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清明一樣情

2019-04-04 15:21:06|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劉徵宇

別樣清明一樣情

向陽山革命公墓前來祭掃的市民在展示板前粘貼黃絲帶。

  讓逝者的骨灰與花草相依為伴,靈魂歸於海洋;帶上一束鮮花,在墓碑旁綁上黃絲帶、祈福鈴寄託思念;在寄思卡上寫下想念,在微信公眾號中進行“微祭奠”,走進傾訴亭內為逝者朗誦一段他喜歡的詩句……近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清明漸近,黑龍江省各地迎來祭掃人流,傳統的“入土為安”“焚燒憑吊”的殯葬習俗已悄然發生改變,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低碳環保、綠色生態的祭奠方式,在慎終追遠的同時,也為清明添加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鮮花多燒紙少低碳祭掃綠色先行

  “文明祭掃、綠色清明”。清明節前夕,記者來到向陽山革命公墓,陵園內肅穆清雅,倡導文明祭掃的標語隨處可見,不時有手持鮮花者前來祭掃。田先生告訴記者,比起香蠟紙錢,用鮮花祭掃既文明雅致又減少污染。“無論是燒紙錢還是鮮花,都代表了我們對父親的一份心意。”

  “這幾年帶鮮花來祭掃的市民越來越多了,不僅是年輕人,老年人也漸漸開始接受這種更文明的方式。”向陽山革命公墓管理處主任劉洪濱向記者介紹説,過去一祭掃就“冒煙”的現象有了很大改變,現在帶鮮花的越來越多了,帶紙錢、鞭炮的越來越少了。

  “清明期間,我們在哈爾濱市十三中學門前設置免費的接送車輛站點,陵園內也提供免費的黃絲帶、手寫卡等祭掃用品,還有平價鮮花售賣,希望您少‘燒紙’,文明祭掃。”皇山公墓黨支部書記王景柱在接聽祭掃熱線時對諮詢的市民這樣介紹。王景柱在殯葬行業從業38年,對祭掃方式轉變深有感觸。“前些年,殯葬品市場出現過一些‘燒手機’‘燒別墅’的亂象,隨著政府正確引導和文明理念的普及,這些亂象被鮮花、‘微祭奠’、傾訴亭等低碳環保的祭掃方式代替了。”王景柱介紹,目前除免費的接送班車,皇山公墓在園區管理處內設置便民的傾訴亭、鮮花購買點,在園區通道處設置酥油點香桶,為陵園每座墓碑上粘貼黃色絲帶。另外陵園內還通過服務人員的積極引導、園區廣播、宣傳條幅、展示板等進行文明祭掃宣傳。據王景柱介紹,在這種氛圍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了綠色低碳的祭掃方式。

  生態安葬漸被接受殯葬改革工作全力推進

  “姥姥,我們好想您啊”、“爸爸,願您安息。”3月23日,在哈爾濱殯葬事務管理所舉行的2019年首次海葬活動上,伴隨著嗚咽的海聲,黑龍江省哈爾濱、雞西、大慶等地的166名家屬紛紛和自己逝去的親人做最後的告別。

  近年來,黑龍江省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積極探索推行海葬、樹葬、壁葬等生態葬法,逐步完善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激勵機制,在政府的推動下,生態安葬方式也被越來越多的群眾接受。

  23日的海葬活動上,大船駛到指定海葬位置後,工作人員引導家屬將裝有骨灰和鮮花的降解罐送入大海,讓逝者“入海為安”。據哈爾濱殯葬事務管理所工作人員介紹説,骨灰降解罐是採用環保可降解材料製成的,入海後幾分鐘後就能融化,骨灰也隨之凈化在海水中,不會對海洋造成污染,非常環保,另外這片是指定的海域,可以讓逝者不受打擾。據悉,黑龍江省已連續11年舉辦集體海葬活動,今年還將繼續組織,初步計劃全年開展3~5批,確定參加的每戶還可領取補貼1000元。

  近日,記者在哈爾濱皇山公墓看到,蒼松之下草坪之上有著一個個小小的蓋碑,前來祭掃者帶上鮮花,撫摸著蓋碑上親人名字寄託哀思。王景柱告訴記者:“我們可以提供樹葬、草坪葬、壁葬等節地生態葬服務,花壇葬與樹葬類似,逝者骨灰安置在繁花之中,而壁葬則是將骨灰盒放在墻壁式建築內。相比于傳統墓地來説,這些生態安葬方式不但節約土地資源,也更經濟實惠。”

  記者從黑龍江省民政廳獲悉,近年來,黑龍江省出臺了《關於推進節地生態安葬的實施意見》,各地逐步加大對節地生態葬法的推廣和補貼力度,積極舉辦骨灰集中安葬、集中祭奠等活動,如哈爾濱、牡丹江、伊春、綏化、黑河等地公墓劃定了草坪葬、樹葬等生態安葬區域。從2016年到目前,已有近5000戶群眾選擇了生態葬法。

  為進一步革除陋習,樹立文明新風,滿足百姓多層次殯葬需求,黑龍江省將從“公益”“惠民”“綠色”方面入手,持續推進殯葬工作改革實現新突破。在未來3~4年內,黑龍江省各地將陸續建成100個中心鄉鎮公益性骨灰寄存堂,再更新改造一批環保型火化設施,通過對黑龍江省殯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統一規劃建設,逐步形成佈局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便捷的基本服務網絡和服務體系;堅持需求導向,推動惠民殯葬升級、擴面,努力減輕城鄉困難群眾喪葬負擔,逐步提高惠民補貼標準和政策覆蓋範圍,將補貼覆蓋範圍逐步擴大到城鄉低收入家庭、全體戶籍人口或常住人口;鞏固提高遺體火化率,大力推進骨灰集中節地生態安葬,加大城鄉公益性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建設力度,提供多樣化節地生態安葬方式。(記者 李美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