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廚垃圾處理提質擴容變廢為寶
餐廚垃圾專用密閉收運車輛正準備作業。
哈爾濱是全國首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33個試點城市之一,項目採用BOT模式建設,由特許經營方哈爾濱天人瑞合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負責收運處置餐廚垃圾。
項目運行近2年時間,餐廚垃圾的收集發生著悄然變化,從“上門求”到“主動來”。企業不僅能夠吃得“飽”,更將剩菜剩飯變身“營養土”。目前企業積極著手二期項目建設,在提質擴容的基礎上,延長産業鏈條、變廢為寶的再利用路徑愈發清晰。
從“上門求”到“主動來”
6月19日15時左右,記者在哈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項目現場看到,剛剛返回的20余臺專用密閉收運車,依次進入預處理單元,通過機器分選,將餐廚垃圾中的生活垃圾分選出來後,餐廚垃圾經過粉碎進入厭氧消化系統,接著提出其中油脂,油脂進入生物柴油系統,餘下的有機質進行制漿,在含固率達到8%~10%,再進入到厭氧系統。
該公司總經理王朝暉告訴記者,現在每天最高能夠處理240噸左右的餐廚垃圾,佔全市總量的50%~60%。“現在不愁收,46台專用車輛分早晚兩個班次,奔赴全市各大酒店、各大事業單位,以及高校食堂進行收集。”
他坦言:“剛運營時,非常不順利,每天收40~50噸餐廚垃圾都非常困難。”這種情況在2018年11月份發生“逆轉”。當時,哈市開始嚴打私售折籮行為,哈市城管部門及各區城管部門,將餐飲經營者和單位食堂納入全面監管範圍,並建立餐廚廢棄物産生、收集、運輸、處理臺賬,詳細記錄産生數量、收集運輸時間、去向等情況。同時,哈市城管、公安、交管、市場監管、環保等部門建立餐廚廢棄物跨行業聯動治理機制,採取集中區域、流動巡查、出城口設卡檢查等方式,經常性開展對餐廚廢棄物産生單位和非法拉運行為的監控檢查。加強管理形成倒逼態勢,王朝暉告訴記者:“以前我們是主動上門求著收,現在是他們主動找上門要求收。”目前,該公司已與3000余家企業簽訂了收運合同。
政府助力企業增信心
在餐廚垃圾處理現場,記者看到,預處理、油水分離等設備都已經到位,工人們正在進行緊張的施工。王朝暉告訴記者:“公司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二期工程,相關審批正在穩步推進。目前,附屬性工程已經開始動工。整個工程預計2020年完成設備安裝任務,達到投産運營條件。”
據了解,二期擴建包括對原有2條餐廚垃圾預處理線進行性能提升改造,對原有臭氣處理系統、沼氣凈化系統擴建改造。在此基礎上,新增1套預處理線、新增2個厭氧反應罐和1座沼氣儲櫃、1套生物柴油系統等,並配套增加專用運輸車輛、收集桶和車庫。預計擴建項目總投資1.1億元,建設工期15個月。通過項目擴建,將進一步提升項目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和資源化水準,滿足哈爾濱市城區餐廚垃圾處理需求。
“擴建”的信心,源自政府部門的強力支持。記者注意到,廠區內電纜鋪設正在緊張施工中,王朝暉説,項目自建設起,哈爾濱市十分重視,幫助企業排憂解難。“當時,為了解決廠裏用電,保障餐廚垃圾處理能夠正常運行,電力部門臨時將禧龍線接入到廠區內。”
據了解,廠區內正在鋪設的正式電啟用後,垃圾處理能力將提升到300噸左右。負責該工程的黑龍江恒能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智説:“從電纜鋪設到變壓器、高低壓櫃等設備安裝,我們加班加點,整個工程用時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比正常施工提前一個多月。”
王朝暉告訴記者:“《哈爾濱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已經徵求完意見,很快就會出臺。《辦法》的出臺無疑會對餐廚垃圾産生單位、餐廚垃圾處理企業有所規範;同時對企業也多了一層保護,讓我們心裏更有底,更有信心做好這份事業。”
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再利用
“處理後的餐廚垃圾都是‘寶’,可再利用的價值非常高!更是企業今後長期發展的盈利點。”王朝暉説:“産生的沼渣可以作為營養土,油脂可以作為生物柴油。”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農民已經嘗到了營養土帶來的“甜頭”。阿城區南城村村民韓明榮告訴記者:“去年無意中拉回兩小桶營養土作為蔬菜肥料,結果發現蔬菜長勢特別好,不用上任何化肥,同村鄰居都問我用了什麼‘偏方’,今年我開始用車往回拉。”周邊很多農民在知道營養土的好處後,也都紛紛來此拉運。
王朝暉説:“我們還把營養樣品送到哈市園林綠化研究所,所裏對産品非常感興趣,經過實驗發現營養土是非常好的肥料;同時,哈市一所高校的幾位教授也來尋求合作項目,打算共同研發營養土産品。而産生的沼液可以用作無土栽培,應用到立體農業中。”
他表示,為了給産品尋求更好的市場,企業還準備上一套沼渣幹化設備,便於沼渣儲存運輸,將來,還將用自製有機肥發展有機種植示範田。“哈爾濱餐廚項目在全國同類項目中,不僅佔地面積最大,而且産業鏈也最完整。目前,我們總部有意將哈爾濱餐廚垃圾項目作為眾多項目中的一個標杆。”王朝暉對企業未來充滿信心。(記者 李天池 李寶森)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