠及貧困戶1.03萬戶。
宜居宜業 民生福祉添“色彩”
綏化市始終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各方面和全過程,通過選準路徑,合力推進,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將特色小鎮建設、休閒度假、健康養老、美麗鄉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生産生活生態一起抓,全力打造具有綏化特色的田園養生之地,力保發展成果更廣泛、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在美麗鄉村建設上,綏化市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以秸稈綜合利用為突破口,將美麗鄉村建設與環境整治、循環農業、“廁所革命”統籌推進。全面實施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劃(2015~2017年),著力打造美麗鄉村建設示範帶,規劃重點鎮60個、示範村和達標村470個。創新探索了工商資本引入、能人引帶、産業帶動、村集體主導、群眾參與、社會幫建六種建設模式;探索建立了財政投入、農民自籌、幫扶共建、市場運作四位一體的多元化投入機制。按照乾淨、整潔、美麗的梯次標準,有層次、有順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
圍繞建設田園養生之地,按照“依託哈爾濱、服務哈爾濱、融入哈爾濱,著力打造休閒農業、觀光農業、都市圈農業,加速培育田園綜合體”的宗旨,綏化深度挖掘農區生産、生活、生態功能,傾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六大旅遊新業態:以田園、生態、有機、綠色為突出特色的東北風味“美食綏化”美食品嘗遊;以果蔬採摘,大平原、大農田風景欣賞為突出特色的田園風光遊;以蘭西東北民俗文化旅遊第一村、望奎滿族風情園為突出特色的民俗風情遊;以北林、望奎休閒滑雪、溫泉養生為突出特色的冰雪溫泉休閒遊;以望奎皮影、綏棱黑陶、海倫剪紙和二人轉為突出特色的歷史人文遊;以東林寺、紅光寺、明凈寺等寺觀和海倫天主教堂為代表的宗教文化遊。截至目前,已重點打造旅遊項目33個,培育A級旅遊景區38個。
在養老方面,目前綏化已有養老機構249家,總床位數26764張,總床位達到了每千名老人32張,為養老服務業提供了充足保障。各級各類衛生機構2203家,衛生技術人員21066人,乙類大型醫療設備56台。市本級寶山“養生小鎮”、肇東五站“卓達新城”、慶安柳河“五七小鎮”、蘭西河口“慈善小鎮”、綏棱四海店“森林小鎮”等一批健康養老旅遊“三位一體”載體的建設,不但推動了城市人下鄉共享田園風光、鄉下人進城享受城市文明,涵蓋中醫治療、體育健身、養老服務、鄉村旅遊等多種功能的健康養生集聚區,還普及了健康生活,優化了健康服務。
儘管財政並不寬裕,綏化民生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比重仍不斷提高。在就業創業方面,綏化通過宣傳發動、政策扶持、典型引帶等措施鼓勵支持農民創業。全市創業人員達到27.5萬人,創辦經濟實體8.9萬戶,拉動就業53.8萬人,在創業人數和創業收入上均走在全省前列,被評為全國十大創業基地,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低於全省水準。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5%和6%,農村特困救助集中供養標準提高8%。泥草(危)房改造戶數全省第一,又將有7.2萬戶城鄉居民喜遷新居。大唐熱電項目投産,新增集中供熱面積500萬平方米。解決了85.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74%的村屯實現安全飲水。全市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教學品質明顯提高,慶安縣、綏棱縣通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本縣國檢驗收。集中開展燃煤小鍋爐和黃標車淘汰專項整治,黃標車淘汰完成省定目標,大氣污染治理取得成效,優良天氣達標率87.1%,高於省定目標7.1個百分點。
在醫療健康方面,綏化在全省率先啟動“家庭醫生線上簽約試點”,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平穩推進。綏化市各地還積極爭取重大項目資金支持推動大型公共體育場館建設發展。北林區和蘭西縣全民健身中心相繼開工建設,明水縣完成了全民健身中心項目選址和設計工作,肇東市建設了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綏棱縣完成了縣體育場改造,面貌一新的蘭西縣體育場和體育館竣工投入使用。同時,肇東市興建了人工湖1.7公里健身步道和生態園林3公里健身步道,蘭西縣興建了環湖5公里健身步道,明水縣正在建設6公里自行車道。望奎縣林楓廣場、植物園、文體廣場等多個公園廣場不斷完善健身功能,成為全縣人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
與此同時,綏化市還利用“冰天雪地”的優勢資源,積極推動冬季冰雪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市本級賞冰樂雪園、冰雪歡樂谷、綏化市冬季群眾體育活動基地,綏棱縣“韻動綏棱”冰雪園區,望奎縣的妙香山冰雪樂園滑雪場,北林區金龜山莊的冰雪遊樂等項目,極大地豐富和帶動了冬季群眾冰雪活動的開展。近五年來,全市各縣市區建設各類全民健身體育場館設施總投入達到3.1億元,其中體彩公益金投入超過1億元,已建成各類全民健身工程達3395處,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7平方米。目前,城市社區全民健身工程和行政村農民健身工程已實現全覆蓋,民生福祉進一步放大。
緊緊圍繞“都城地”建設的發展定位和“三個第一、三個千億”的發展路徑,綏化正加快形成營商環境好、創新能力強、生態環境優、發展活力足的振興新局面,營造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濃厚氛圍,凝心聚力、砥礪前行、決戰決勝,推動省委全會精神在綏化大地上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洪家興 岳海興 記者 程瑤)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