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保護性耕作累計推廣5500萬畝
原標題:全省保護性耕作累計推廣5500萬畝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黑龍江省將保護性耕作重點放在解決機械化秸稈還田耕種上,在全省快速形成了保護性耕作技術推廣勢頭。目前,全省保護性耕作累計推廣面積達5504萬畝,建立了55個省級保護性耕作示範縣,明確了適合黑龍江省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篩選出適應黑龍江省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配套裝備。
早在2004年,黑龍江省就開始在蘭西縣榆林鎮、大慶市讓胡路區開展保護性耕作技術試驗示範。黑龍江省圍繞秸稈還田提高地力這個核心,探索出適合黑龍江省的保護性耕作技術模式:旱田以深松深翻為基礎,少耕為原則,免耕為方向,建立了“三種方式一個體系”的模式,即翻埋、碎混、覆蓋三種還田方式,“一翻(松)兩免”輪耕輪作體系;水田採用“兩種方式一個模式”,即水田攪漿、翻埋兩種還田方式,“一翻兩旋”輪耕模式。此外,按照農機與農藝融合原則,農機技術人員通過多年分區試驗,對深松機、秸稈還田機、免耕播種機、植保機、秸稈處理機、玉米收穫機等進行了大量試驗示範篩選配套集成,篩選出適應黑龍江省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配套裝備。
據介紹,經過農機深松(翻)且達到作業標準的地塊,耕層土壤含水率平均增加2.46%,具有良好的保墑作用;通過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減少秸稈焚燒量,秸稈腐爛後還可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0.02個百分點左右,1噸玉米秸稈幹物質還田可歸還氮磷鉀28.6公斤。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可以減少作業工序3次,每畝可節約生産費用50元左右,玉米畝增産5%左右,合計每畝節本增效可達70元~115元,且不易發生病蟲草害。
據悉,下一步黑龍江省將培育作業主體,逐步建立起以農機專業組織和農機大戶為骨幹、農機經營戶為基礎的保護性耕作實施主體;積極建立按照社會化、市場化要求運行的保護性耕作推動機制,讓實施保護性耕作的農民有活幹、有效益;對購置保護性耕作專用機具、採用保護性耕作技術的重點支持;加強技術集成創新,不斷探索新的作業模式。(記者 黃春英)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