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寫傳奇 ——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現代綠色農業發展紀實

2019-01-07 15:34:3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呂丹丹|責編:陳夢楠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十月的北大荒股份七星分公司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察團、媒體記者、參觀遊客等人群,沿著習近平總書記走過的路線,邊走邊看,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他們望著無邊無際的稻田,深入探索七星分公司現代農業的發展狀況,耳邊時刻響起“中國糧食,中國飯碗”“中國農業要實現機械化、信息化、智慧化”的囑託。

  加快農業信息化進程,全力打造農業領域航母

  對稻田實現遠程監控,是七星分公司科技助力墾區農業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近兩年來,七星分公司按照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要求,以物聯網為平臺,連結延長現代水稻供應鏈,逐步實現農業信息化、管理科學化和産品品牌化的“三化”目標,為打造農業領域航母做出了新貢獻。

  據了解,七星分公司于2016年末開始實施了國家首批大田物聯網應用示範項目建設。建設內容包括設置在田間的200個監測點、20個小型氣象站、20套地下水位監測裝置等硬體設施。在使用過程中,可利用各種感測器提取影響作物生産的土壤及空氣中的各項要素信息。這些信息傳輸到物聯網平臺,形成了農業生産環境大數據。同時,分公司在物聯網平臺連結了食品品質安全可追溯系統,升級了“3S”技術,增加了智慧管理設備,開發融入了12個管理軟體,並形成了涉及生産經營、資源資産、財務管理等各項大數據,極大地提高了七星的現代技術應用水準。

  據七星分公司總經理彭榮君介紹,這些大數據的生成方式有三種:一種是通過大田農業物聯網設備,自動採集自然環境的大數據;第二個是依靠設定的程式,人工智能輸入;第三個就是平時由專人對業務管理軟體進行不斷更新。分公司利用這些數據可以進一步找出作物生長的規律。加之管理軟體跟物聯網平臺進行連接,使管理更加直接、快捷和準確。另外,分公司還借助物聯網平臺大數據,創建了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再通過打造的水稻供應鏈的這種載體作用,塑造了水稻産品的品牌。

  在依託可追溯系統塑造稻米品牌上,七星分公司的做法獨特。他們加工出來的大米與其他産品和包裝都不同,不但蓋上了自己的品牌印戳,還設計了二維碼。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終端來掃描包裝袋上的二維碼,就可以進入到食品安全品質可追溯系統;通過360°的實景拍攝,可以感受到稻米生長環境的良好。同時,消費者可以查詢到種植信息、檢測信息和一些加工信息,這些信息都是憑藉物聯網平臺大數據反映進來的。因為有這個數據的支撐,所以七星分公司塑造的稻米可追溯是完全可以讓消費者相信的。

  “我們對水稻負責任,通過全程可追溯,保證了品質。水稻在去年賣了1.6元/斤,市場價正常普通水稻是1.4元/斤,每斤多掙了兩毛錢。”七星分公司總經理彭榮君高興的説。

  加快綠色農業發展,確保黑土地不退化

  七星分公司土地集中連片,地勢平坦,土質肥沃,資源豐富,以盛産綠色優質水稻聞名,在加快綠色農業發展,堅持用養結合、綜合施策上走在了墾區、乃至全國的前列。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北大荒的土質要不斷優化,不能退化;綠色發展要有可持續性,農業生産不能竭澤而漁。只有保護好黑土地,才能穩穩將中華大糧倉的基石築牢。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基礎,土壤情況測試是監測、保護土質的措施之一。在保持土壤環境方面,七星分公司下了很大功夫,他們主要採取了三種措施。第一個是測土配方施肥的方式,這個是堅持了20多年的做法,每年秋天的時候就把土樣取回來,依託科技園區的化驗室進行全面化驗,之後他們很據化驗結果缺什麼就補什麼,給種植戶拿出一個建議卡,根據建議卡指導農戶確定下一年用肥量。這個化驗指標能化驗出17項指標,包括氮、磷、鉀及各種微量元素。第二種辦法是施肥措施的改變。這幾年這個分公司正在積極推廣側深施肥,在插秧上他們安裝側深施肥裝置,改變過去插秧之前施基肥的方式。側深施肥是在插秧過程中把基肥和鎳肥直接下到根部,這樣提高了肥效,降低了肥的使用量。第三個辦法是大力推進秸稈還田,收割完之後將秸稈粉碎,再將秸稈翻到地裏,把秸稈還到田裏,這樣能夠提高土地有機質含量。

  據七星分公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張少波介紹,對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進行化驗主要有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就是可以檢測出土壤中鋅、硒等有益元素,根據缺多少,補多少的原則,缺鋅補鋅,缺硒補硒,從而達到一個提高稻米品質的作用;第二個方面,就是可以監測土壤中鉛鉻等重金屬元素含量,通過監測可以及時發現並控制污染源,從而達到一個保護土壤、保護我們黑土地的作用。經過多年的檢測,七星分公司耕地土壤中重金屬含量不超標,轄區加工企業生産的農産品完全達到了國家綠色食品標準。

  據悉,這個分公司4844戶種植戶使用的優良品種、最佳施肥模式、施肥比例以及防病、防蟲、滅草配方全部出自分公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搞好農業技術研究,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近年來,七星分公司立足區域農情,遵循農業科技規律,努力找準農業科技突破方向,著力破解制約農業創新發展的突出科技難題,以此帶動當地農業科技整體躍升。

  科技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糧食生産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在具體工作實施中,七星分公司以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依託,聘請了陳溫福院士和張啟發院士為首席專家,與中國農大、瀋陽農大、東北農大、八一農大等高校及國家農科院、省農科院和農墾科學院等科研單位建立了技術合作關係,承擔著國家、省、農墾總局等科研課題,主要從事農作物新品種、新技術和新成果的引進、研究、示範與推廣工作。目前,累計完成科研課題527項,轉化科研成果56項。其中,國家耕地保護與品質提升、水稻工廠化育秧、黑龍江粳稻大面積均衡增産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等國家級項目已經通過國家部委驗收。對智慧旱育壯秧、精確定量播種、缽育毯苗機插、配方側深施肥、群體合理密植、高效節水控灌、全程綠色植保、健身抗倒防衰、適時分段收穫九大技術進行集成組裝和全面積推廣應用,實現墾區水稻大面積均衡增産,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科學化是現代農業的基本特徵。今年,為加快科技創新研發、技術示範帶動和成果推廣應用,七星分公司打破試驗示範由農業生産部、科技科和園區等部門各自實施的分散模式,組建了科技大融合團隊,並在各管理區均佈置了示範點和展示區,落實了各項示範方案、規劃及人員。其中,轉方式調結構示範區規模300畝,重點圍繞稻花香大面積示範種植、鴨稻、旱平壟作、有機覆膜水稻和秸稈秧盤、暗化疊盤超早育苗、秸稈還田模式等項目開展示範展示,為明年農作物種植找準了方向。

  “五穀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糧食生産是安天下、穩民心的戰略産業。目前,七星分公司通過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糧食作物優質品種覆蓋率實現了100%。新品種、新技術、新機械、新成果推廣面積累計達到1247萬畝,新增糧食總産6.07億斤,創造間接效益9億元。

  陽光沐浴黑土地,牢記囑託展英姿。在未來的發展建設中,七星分公司黨政班子將按照總書記的囑託,以強烈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定不移地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武裝頭腦,繼續做好農業智慧化和信息化工作,助推現代綠色農業快速發展,努力形成現代農業領域的航母。(文 李玉珍 張元強 編輯 于靈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