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北村莊”的“找北”振興路

2019-05-07 16:45:13|來源:新華社|編輯:呂丹丹|責編:趙瀅溪

  我國版圖最北端,大興安嶺深處,黑龍江幹流從黑龍江省漠河市北極鎮洛古河村流過,猶如一條玉帶,依次串起了洛古河村、北極村、北紅村。

  地處“最北”,這三個村莊裏的村民曾過著沒有自來水,靠柴油機限時供電的日子。如今,來到這裡的人們,常常高呼“找到北了”,不僅是找到了地理方位的“北”,更是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依託“最北”的獨特資源,三個村莊也在找尋著鄉村振興的“北”。

  “四代馬”,見證“最北村莊”變遷

  70歲的北極村村民孫洪柱,如今三世同堂,而家裏的一匹馬,已經是第四代了。

  “過去上山‘趕套子’的,得是好勞力才行。”在自家院子裏,孫洪柱一邊喂著馬,一邊回憶起趕馬車上山拉木頭的日子。

  採木頭只能在冬季進行,山上搭個簡易棚子,人住在棚子裏,鋪下滿是冰雪——這是最北三個村莊許多“老把式”的共同記憶。

  在北紅村,沒有自來水、限時供電的日子,村民張福順記憶猶新:“全村就靠一個柴油機發電,每天只有四個多小時供電,只有過年才全天供電。”

  多少年來,“靠山吃山”是“最北村莊”人們的生活準則。隨著林區停伐,這裡的人們開始尋找轉型的路。

  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大森林、大界江、大冰雪,這些當地人以前所忽略的、成為眾多遊客前來“找北”的目標。

  “頭兩代馬上山‘趕套子’,後兩代下山‘拉爬犁’。”孫洪柱説,自打村裏發展起旅遊業,自己開起了家庭賓館,“馬拉爬犁”成為許多遊客喜愛的旅遊項目,一個馬爬犁一冬的收入可達一萬元左右。早已不上山的馬,有了新用途。

  如今走在三個村莊的街頭,到處都能看到家庭旅館、農家樂等。許多像孫洪柱一樣的採伐者,成了農家樂的經營者。

  “以前我們是靠著山上的木頭,現在我們就靠這山的景色,木頭能砍沒,景是看不沒的。”北極村村民李希江説,去年依靠家庭賓館,他家的收入超過了十萬元。

  “最北”資源,指引振興之路

  “最晚挂上去的一幅是在1983年。”在位於北極村的“最北供銷社”,經營者叢秉武指著墻上年代感十足的廣告畫説。

  這座“最北供銷社”坐落于北極村的核心地帶,架不住眾多遊客的詢問,叢秉武找出了早已不用的舊算盤、秤等擺到了櫃檯上,供遊客拍照。

  雖都處於我國最北端,但三個“最北村莊”特點不一。洛古河村,有著百年村莊的原生態景觀;北極村,是“最北”元素的集聚地;北紅村,獨具俄羅斯民族風情……

  冬季的雪圈、冬捕,夏季的遊艇、民俗表演……“最北村莊”不斷探索著更加豐富的旅遊項目,古老村落也在開放過程中與外部世界悄然“碰撞”。

  “點上些香油,湯更有滋味。”一邊説,洛古河村家庭賓館經營者于樂水向剛做好的一鍋湯裏倒上香油,端上了客人的桌。

  如今的嫺熟,來自經營路上的不斷學習總結。

  “最開始啥也不懂。”于樂水説,有南方來的客人,口味較清淡,菜怎麼做人家都説鹹,“後來我乾脆不放鹽了,人家説正好。”

  面對逐漸興起的旅遊市場,如何規範經營,贏得遊客信任?在“最北村莊”,家庭旅館協會、馬爬犁協會等村民自治的行業協會承擔起了責任。

  在洛古河村的一處廣場,停放著數臺遊艇。“以前惡性競爭,市場混亂。現在有了協會,市場規範了,遊客體驗更好,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村遊艇協會負責人朱艷萍説。

  全面振興,他們有更多期盼

  鄉村振興,是包括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

  創新基層黨建,引領著“最北村莊”的振興之路。北極村的漠河北極冰雪馬爬犁農民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高威説,合作社現有黨員四名,服務全村的馬爬犁經營工作。

  而在北極村的“黨員驛站”裏,每名前來旅遊的遊客登記後都可得到一個徽章,上面“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的字樣十分醒目。

  “最北村莊”的日新月異也在吸引著更多的人才回鄉。在北紅村,山東大學在讀博士生冉凡勝回到家鄉,開了一家賓館。

  “我從最開始的兩個炕,發展到有20多個房間了。”冉凡勝説,他計劃在畢業後先回村經營好賓館,並帶動村民一同致富。

  在北極村賓館經營者丁莉娟看來,家鄉最大的變化還是人的變化。“人們的淳樸勁兒沒變,但更有精氣神兒了。”丁莉娟説。

  這股子“精氣神兒”也在洛古河村的廣場上延續著。“我們現在跳廣場舞比人家上班都準時。”村民劉艷敏半開玩笑地説,“以前哪有這個心思,現在生活改善了,我們也想找找樂了。”

  面對未來,“最北村莊”裏的人們有著更多期待。

  “我打算搞個採摘的項目,讓遊客都能品嘗最天然的瓜果蔬菜。”北紅村致富帶頭人趙錦紅説。

  “我希望村裏能有個正規的菜市場,經營賓館能更方便。”洛古河村村民于樂水説。

  “我覺得還是要保持好青山綠水,這是我們吸引人的根本。”北極村村民李希軍説。(記者 楊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