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扶貧“小車間”讓脫貧不出家門口
日前,記者走進明水縣育林鄉示範村佳姿服裝廠生産車間,車間內20多名女工正在縫紉機邊緊張的忙碌著,經過一雙雙巧手的縫製,一件件精美的服裝成品呈現在眼前。這些女工有一半都來自貧困家庭。在明水的許多鄉村裏,正是這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扶貧“小車間”,卻讓廣大貧困群眾實現了家門口就業,為脫貧攻堅做出了巨大貢獻。
近年來,針對部分貧困戶文化素質偏低、缺少技術且無法離鄉、就業比較困難的實際情況,明水縣經廣泛考察和比對後,結合實際情況,挑選出服裝加工、笤帚加工、瓜菜種植、水泥板加工等多種産業在鄉村建設扶貧車間,幫助貧困群眾就近就業。
明水縣佳姿服裝廠廠長梁娟告訴記者,能幫助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自己的雙手脫貧甚至致富讓她覺得非常有成就感。隨著佳姿服裝廠做強做大,針對服裝廠用工較大、亟待擴建的現狀,梁娟積極奔走于各鄉鎮實地考察選址,但選擇的原則之一就是能帶動貧困戶。最終,梁娟在育林鄉建成了第一分廠,用工55人,其中帶動15戶貧困戶就業,每名貧困婦女日工資可達到80元。未來幾年,梁娟計劃再建成2~4家分廠,把佳姿服裝廠打造成明水縣大型服裝專業加工企業,為更多的貧困戶提供就業機會,為全縣脫貧攻堅做出更大貢獻。
2011年,興仁鎮興發村的村民呂蘭雙帶頭成立了興發笤帚糜子種植合作社。播種、管理、收割、脫粒、去皮……從種到收,四季生産不停。合作社的生産車間常年用工30多人,一天就能做出4000—5000把銷往國內的笤帚,年均銷售笤帚120萬把。目前,合作社形成了穩定的種植、加工、銷售産業鏈條。2018年規模種植3000多畝,簽約種植5000多畝,帶地入社村民56戶,帶動28戶貧困戶脫貧。興發村貧困戶孟凡珍就是受益的貧困戶之一,愛人生病,孩子上學,她今年雖然已經53歲了,卻是三口之家的頂梁柱。自從進了合作社,她足不出村來打工,一年就能賺2萬多元。“我們每年支付給打工村民的工資達120多萬元,我們村的村民根本不用出去打工,守著家就能掙錢。”呂蘭雙自豪地説道。
據了解,明水縣把準扶貧“脈搏”,開好脫貧“良方”,結合各鎮、村産業特色,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在全縣推廣把“扶貧車間”建在貧困戶的家門口。據統計,去年“扶貧車間”幫助貧困戶人均增收1.2萬元。縣裏還對貧困戶進行務工車費補貼、技術培訓,幫助他們插上脫貧的翅膀。(高偉 記者 程瑤)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