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三江發展“稻漁共作”3萬畝

2019-06-26 09:17:42|來源:黑龍江日報|編輯:呂丹丹|責編:趙瀅溪

  今年,建三江管理局繼續強化品質興農,加快農業轉型升級,進一步發展特色種養業,讓好做法闖出好市場。全局共示範稻田養殖小龍蝦、蟹稻、泥鰍稻面積近3萬畝,其中蟹稻種養模式在全局15個農場進行推廣,面積達到2萬畝。

  進入夏季,稻田蟹苗達到入田標準。濃江農場在第八管理區劉國家地頭召開現場會,集中示範蟹苗轉移操作規程及防逃措施,並對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確保實現河蟹、水稻雙豐收。劉國是濃江農場開展蟹稻養殖的第一人,去年,他組建成立合作社,吸納35名種植戶加入。“按照科學方法種植,畝增效可達300元以上。今年,我要繼續擴大蟹稻種植面積,爭取再獲得一個大豐收。”濃江農場還通過外請技術專家定期對養殖技術進行全程指導,在收穫時,多方聯繫外地客商,拓展特色種養的銷售渠道,逐步形成“種+銷”一體化的産業模式,提高經濟效益。

  而就在幾天前,一批從湖北遠道而來的小龍蝦幼苗落戶到勤得利農場“蝦稻共作”試驗示範項目基地。農技中心技術人員對蝦苗進行稱重測量後,陸續投放到水稻田裏。此次在40畝水稻田裏共投放1200斤小龍蝦幼苗。“小龍蝦的殘餌及糞便可為稻穀提供優質有機肥料,進一步提高了稻穀的品質,降低環境污染,真正實現了一水兩用、一地雙收、效益同增。”勤得利農場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李恒亮介紹説。

  截至目前,這個管理局已建立起蟹稻、蝦稲、蛙稲、鰍稻等多種“稻漁共作”的生態種養殖産業鏈條,最大程度減少化肥、農藥投入,切實提高稻米品質和經濟效益,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綠色生態農業發展的強力支撐,實現“一水兩用、漁糧共贏”的綠色生態發展格局。(朱德龍 高鵬飛 記者 劉楠 吳樹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