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新增就業60.7萬人的背後
2018年黑龍江省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挑戰,城鎮登記失業率3.99%,創歷史最好水準
城鎮新增就業60.7萬人的背後
就業,乃民生之本。而GDP與就業息息相關。2018年,黑龍江省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和挑戰,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城鎮新增就業保持穩定,登記失業率不升反降。這一年,黑龍江省就業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0.7萬人,完成年計劃的110%,城鎮登記失業率3.99%,首次低於4%,創歷史最好水準。
政策體系更加完善三産新就業人數比2017年同期上升0.85%
據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2018年,黑龍江省就業機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出臺促進就業創業十二條、就業資金管理、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及獎補、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等創新性文件,政策體系更加完善。
人社部門積極完善黑龍江省新一輪積極就業政策。結合我省當前實際,會同省財政廳起草並印發了《關於做好2018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提出了“進一步強化就業資金對扶持創業、擴大培訓和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的支出保障,2018年各地就業補助資金促進性支出要達到30%以上,力爭用三年時間將就業資金支出由保障型調整為促進型”等要求,並以省政府名義召開了全省就業創業工作會議,進行動員和部署,強化壓實各級政府責任。
印發《黑龍江省就業補助資金管理和使用實施辦法》,進一步擴大就業資金用於扶持創業的政策出口,為切實落實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提供保障。出臺《黑龍江省促進就業工作先進市縣激勵實施暫行辦法》,建立促進就業工作考核獎勵機制。
同時科學擬定全省就業工作規劃目標。從新就業情況看,按産業劃分,三産新就業54.62萬人,佔比76.53%,同比上升1.78個百分點。三産新就業的人數比2017年同期上升0.85%。按就業渠道劃分:機關事業單位、公有制企業、個體私營和公益性崗位新就業人數和比重同比均與同期持平,但非公有制企業、靈活就業同比上升0.11和0.68萬人,佔新就業人數的84.1%,同比上升2.36個百分點。總的來看,2018年以來,全省就業局勢保持總體穩定,城鎮登記失業率等核心指標繼續向好。
“雙創”浪潮提振就業信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8億元
2018年,黑龍江省以推進創業帶動就業為引領,以培育新動能、扶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突破口,通過加強創業政策創新、搭建創業服務平臺,紮實開展各項工作,大力推動重點群體創業創新,全省創業工作呈明顯上升勢頭,創業工作成效顯著。
記者從省人社廳創業處了解到,2018年,我省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8億元,2015年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實現創業3.7萬人。
創業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各地充分挖掘孵化基地發展潛力,大力開闢“綠色通道”,通過“場地+資金+實訓+服務”的模式,為各類雙創群體提供優質創業孵化服務,各地創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雞西政企校聯合體扶持創業300余人,帶動就業千余人,扶持返鄉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由不足3%提高到10%,成功建設“政企校聯合”的“一站式”公共創業服務平臺。截至2018年12月,全省人社部門累計認定和扶持各類創業孵化基地155個,入駐企業2934家,帶動就業1.94萬人。
創業服務水準再上新臺階。強化創業培訓。針對創新創業中普遍存在的企業管理、市場行銷、融資貸款等方面的問題,為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需求的群體免費開展創業意識和創辦企業經營管理等培訓。加強創業專家指導。各地依託公共就業創業服務機構組建創業導師團隊和創業診室,為創業者提供項目開發、方案設計、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六位一體”創業服務。截至2018年12月,全省人社部門累計扶持和認定創業培訓機構194家,累計扶持和認定創業服務機構152家,創業專家團隊服務人員累計達1832人,累計開發創業項目7920個。
促進重點群體就業組織專場招聘會950余場
堅持人本服務理念,大力加強公共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和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有效促進了就業政策落實和維護全省就業局勢穩定。
黑龍江省各級人社部門以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轉移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去産能中失業人員等重點群體為主要服務對象,在全省範圍內相繼組織開展了就業援助月、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大中城市聯合招聘、農村貧困殘疾人就業幫扶等專項活動,各地結合本地實際,動員各方力量組織開展活動,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搭建供需對接服務平臺,促進勞動者就業。2018年專項活動期間,全省共組織專場招聘會950余場,提供就業崗位22.3萬餘個,提供就業創業服務19.7萬餘人次,9.8萬餘人簽訂就業意向協議。其中,針對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開展的就業扶貧專項活動中,共向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提供就業創業服務3.9萬人次,幫助6000余名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簽訂就業意向協議。(記者 馬雨彤 姜斌)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